九鼎山

九鼎山

九鼎山又名“九鼎雲峰”,位於雲南祥雲縣城北10公里的象鼻鄉、祥城鎮交界處。九鼎山屬橫斷山系雲嶺余脈,因山勢險要,山脈有九峰鼎立,故有九鼎山之稱。

基本信息

簡介

九鼎山九鼎山
境內的九鼎寺宇初創於明洪武年間,經正德、嘉靖兩度維修,清、民國兩代又進行擴建,現寺宇包括土主廟、妙勝閣、華嚴閣、三教閣、彌陀閣、碧霞庵、古佛洞、毗盧閣、玉峰閣、千花台等殿閣。九鼎山海拔3117米,因九峰並峙,也稱九峰山,九峰以形命名,分別為禁足、獅吼、攬霞、招鶴、峨眉、侍仙、中秀、遞雲、經台。洞有碧霞洞、觀音洞、朝陽洞、彌陀洞、隱貌洞羊毛洞等。九鼎寺前有九鼎山雙塔,塔寺相映構成奇觀妙景。登九鼎山頂,祥雲壩子一覽無餘。每年農曆2月初8為九鼎山“太子會”遊客眾多,歷代遊人不絕,是祥雲著名風景名勝之一。

風景

乘車行駛在楚大高速公路,在祥雲境內的小官村水庫附近路段,便可看到九鼎山的雄姿。映入眼帘的九鼎山,終年纏繞山峰的雲霧,像一縷縷從山澗溢出的青煙,纏綿不止,山中有雲,雲中有山。走近九鼎山,就體會到這裡山勢不凡,峰峰奇險,岩壑崢嶸,山巒疊障,懸崖陡壁,險不可攀。
光緒《雲南縣誌》載:“九峰突兀,望之簇如青蓮。”遙望九鼎山,給人一種山中有山、雲駐山峰的感覺,眾多的山峰重疊在一起,從不同的方向望去,九座山峰像鳳鳴、獅吼、攬霞、招鶴、峨嵋、侍仙、中秀、凌霄、飛天。

文物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淵不在深有龍則靈。”早在唐代,人們就開始在九鼎山興建九鼎寺建築群,明朝嘉靖年間,僧明寂建有層樓五飛閣,以後又修建有華嚴閣、昆盧閣、智光寺玉峰庵、望春亭、碧霞庵、龍泉寺、三教閣妙勝閣等。其中位於九鼎山玉峰寺旁的九鼎寺雙塔,建於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年),由南、北兩塔組成,相距60米。南塔高9米,分9級,為密檐式實心方形磚塔,有基台塔座,級間用三層方磚出挑成檐,下層方磚呈犬牙狀,3至8級間每面有龕洞一個,內嵌陶製浮雕神像各一具,最上一級南北兩面各鑲一大理石碑,碑上均銘有佛教經典、建塔時間,塔剎為石雕寶珠頂。北塔高7米,為密檐式實心六方形磚塔,共7級。南北塔造型各一,相互呼應。
離開九鼎山古建築群,再回首,突然發現,九鼎山宛若騰空的巨龍,高入雲端,九座山峰在雲中若隱若現,極為壯觀。

四川茂縣

九鼎山位於岷山山系龍門山脈中部,最高海拔高達4989米,屬龍門山脈群峰中最高點。其獨特的風光是將草地、雪山、原始森林與佛光、幻影、雲海等自然景觀、地史景觀、天像景觀融為一體。景區內有動物化石之稱的國寶大熊貓和植物化石之稱的珙桐、銀杏等300多種動物和3000多種植物,可謂地史奇觀的自然博物館,不僅具有極強的旅遊觀光價值,而且還有極高的科學與審美價值。

