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畲族園

中華畲族園

畲族是我國南方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主要從事狩獵和農耕,“畲”的族稱即源自“刀耕火種”之意。畲族有語言,沒有文字,沿用漢字。歷史、文化、崇拜、服飾及生活習俗方面與壯、侗、瑤等民族有一定的淵源關係,但區別十分明顯。

項目背景

畲族是我國南方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目前人口排名居第19位。畲民自稱“山哈”,意即“山里來的客人”,古來多居山地,主要從事狩獵和農耕,“畲”的族稱即源自“刀耕火種”之意。畲族有語言,沒有文字,沿用漢字。歷史、文化、崇拜、服飾及生活習俗方面與壯、侗、瑤等民族有一定的淵源關係,但區別十分明顯。景寧作為浙江和安徽兩省畲族的發祥地,許多畲民聚居村落保留了濃郁的民族風情,神秘而有趣。

特點

從旅遊資源角度分析,景寧畲族風情主要有四方面特點:

唯一性

畲族自治縣目前全國唯一,這決定了畲族風情旅遊品牌的根在景寧,具有較強的壟斷性;作為華東唯一的民族自治縣,景寧畲族風情旅遊則可以填補浙江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民族旅遊的空白,與各地山水、經濟、人文等各類旅遊之間有明顯的互補性。兩方面決定了這一品牌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豐富性

畲族作為人口排名居前20位的大民族,在歷史文化、歌舞藝術、體育娛樂、服飾、工藝品、特色飲食及節慶等都有自己鮮明的特徵。旅遊開發素材豐富。

表演性

畲族的民族風情特徵主要體現在畲民的個體和群體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直接相關的服飾、活動工具上,適合包裝成表演型節目。以景寧縣文化工作隊為主體排練的,反映畲族生產生活習俗及歷史、文化、藝術特徵的大型歌舞劇畲山風,在2001年9月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少數民族節目匯演時,以其古樸、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和藝術感染力榮獲雙金獎,引起轟動。表演性決定了它較少受時間、地點限制,特別適合於夜晚項目,能吸引遊客住在景寧,增加旅遊收益。

參與性

畲族最能集中體現民族風情的活動主要有對歌、婚喪禮儀、祭祖及各類民族節慶活動,這些多為全村或族中人共同參與的大型活動,其中的舞蹈、對歌及一些細節型習俗可以很方便地包裝成由遊客直接參與的項目。畲族日常生活、勞動、娛樂、風俗及使用的許多獨特的工具也可以通過畲家樂節目進行捆綁,讓遊客觸摸使用和感受。適應現代旅遊參與性逐步增強的發展趨勢。

項目內容

在縣城邊利用畲族聚居地帶興建的綜合性民族旅遊項目,包括七個分項目,各分項目點之間以牛車、花轎、纜車、木舸等連線。

賜名祭祖

設計專用場地,改進鼓角鑼號等導具,對民間祭師的歌舞及各類儀式進行加工改造,強化可看性,增加遊客參與內容,結合吃“烏飯”(畲族祭祖飯),體現神秘主題,可將它包裝成最有特色的風情節目。

畲族對歌與煹火晚會

博採各地畲族山歌曲調,豐富歌詞內容,穿插舞蹈和服飾表演及遊客參與節目,體現狂歡主題。

婚俗表演

該項目目前已相對較為成熟,但在喜慶主題渲染、(畲族喜宴)菜酒程式及特色體現上要進一步加工。

畲家樂節目

集畲族各類生產、生活、體育(狩獵、漂流、攀岩及其它畲族競技活動)、娛樂、飲食(畲族“耕田飯”)等特色活動於一體,體現娛樂主題,讓遊客體驗畲族民眾生活方式。

惠明茶系列

金獎惠明茶品質優異,與眾不同,是景寧和畲族人民的驕傲。體現名茶文化主題,讓遊客參與採摘、加工、品用及畲族茶道表演是一種高品位的享受。

畲族博物館與畲族大廣場

以史存文物、雕塑建築、生態公園和大型畲族歌舞演出等為內容,讓遊客從不同角度對畲族歷史、藝術及生產生活有一個全面的感受,體現歷史文化主題。(此項擬由政府投資,已在建設或規劃中)

畲民家庭游

畲族家庭為單位,以敬茶、敬酒、吃畲飯、觀看或參與畲族歌舞、工藝製作、畲民生活等為主要內容,結合畲族家庭旅館,體現日常畲民生活主題。

總投資

1100萬元(不含第6項)

預期效益

本項目為景寧標誌性旅遊項目,也是景寧旅遊最大的亮點和吸引力所在,投資者可通過門票及食、住、行、購等方式獲取回報。建成後預計年接待遊客40—70萬人次。

提供條件

相關資料、公用設施及優惠政策

經營形式

統一規劃、分項建設、自主管理、聯票經營、按額分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