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十三刀

九型十三刀

九型十三刀又可被稱之為九刀十三式。此屬於木刀的劍道基本技術訓練法,雙人對練型。 所謂的劍道的基礎招式,應該稱“劍道基本技” 基本羅列如下: 1. 一本技:Ippon waza(正擊面 Shomen-uchi、擊手 Kote-uchi、擊胴 Do-uchi、刺擊 Tsuki) 攻擊型招式:Shikake waza 2. 連續技(又稱二三段技):Nisandan waza 3. 拂擊技(又稱掃擊技):Harai waza 4. 退擊技(又稱引技):Hiki waza 應對反應型招式:O-ji waza 5. 拔擊技:Nuki waza 6. 擦擊技:Suriage waza 7. 出端技:Debana waza 8. 返技:Kaeshi waza 9. 打落技:Uchiotoshi waza 基本技都攬括在劍道型與木刀九刀十三式中, 除開“一本技”和“特殊技”以外的九個動作稱“劍道的九個基本技” 九個基本技加上一本技的四個動作,統稱為“九刀十三式” 《九刀十三式》 第一型:一本技!4刀!正面打:men - toke - do - tsuki 第二型:二三段技!2刀! kote - men 第三型:掃擊技!1刀!men 第四型:退擊技!1刀被架著,一刀做退擊,估計因此只能算為1刀! men - do 實質是打do 第五型:拔擊技!1刀!侍太刀men,打太刀米字步do 第六型: 擦擊技!1刀! 第七型: 出端技!1刀!kote 第八型:返技!1刀!侍太刀men,打太刀反擊do ----- 與第五型類似,不過第八型多了一個架開侍太刀的動作 第九型:打落技!1刀!侍太刀do,打太刀反擊men ------ 與第八型相反

「基本1」 一本打技

「正面」「小手」「胴(右胴)」「突刺」

Men Kote Do Tuski

「基本2」 二三段技

「小手→面」

Kote-Men

「基本3」 掃擊技

「 掃擊面(表)」

Harai Men

「基本4」 引技

「引胴(右胴)」(面退擊胴)

Men tsuba zeri ai kara no hiki Do

「基本5」 拔擊技

「面拔擊胴(右胴)」

Men nuki Do

「基本6」 擦擊技

「小手-擦擊面(里)」

Kote suri age Men

「基本7」 出端技

「出端手」

debana Kote

「基本8」 返技

「面返胴(右胴)」

Men kaeshi Do

「基本9」 打落技

「胴(右胴)打落面」

Do uchi otoshi Men

========================================================

第一型:一本技!4刀!正面打:men - kote - do – tsuki

頭三刀,打太刀一大步,後退兩小半步,侍太刀先把劍停在右方,再左方松出kote位置,接著舉起作勢men狀;打太刀tsuki一大步踏進,侍太刀後腿一大步劍放右方,打太刀先退一大步,侍太刀前一步,打太刀後一大步。

第二型:二三段技!2刀! kote – men

打太刀一大步kote,再上一大步men;侍太刀打kote不動,松出kote,再後退一大步,劍右上旋,停在自己的右方。打太刀放下刀,指眉心,退半步,回覆中段構,再退半步,這時,侍太刀上前一大步,打太刀退一大步。

第三型:掃擊技!1刀!men

侍太刀中段構,打太刀左小旋(小動作)掃上【這是會有“pa”的一聲】,破開侍太刀中段構,再前一步men。打太刀後退各2個小半步。

第四型:退擊技!1刀被架著,一刀做退擊,估計因此只能算為1刀! men - do 實質是打do

打太刀一大步men,侍太刀架著。打太刀再前一小步,侍太刀也一小步,侍太刀的suba扣在打太刀的suba上面,有往下壓的力,這時打太刀給往上的力,侍太刀劍升上,如右上段,打太刀後退一大步,打右do。侍太刀與打太刀中段構,同時後退一小步。

第五型:拔擊技!1刀!侍太刀men,打太刀米字步do

侍太刀一大步men,打太刀同時起動,右斜45度上米步,打do,各自原位置收刀成中段構,且後退一大步,侍太刀需面向打太刀方位退45度左步。再齊跨一步,修正變回中線。

第六型: 擦擊技!1刀!

