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隊活動

一、抗戰時期特有名詞 二、現在青少年活動

一、抗戰時期特有名詞

“中隊活動”一詞起源於抗戰時期,具體大概在1941年。

當時朱德總司令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八路軍)在中條山附近活動。由於蔣介石政府拒絕提供武器補給和編制,有一名叫楊威利的團級政治部主任在村莊中廣泛以“中隊”的形式組建民兵部隊,編制上屬於營級(或加強連)。中隊的每次戰鬥任務,對外宣稱便以“中隊活動”的名義。

中隊的其中一個重要特點,便是武器主要自備。這在當時的意思就是主要靠襲擊小股的敵軍,然後繳械。因而大部分“中隊活動”實際上也都是襲擊小股的敵軍,特別是巡邏隊。也有時配合地方游擊隊破壞交通設施。

二、現在青少年活動

中隊活動指的是在國小中以中隊為單位開展的課餘活動。譬如“四(2)中隊接力賽”、“六(1)中隊歷史知識問答比賽”。中隊活動的最大特點是是以中隊為單位,因而同學之間比較熟悉,活動開展比較容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