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派

丹溪學派成立於15世紀明代,以養陰為宗旨,強調保存陰氣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其學術理論遠紹《內經》,近亦受河間火熱理論影響,然丹溪學派側重於闡述陰虛火旺之證,朱震亨為學派之倡導者。丹溪學派的形成和發展,有力地促進了中醫學的繁榮和進步。

名字來源

丹溪派是金元四大名醫之一,朱丹溪所創,主張滋陰“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滋陰降火。他是南方人,南方人身體柔弱好食者多,所以用清滋之品。

思想論述

丹溪學術思想以養陰為主題,於氣、血、痰、郁、火諸證的治療亦多發揮,每被後世奉為圭臬。 丹溪學派的形成和發展,對其後的醫學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倡“相火論”成為後來溫補學派諸家論命門之火的理論依據。溫病學派諸家所採用的養陰、救液、填精諸法的確立亦受丹溪滋陰理論的影響。

代表人物

朱震亨(創始人),元著名醫家,他認為腎精不足,相火易亢,是人體發病的關鍵,故尤重相火為病,大倡“陽有餘陰不足論”,治療強調滋陰降火,而開後世滋陰法之先河,並擅長氣、血、痰、郁等雜病的論治,是河間之學傳至震亨已漸變矣。傳朱震亨學說的門人,主要有趙道震、趙良仁、戴垚、戴思恭、王履、劉叔淵、劉純等,最有成就者,當推戴思恭、王履。

趙道震,《定遠縣誌》云:“凡軒岐以下諸書,靡不精究。受學丹溪,所造益深。洪武己巳,徙籍定遠,活人頗多,未嘗言利”。可惜他的著作《傷寒類證》未見有傳本,其學術思想難以測知。

盧和(14-15世紀時期),字廉夫,東陽盧宅人,明代丹溪派名醫,著有《丹溪篡要》、《食物本草》、《儒門本草》等傳世著作。

趙良仁,《蘇州府志》云:“少試吏憲司,即棄去,從丹溪朱彥修學醫,治療多有奇效,名震浙東西。所著《醫學宗旨》《金匱方衍義》並《丹溪藥要》等書”。《醫學宗旨》《丹溪藥要》兩書均未見,《金匱方衍義》亦未能詳刊,至康熙朝經周揚俊補註,名為《金匱玉函經二注》之後,始有傳本。

戴垚,以母病死於庸醫之手而棄儒從醫,率子戴思恭徒步至義烏,受業於朱震亨,“當時游丹溪之門者,弟子頗多,惟元禮父子最得其傳”。(《歷代名醫列傳》)

戴思恭,明醫家。丹溪之得意高足,著有《推求師意》《證治要訣》等書,暢發其師的“陽有餘陰不足論”及論治雜病的心法,他所提出的氣血盛衰論,發展了丹溪乃至河間研究火熱的學術思想,對後來汪機的學術觀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王履,明醫家。《明史列朝詩集》載:“精醫藥,從金華朱彥修游,盡得其傳。”著有《醫經溯洄集》等書。其學一本丹溪“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必也《素》《難》諸經”之說,於《內經》《難經》理論多有獨到見解,並倡傷寒溫暑為治不同論,充實河間火熱論的觀點。

劉叔淵,明醫家。其子劉純(字宗厚)著《醫經國小》序云:“昔丹溪朱先生以醫鳴江左,家君親從之游,領其心授。純生晚學陋,承親之訓有年矣。”惜劉叔淵之學不傳,惟從劉純著作中見之。劉純之作尚有《玉機微義》一書。

汪機,明醫家。著有《石山醫案》等,其學源於朱震亨,並受到戴思恭的影響。但倡衛有餘營不足論,謂衛有餘而不待於補,營不足則以參、芪補之,實與朱震亨瀉火養陰之旨面目全非。

王綸,明醫家。明代浙江慈谿人,著有《明醫雜著》一書。其傳丹溪之學,強調補陰,尤對丹溪論治雜病的心法,體會深刻。強調“氣、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有郁久而生病,或久病而生郁,或誤藥雜亂而成郁”。(《明醫雜著。醫論》)

虞摶,明醫家。明代浙江義烏人。其曾叔祖虞誠齋“與丹溪生同世,居同鄉,於是獲沾親炙之化,亦以其術鳴於世”。遂世代相傳,皆以丹溪為宗,其亦“承祖父之家學,私淑丹溪之遺風”,(《醫學正傳。序》)對丹溪雜病心法理解較深,在所著《醫學正傳》的各個病證里,都列有“丹溪要語”、“丹溪心法”、“丹溪活套”等內容,此外,對丹溪的“陽有餘陰不足論”,亦獨具心得。