侍太刀前一大步打kote,打太刀小退半步,沉劍小許,沿中段上,擦開侍太刀一劍,再前一大步,大動作men。侍太刀退一大步,打太刀退一小步。

第七型: 出端技!1刀!kote

侍太刀一上劍出小步要作攻擊,打太刀前一大步立刻小動作kote,劍上旋,速度過。打太刀退一小步,指眉心,做殘心,侍太刀退小半步,打太刀再退一小步。

第八型:返技!1刀!侍太刀men,打太刀反擊do ----- 與第五型類似,不過第八型多了一個架開侍太刀的動作

侍太刀一大步打men,打太刀在侍太刀的劍離面門有500px左右,沿中段舉劍,格擋開,進米字步45度右上,打do。各自在原位置收刀成中段構,且後退一大步,侍太刀需面向打太刀方位退45度左步。再齊跨一步,修正變回中線。

第九型:打落技!1刀!侍太刀do,打太刀反擊men ------ 與第八型相反

侍太刀前一大步直接打do,打太刀同時舉刀,退左45度米字小步,打落侍太刀的木刀上,再進一大步打men。各自在原位置收刀成中段構,且後退一大步,侍太刀需面向打太刀方位退45度右步。再齊跨一步,修正變回中線。

===========================================

前 言
本篇於昭和50年(1975年)3月20日,基於劍道理念制定。
戰後的劍道是由純粹的體育運動發展而來的,從這點來看,這是劃時代性的進步。
從體育運動到武道,其蛻變本應是天翻地覆的、而劍道卻機乎感覺不到其具體內容有任何的變化。
在劍道理念中尤為重要的一點是“劍的理法”,也就是日本刀的理法。
雖然我們是以日本刀的感覺來使用竹刀的,但其前提是必須了解日本刀,這點非常重要。
由於木刀是日本刀的替代品,因此使用木刀練習將有助於對劍的理法的理解,特別對是鞏固基本技的+練習非常有效。因此就有了這篇《基於木刀的劍道基本技訓練法》。
其基本目的大致為以下三點:
1、理解竹刀即是日本刀這一觀念,培養有關日本刀的知識
2、通過木刀的練習,來學習劍道基本技,並嘗試發展出實戰技能(套用技)
3、通過學習本訓練法,使得日後易於學習日本劍道形
根據以上三點,我們於平成12年(2000年)4月設立了《基本形》(臨時名稱)特別編寫委員會,經過緊張的工作於平成13年(2001年)6月從眾多技法中幾經取捨選定了9招適合青少年的基本技。
其後,以成員改選等方式解散了委員會,由現在的普及教育委員會指導部繼續編寫並完成了本篇。
對於各位委員長久以來的嘔心瀝血致以深切的謝意。
希望大家能好好修習本篇的訓練法,期待將來能在各位的劍道生涯中助一臂之力。
也希望各位指導老師能掌握本篇的基本目的,對學員加以充分的指導。
平成15年(2003年)6月1日
財團法人 全日本劍道聯盟
副會長 森島健男
招式技術說明
1 "基本1" 一本打技 "正面" 有圖解
2 "基本1" 一本打技 "小手" 有圖解
3 "基本1" 一本打技 "胴(右胴)" 有圖解
4 "基本1" 一本打技 "刺擊"
5 "基本2" 二、三段技(連續技) “小手→面”
6 "基本3" 掃擊技 “掃擊面(表)”
7 "基本4" 引技 “引胴(右胴)”
8 "基本5" 拔技 “面拔胴(右胴)”
9 "基本6" 擦技 “小手擦面(里)”
10 "基本7" 出端技 “出端小手”
11 "基本8" 返技 “面返胴(右胴)”
12 "基本9" 打落技 “胴(右胴)打落面”
"基本1"一本打技"正面"
雙方以右腳以"送足"向前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之後,攻方在大聲喊出"MEN(面)"的同時,打擊守方的正面。
1、在踏出右腳的同時,雙手高高舉起劍,此時雙肘應打開至能看到對方全身的程度,刀身要正。並且,在舉劍時,不要讓劍尖的高度低於雙拳的高度。
2、守方在給予攻方打擊機會時,劍尖稍稍向右偏一點。
3、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回到"一刀一足的距離"。
o
"基本1"一本打技"小手"
從"一刀一足的距離"開始,攻方在大聲喊出"KOTE(小手)"的同時,打擊守方的小手。