景區景點

九鼎山九鼎山
水煮金沙:一汪水潭,潭底有清泉不斷向上湧出,沙翻水滾,很是奇特。且潭水冬暖夏涼,在海拔2400m的山腰上,潭水冬天還冒著熱氣。
抓坪:當地人叫牛場,面積很大,地勢平坦,草色青翠、上面開滿了各色野花,坪上有溪水蜿蜒而出,形狀如龍,當地曾建過龍王廟,草坪海拔2650m
二道坪:位於抓坪的上邊,草色青翠,百花盛開,坪上的樹木如盆景,有的一棵樹竟有多樹並生,掛者不同的樹葉,很是好看,它和對面的長草坪相連,森林、草地相得益彰,樺木林、杜鵑林皆自成一景。
一碗水:藏在深山的樺木林中,水細如線,一塘積水不多不少只有一碗,周圍森林覆蓋,林幽草靜,為一清涼之地。
立立爬:也叫驢驢爬。一條直達山頂,如從天上垂直而下的線,草坡上黃花似金,杜鵑開在岩邊上,視野開闊,是登山攀爬的好去處
石門坎:四周是山,中間一草甸向下凹著,一岩石在邊上兀起,如門坎一般。
雞爪棚:海拔3600m,位於雞公山腳下,下邊是高山灌木林,上邊是高山草甸,向四周望去,山山相疊,對面的石碉樓、太子墳、神仙路等盡收眼底,由於它位於雞公山腳下,形狀如雞爪而得名,是高山景區的中轉點。
雞公山:海拔3988m,山頂如一高昂的雞頭,山上經常雲霧繚繞,有如仙境,雲開霧散則南新鄉盡收眼底,對面的九頂山更是清澈可見,山頂上還有紅軍構築的戰壕,據說,紅軍以其作為制高點,活動了幾個月。山下的草甸適宜高山滑草運動。
黑龍池:在海拔3800m的山凹處,水面40餘畝,水清又略呈黑色,故名,水常常濃霧緊鎖,晴天則波光瑩瑩,池邊為草甸和杜鵑林,當地人對其很神秘,有“欺山不欺水”之說,冬天能結尺余厚的冰,氂牛能在上面行走。
白龍池:海拔3240m,和黑龍池上下呼應,最長約300m,寬180餘m,周圍植被茂盛,池水清澈,呈綠油油的顏色,水中色彩紛呈,青綠相間,池中的進水和出水相隔數尺,冬消夏漲。池的四周為草甸、草坡和茂盛植被。
十二河:因有12條小溪而得名,地勢平緩,海拔不高,內有廣闊的樺木林,杜鵑林和成片的草坪,景色優美,適宜開發為高山森林公園。
杜鵑林:遍及九頂山的高山草甸生長線以下的地帶,呈帶狀環繞,分布極廣,無邊無垠,種類多為高山大羊角,約三萬餘畝,花開各羊,粉紅、粉白相間,下面的花謝了,上面的才結出花蕾,層層盛開,花期前後可達4個月之久。
水塌子:在沒腳的溝的兩邊,以寬廣的高山草甸為主,四周為松樹、樺木和杜鵑林、從中穿過的沒腳溝在懸崖之間形成一瀑布,水從石上飛下,珍珠四濺,下積一潭,水從潭出,蜿蜒如蛇
六墩子:為一森林包裹的高山草甸,地勢起伏不定,面積較大,傳說六天官在那裡開金廠而得名,有六個山坡相連,形如礅。
小丫口:有上、下兩個草坪,一邊為樹木森林,一邊為懸崖,草坪上有蟲草、貝母等野生藥材,對面山樑斜向而下,形成了數十個禿頂的山峰,如打坐的的和尚,有一石懸立岩上,像從空中飛來落在上面一樣,雲霧在下邊行走,晃如仙石。
三股水:海拔3260m,四周奇險無比,於一高達千仞的懸崖上,三股水分別從相鄰的三個岩孔里噴涌而出,兩邊大小間大,水白如銀,在黑褐色的岩石映襯下光芒閃爍,頗為壯觀。如在夏天,雨水一多,其它的岩孔也會出水,據嚮導介紹,多時可大10多股。
水伊:在和彭州、什邡交界的南天門腳下,三山相連,成一倒放的“凹”形,凹處為一平地,地中有一水池,池水清涼透骨,水中長有苔蘚,在陽光下色彩各異,一塵不染。池邊為草地,多為高山淺草,色青耐寒,沿山腳是杜鵑灌木,山上積雪依稀可見,東、北山樑上有積雪溶化的飛瀑飛瀉而下,嘩嘩著響,似白練飛舞一般。
高山洞穴:在水伊的下邊,一座大山的腳下,洞分為兩處,一處在岩中,深不可測,曾有一野牛誤入其中,幾天后仍只聞叫聲不見出來,另一處在露天的草叢裡,如“天井”一般,深不見底。
八陣圖:因高山山峰崩塌而成,於一山頂平緩處,無數巨石無狀而立,分布複雜,人入裡面如入迷宮,如遇大霧,根本無法走出來。
四十里塘:位於文鎮大峽谷南面,森林茂密,為一原始森林地區,面積廣,松、竹、樺木相間,是一良好的自然生態景點。
文鎮大峽谷:谷尾與雁門大峽谷相連,谷深無限,水流湍急,谷中幽深,奇、險、峻集為一體,時有飛瀑布傾瀉而下,谷中野生動物、植物豐富。其餘的南天門、太子墳、火焰山、神仙路、馬鞍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