徐彥純,明醫家。楊士奇序《玉機微義》,謂其私淑朱彥修,著有《本草發揮》,又著《醫學折衷》,言雜病證治,多采劉完素、張從正、朱震亨等諸家之說,經劉純續編後,更名為《玉機微義》。

雜病治療經驗

朱丹溪重視氣血陰陽,常說:“氣陽血陰,人身之神,陰平陽秘,我體常春。”
——《格致餘論·色慾箴》
“氣為陽宜降,血為陰宜升,一升一降,無有偏盛,是為平人。”
——《局方發揮》

氣病論治

氣盛則盈,氣衰則虛,氣順則平,氣逆則病。
重視補脾胃之氣和調理氣機。
病機關鍵:脾虛、氣機失常
治療特點:健脾理氣
代表方劑:四君子湯。

血病論治

“血屬陰,易於虧欠,非善調攝者,不能保全也。”
“血為氣之配,氣熱則熱,氣寒則寒;氣升則升,氣降則降……”
“血氣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氣兩虧,痰客中焦,妨礙升降,不得運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職,視聽言動皆有虛妄。
血病病機:血虛、血行失常
治療:養血理血
方劑:四物湯為主

痰證論治

病機關鍵:脾虛、氣鬱
治療特點:健脾燥濕兼理氣,“治痰先治氣”
代表方劑:二陳湯為主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治痰之法,以順氣為先,分導次之。而實脾土,燥脾濕,又是治其本也。”
——《丹溪心法》
根據痰的性質分治:
熱痰——青黛、黃連、黃芩、瓜蔞,若用青礞石丸最捷;
濕痰——蒼朮、白朮、半夏;
酒痰——瓜蔞、青黛、薑汁蜜丸噙化,或二陳湯加葛根、枳椇子、砂仁之類;
食積痰——神曲、麥芽、山楂,或化痰丸,消積藥攻之;
風痰——南星、白附子、天麻、黃芩、僵蠶、皂角之類;
寒痰——半夏、或二陳湯加乾薑、附子、益智、草豆蔻;
老痰——海浮石、香附、半夏、瓜蔞、五倍子;
火痰——常見眩暈嘈雜,二陳湯加山梔、黃芩、黃連。
根據部位不同分治:
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
皮里膜外——非竹瀝、薑汁不能行
痰在四肢——竹瀝
痰在膈上——瓜蒂散吐之
痰在腸胃間——用墜痰丸、青礞石丸攻滌痰積。
《丹溪治法心要》中說:“脈浮當吐,膈上痰必用吐,痰在經絡中,非吐不出,吐中就有發散之義。”

虛證治痰

內傷挾痰,必用參、芪、白朮之屬,多用薑汁傳送,或加半夏,虛甚加竹瀝。
中氣不足,加參、術。
治痰,不能用利藥太多,以致脾氣受傷,脾傷則其痰易生而更多。
“血虛有痰,治痰為先,次養血行血”。

郁證論治

朱丹溪認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人生百病皆生於郁。”
朱丹溪提出“六郁”之說,並創製越鞠丸來統治六郁,開創了治療郁證專方的先河。
六郁:氣、血、痰、熱(火)、食、濕。
以氣鬱為關鍵,《雜病廣要諸氣病》說“郁之為病,氣鬱為最。”郁久又都可化熱生火。
《金匱鉤玄》說:“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夫常,六郁之病見矣”。

火證論治

1.實火可瀉
正治:苦寒直折火勢。繼承劉河間治法,用黃連解毒湯苦寒直折,尤重視瀉肝木,降心火,常用黃連、青黛、山梔、龍膽草等。
反治:順其病勢而治,不可驟用涼藥,必兼溫散。火盛者或體弱者,用薑汁送當歸龍薈丸,更甚者,必合童便。
2.虛火可補
治則:滋陰降火,補陰必兼瀉火
滋陰治本為主—補陰即火自降
補陰必兼瀉火—瀉火為補陰之功
治療:陰精虛相火旺,創製大補陰丸治之
陰血虛相火旺,四物湯加知柏治之
3.鬱火可發
取法東垣,用瀉陰火昇陽湯或昇陽散火湯。
4.三焦濕火須分治
去上焦濕熱,須用黃芩;去中焦濕熱用黃連;去下焦濕熱用防己、黃柏、知母、龍膽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