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歷史存證

“九二共識”的歷史真相 海協負責人就台灣當局關於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一個中國”涵義的檔案發表談話 附二:海基會12月3日“關於兩岸文書查證”等事函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4月1日)
平裝: 13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195291X, 9787801952912
條形碼: 9787801952912
尺寸: 22.6 x 15 x 1.4 cm
重量: 200 g

內容簡介

《"九二共識"歷史存證》主要內容:對“九二共識”而言,是彰顯而非終結。一方面,兩岸政黨間基於“九二共識”的交流活動以及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主席、宋楚瑜主席會談公報共識的各種努力持續深入;另一方面,台灣當局遲遲不願承認體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不斷推動“台獨”分裂活動,甚至終止運作、適用追求兩岸最終統一的“國統會”、“國統綱領”,導致兩岸對話與商談始終難以恢復。這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道路和選擇。哪一種是以兩岸同胞的福祉為依歸,哪一種是以一己之私而損害台灣人民利益,自會受到民意和民心的檢驗。
“兩岸之道,唯和與合,勢之所趨,事之必至”,實現兩岸和平發展與合作雙贏的關鍵取決於對“九二共識”的態度與認知。2005年6月,我們將“九二共識”的相關文獻資料彙編成冊。此次再版,並重序前言,以資見證並紀念辜、汪二老對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同時旨在以事實還原歷史真相,昭示兩岸談判陷入僵局的真正癥結,揭兩岸和平發展與雙贏的要義,供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辨析。

目錄

一 何謂“九二共識”
為歷史留下公正的註腳——1992年兩會達成共識始末
“九二共識”的歷史真相
海協有關人士講述1992年兩會達成共識情況
海協負責人就所謂“九二香港會談基礎”問題發表談話:“九二香港會談”的基礎就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二 達成“二九共識”的過程
(一)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問題的提出
我有關方面負責人就台灣當局“國家統一綱領”發表談話
附:台灣“國家統一綱領”
中共中央台辦負責人受權就海峽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問題提出三點建議(節錄)
唐樹備會見陳長文時提出處理海峽兩岸交往中具體問題應遵循的五項原則
唐樹備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一個中國”原則已是兩岸的共識,不應成為事務性商談困擾
唐樹備在致陳長文信中提出,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表述方式,可以充分協商
海協負責人就台灣當局關於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一個中國”涵義的檔案發表談話
附:台灣“國統會”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
(二)香港會談及達成共識的情況
海協及海基會就“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問題在香港進行工作性商談
海協及海基會在香港工作性商談中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所提表述方案
海協就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問題商談至函海基會
附一:海基會11月3日立新聞稿
附二:海基會12月3日“關於兩岸文書查證”等事函
海協負責人就兩岸公證書使用的香港工作性商談發表談談話
三 “九二共識”的歷史地位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受權就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聲明,表示只要台灣當局明確承諾不搞“兩國論”,明確承諾堅持“九二共識”,我們願意授權海協與台灣方面授權的團體或人士接觸對話
錢其琛在紀念江澤民八項主張發表七周年座談會上,呼籲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重開海協與台灣海基會的對話與談判(節錄)
唐家璇在紀念汪辜會談十周年之際呼籲,只要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談起來,議題是開放的,談判空間是廣闊的
汪道涵為紀念汪辜會談八周年發表專文:歷史的昭示與未來的抉擇
汪道涵在海協成立十周年招待會上發表書面講話指出,在1992年兩會共識的基礎上重開對話與談判,仍然是政治僵局能否打破、兩岸關係能否改善的關鍵(節錄)
汪道涵在紀念汪辜會談十周年時指出,兩岸對話與談判是和平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陳雲林在海協成立十周年招待會上發表講話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礎(節錄)
陳雲林在紀念江澤民八項主張發表八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對話與談判能否恢復,關鍵取決於台灣當局對“九二共識”的態度(節錄)
陳雲林在紀念汪辜會談十周年之際呼籲:積極促進兩岸對話與談判,開創兩岸關係發展新局面
李炳才發表專文紀念“九二共識”十周年:堅持“九二共識”,早日重開對話
李亞飛在香港《文匯報》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上的發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方能恢復對話
海協人士駁斥台當局欺騙言論,指出協商談判要有基礎和目標
尊重歷史才能彰顯誠信
將“九二共識”議題化就是拒絕重開兩岸對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