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啃老

主動啃老

“啃老”已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社會現象,但隨著就業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原因,一些剛上班的大學畢業生因為承受不了生活壓力直接辭職回家待業,加入了“啃老族”的隊伍,從“被動啃老”變為“主動啃老”。

概念區別

啃老族,是指大多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被迫加入“啃老族”隊伍,他們認為“啃老”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所致,是無奈之舉。

主動啃老,是指越來越多原本有工作的年輕人卻主動辭職回家,加入了“啃老族”的隊伍。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從“被動啃老”變為“主動啃老”。

現象

主動啃老主動啃老

與以往的“啃老族”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回家依賴父母不同,在中國,許多“80後”“90後”並非沒有工作,而是期望與現實發生碰撞。許多人都衝著薪水高、福利好的目標尋找工作,而不願意腳踏實地。即使勉強找到了工作,最終也因種種原因而放棄,選擇主動辭職回家當起了“啃老族”。

原因

找不到工作,“被動啃老”情有可原。而找到了工作,卻“主動啃老”,就不可思議。究其根源,主要是工資待遇差,工作壓力過大,眼界高、虛榮心強,放不下身價,孩子與父母達成一種契合,雙方願打願挨造成的。也就是說,是家庭與社會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負面影響

無論社會存在著如何不公平競爭,無論教育存在著何等的失敗,一位成年人,他未能在社會上擁有一席之地,未能在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隱忍堅強的道路上努力張揚,而最終選擇了放棄工作,主動啃老,都是不值得支持的,都是一種人格羞辱。因為老人能夠被“啃”的時間是有限的。

面對競爭壓力、這些年紀輕輕的啃老者,已放棄了奔放衝刺的人生性格、敢沖敢說的青春性情,更失去了無所畏懼、善於挑戰的事業性格。在精神氣息、人格胸懷、人格硬度上,呈現一種未老先衰的氣象。

“主動啃老”,可引發連鎖反應,導致你我他均“主動啃老”這方面的“蝴蝶效應”。有些同樣處境下的人,看到他人“主動啃老”,更容易選擇回家啃老。

解決途徑

1、一些地方嘗試了立法的途徑,如2011年頒布的《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就規定:“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騙取、剋扣或者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

2、加強對年輕人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精神、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

3、保證就業公平,要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