1、打擊小手前舉劍時,雙肘應打開至能看到到方右手小手的程度。
2、守方在給予攻方打擊機會時,刀尖應稍稍抬高一點。
3、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回到"一刀一足的距離"。
"基本1"一本打技"胴(右胴)"
從"一刀一足的距離"開始,攻方在大聲喊出"DO(胴)"的同時,打擊守方的右胴。
1、高高地舉起劍後,雙手從頭頂滑下進行打擊,注意刀身要正。同時,打擊時身體在前進的同時要始終正對對手。
2、守方在給予攻方打擊機會時,要抬起雙臂。
3、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回到"一刀一足的距離"。
基本1"一本打技"刺擊"
從"一刀一足的距離"開始,攻方在大聲喊出"TSUKI(刺擊)"的同時,刺擊守方的咽喉部位。
1、關於刺擊技,初學階段要儘量掌握基本技術,不要用手擊打,而要以腰為中心使整個身體前進,刺擊對方的咽喉部,然後迅速收回手。
2、守方在給予攻方打擊機會時,劍尖稍稍偏向右下,同時後退一步讓對方刺擊。
3、刺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回到原位。同時守方配合攻方前進一步回到原位。
"基本2"二、三段技(連續技)“小手→面”
雙方由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攻方右腳踏出一步的同時舉起劍,打擊守方的右手小手,守方後退時右?再踏出一步打擊對方正面。
2、受擊時,守方先將劍尖稍稍抬起使對方打擊右手小手,然後左腳後退一步同時劍尖稍稍向右打開,使對方打擊自己正面。
3、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回到"一刀一足的距離"。之後,攻方後退一步,同時守方前進一步回到原位。
上述動作結束之後雙方解除架式,從左腳開始以"步足"後退5小步回到立會的距離,恢復中段式。
"基本3"掃擊技“掃擊面(表)”
雙方從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攻方右腳踏出一步,同時以木刀的表鎬向上掃拂,破壞對方的架式後直接打擊對方正面。
2、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回到原位。
掃擊方式——向上掃拂的動作——在向上掃拂的同時向前進攻打擊對手正面
上述動作結束之後雙方解除架式,從左腳開始以"步足"後退5小步回到立會的距離,恢復中段式。
"基本4"引技“引胴(右胴)”
雙方從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攻方右腳踏出一步的同時打擊守方正面,守方以表鎬格擋,隨後雙方稍稍前進互相交鍔,此時攻方將對方的刀鍔向下壓 。
對此守方回抬刀鍔將手抬起的時候,攻方乘機撤回左腳同時舉劍,再撤回右腳同時打擊對手的右胴。
2、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回到原位。
守方防禦攻方正面打擊的動作(側面)——交鍔狀態(側面)——壓下對手的刀鍔,趁對方抬手之際收回腳同時打擊對方右胴(側面)
上述動作結束之後?方解除架式,從左腳開始始以"步足"後退5小步回到立?的距離,恢復中段式。
"基本5"拔技“面拔胴(右胴)”
雙方從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守方右腳踏出一步同時打擊攻方正面。攻方右腳稍稍向右前方斜進同時舉劍打擊對方右胴,刀身要正。此時眼神應開始終注視視方。
2、守方打完面後停止動作,並保持打完面的姿勢,攻方打完右胴後停止動作並保持打完胴的姿勢。
3、打擊完畢後雙方正對對方同時後退一步,攻方作出殘心。然後雙方同時向左移動回到原位。
"基本6"擦技“小手擦面(里)”
