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東皇太一

九歌·東皇太一

《九歌·東皇太一》是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九歌》的開首篇,是祭祀東皇太一的祭歌。全詩自始至終只是對祭禮儀式和祭神場面的描述,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春神東皇太一的敬重、歡迎與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賜福人間,給人類的生命繁衍、農作物生長帶來福音。

基本信息

原文

九歌·東皇太一九歌·東皇太一
九歌·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⑴,
穆將愉兮上皇⑵;
撫長劍兮玉珥⑶,
璆鏘鳴兮琳琅⑷。
瑤席玉瑱⑸,
盍將把兮瓊芳⑹;
蕙餚蒸兮蘭藉⑺,
莫桂酒兮椒漿⑻。
揚枹兮拊鼓⑼,
疏緩節兮安歌⑽,
陳竽瑟兮浩倡⑾。
靈偃蹇兮姣服⑿,
芳菲菲兮滿堂⒀;
五音兮繁會⒁,
欣欣兮樂康⒂。

注釋

⑴吉日:吉祥的日子。辰良:即良辰。
⑵穆:恭敬肅穆。愉:同“娛”,此處指娛神,使神靈愉快、歡樂。上皇:即東皇太一。
⑶珥:指劍柄上端像兩耳突出的飾品。
⑷璆(qiú):形容玉石相懸擊的樣子。鏘:象聲詞,此處指佩玉相碰撞而發出的聲響。
⑸瑤席:珍貴華美的席墊。瑤,美玉。玉瑱(zhen4鎮):同“鎮”,用玉做的壓席器物。
⑹盍(hé):同“合”,聚集在一起。瓊芳:指赤玉般美麗的花朵。瓊,赤色玉。
⑺蕙:香草名,蘭科植物。餚蒸:大塊的肉。藉(jiè):墊底用的東西。
⑻椒漿: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
⑼枹(fú):鼓槌。拊(fù):敲擊。
⑽安歌:歌聲徐緩安詳。
⑾陳:此處指樂器聲大作。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聲唱,氣勢浩蕩。
⑿靈:楚人稱神、巫為靈,這裡指以歌舞娛神的群巫。偃蹇:指舞姿優美的樣子。姣服:美麗的服飾。
⒀芳菲菲:香氣濃郁的樣子。
⒁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繁會:眾音匯成一片,指齊奏。
⒂君:此處指東皇太一。

譯詩

作者屈原作者屈原
吉祥日子好時辰,
恭敬肅穆娛上皇。
手撫長劍玉為環,
佩玉鏗鏘聲清亮。
華貴坐席玉鎮邊,
滿把香花吐芬芳。
蕙草裹肉蘭為墊,
祭奠美酒飄桂香。
高舉鼓槌把鼓敲,
節拍疏緩歌聲響,
竽瑟齊奏樂音強。
群巫嬌舞服飾美,
香氣四溢香滿堂。
眾音齊會響四方,
上皇歡欣樂安康。

作者

屈原(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列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兩次被逐出郢都,後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史記》有傳,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不巧作品傳世。

賞析

作為《九歌》的開首篇,《東皇太一》在全詩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與意義。雖然自東漢王逸以來,歷代注家對東皇太一是天神的說法,並無歧異之見,然而它究竟是什麼神,卻諸說不一。《星經》記載:“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莊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註:“太者,廣大之名。一以不二為稱,言大道曠盪,無不制圍,囊括萬有,通而為一,故謂之太一也。”《漢書·郊祀志》曰:“天神貴者太一。”“皇”是最尊貴的神的通稱,“太一”在楚人中是東方最尊貴的天帝之神。《文選》唐五臣注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云東皇。”認為東皇太一是東帝;洪興祖《楚辭補註》與朱熹《楚辭集注》皆承襲其說,何焯《義門讀書記》與馬其昶《屈賦微》則認為是戰神;聞一多又以為是伏羲;還有以為太乙、齊國上帝的,不一而足。
其實,“太一”在屈原時代並不是神,它在“東皇太一”中不可能充當神的稱謂;而“東皇”,由於先秦時代的東——春對應等關係,表明了它乃是春神的指稱。在沒有更確鑿材料發現之前,“東皇太一”應是春神的說法可以成立。至於“太一”,在這裡的含義是始而又始,象徵起始與開端。
詩一開首,先交待祭祀的時日——因是祭春神,故時日當在春天。選擇春日的吉良時辰,人們準備恭恭敬敬地祭祀上皇——春神——東皇太一,讓其愉悅地降臨人世,給人間帶來萬物復甦、生命繁衍、生機勃發的新氣象。主持祭祀的主祭者撫摸長劍上的玉珥,整飭好服飾,恭候春神降臨。開頭四句,簡潔而又明了地寫出了祭祀的時間與祭祀者們對春神的恭敬與虔誠。
繼而描述了祭祀所必備的祭品:瑤席,玉瑱,歡迎春神的楚地芳草以及款待春神的佳肴美酒。這一切,配合著繁音急鼓、曼舞浩唱,告訴人們,春神將要降臨了。整個祭祀氣氛開始進入高潮。
末尾四句,是全詩的尾聲,也是祭祀的高潮——春神於此時降臨了。“偃蹇兮姣服”——是春神美妙動人的舞姿與外表,“芳菲菲兮滿堂”——是春神帶來的春的氣息與氛圍。歡迎祈盼的人們於是鐘鼓齊奏、笙簫齊鳴,使歡樂氣氛達到最高潮。末句“君欣欣兮樂康”,既是春神安康欣喜神態的直接描繪,也是祭祀的人們對春神降臨所表露的欣喜心態。
全詩篇幅雖短,卻層次清晰,描寫生動,氣氛熱烈,給人一種既莊重又歡快的感覺,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春神的敬重、歡迎與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賜福人間,給人類的生命繁衍、農作物生長帶來福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