雙方從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守方右腳踏出一步同時打擊攻方右手小手。攻方左腳後退一步同時用自己木刀的里鎬向上擦擊對方木刀的里鎬,然後抓緊機會右腳踏出一步打擊對方正面。
2、守方被擦擊的小手打的劍尖自然地偏離對手體側。
3、打擊完畢後攻方作出殘心,雙方後退一步回到原位。
"基本7"出端技“出端小手”
雙方從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 守方右腳略微向前邁出作出即將打擊的樣子,稍稍抬起劍尖"起刀"、此時攻方右腳踏出一步以小動作準確迅速地打擊對方右手小手。
2、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同時守方收回右腳回到原位。
"基本8"返技“面返胴(右胴)”
雙方從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守方右腳踏出一步同時打擊攻方正面。攻方右腳稍稍向右前方斜進,同時用木刀的表鎬迎向對方的木刀,然後抓緊時機轉動手腕,向右前方斜踏出的同時打擊對手的右胴,刀身要正。此時眼神應始終注視對方。
2、守方打完面後停止動作,並保持打完面的姿勢,攻方打完右胴後停止動作並保持打完胴的姿勢。
3、打擊完畢後攻方後退一步作出殘心,然後再後退一步。然後雙方同時向左移動回到原位。
"基本9"打落技“胴(右胴)打落面”
雙方從右腳起以"步足"前進3步,進入"一刀一足的距離"後動作開始。
1、守方右腳踏出一步同時打擊攻方右胴。攻方左腳稍向左斜後方移動,同?用自己木刀刀刃部分"物打"附近的部位向右斜下方打落對方的木刀,然後抓緊時機斟酌距離踏出右腳打擊正面。
2、打擊完畢後雙方正對對方同時後退一步,攻方作出殘心。然後雙方同時向右移動回到原位。
基本方針
(1)皆以“日本劍道形”為基準。
(2)讓學習者通過木刀練習來正確領會劍道技術。
(3)所使用的木刀基本上為日本劍道形所用木刀,但處於發育期的青少年亦可選用相應尺寸的合適木刀。
(4)基本動作根據《青少年劍道指導要領》進行指導。
(5)平時練習一般都為集體練習,因此要以互相平等的立場來使用“守方”與“攻方”等稱呼。
(6)為使集體練習起到效果,指導者要不時地進行適當指導。
a.前述的基本技術指導者要根據練習者的程度來進行指導。
b.練習時指導者在適當加入口令之外,為了提高熟練度,在進行“攻方”要領的反覆練習等時,其具體內容與練習方式應多多下工夫發掘創意。
指導時的注意事項
(1)架式(kamae)
a.基本架式皆為“中段”。
“中段”式時,右腳稍稍向前踏出,左拳在臍前約一拳距離,左手大拇指指根的關節與臍同高,置於身體的中心線上。劍尖與對手保持“一刀一足的距離”,劍尖延長線指向對手雙眼之間,或是左眼的方向。
b.解除中段時,劍尖自然地向右下方斜下至對手膝蓋下方約3~6厘米處,大致相當於下段式的高度,此時劍尖略微偏離對手身體,刀刃則指向左斜下方。
(2)眼神
眼神一般以對方臉部為中心注視對方全身,此處應互相注視對方的眼睛。
(3)距離
a.雙方的距離約為9步,各前進3步後邊蹲踞邊拔出木刀相峙之時,以及演練結束之時,雙方的距離皆為“以橫手相交”之距。
(“橫手”即木刀刀尖附近的部位)
b.打擊時的距離為“一刀一足的距離”,而此距離因各人體格、體力、技術程度等不同可以有略微差異。
(4)打擊
a.打擊時,要以飽滿的氣勢擰動手形,刀刃端正地使用“物打”打擊,同時後腳跟進“一拍而成”。
b.打擊雖常在接近打擊部位的地方收住形成空打,但必須學會理解這是以刀來“斬·刺”的含義。
c.“攻方”在打擊時,為避免“守方”與其氣動一致而錯過打擊的機會,應在發聲的同時運足氣息進行打擊。
(5)步法
步法以“送足”為原則使用“滑步(摺足)”。
(6)發聲
打擊的時候,要明確地大聲喊出“MEN(面)”、“KOTE(小手)”、“DO(胴)”、 “TSUKI(刺擊)”等打擊部位的名稱。
(7)殘心
打擊完畢後仍然毫不鬆懈地正對對方,一邊考慮相互間距離一邊恢復到中段式來體現殘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