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發行的第一枚紀念郵票——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1912年12月15日,雕刻版),是為紀念偉大的辛亥革命而發行的。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是1912年1月,孫中山和總統府職員合影。

孫中山於1911年12月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定,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孫中山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台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定: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孫中山對新郵票印刷發行事宜非常重視。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1912年孫中山主持內閣會議,

1912年2月5日上午,孫中山主持內閣會議,內閣決議:《光復紀念》郵票用孫中山大總統肖像。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是世界上最早的孫中山郵票,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3月上旬,受交通部委託,上海商務印書館試印出《光復紀念》郵票印樣,該樣票是用雕刻原版直接印於白色硬洋紙上,全套5枚,(12枚是後來的)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這張郵票所採用的照片)

式樣主圖是孫中山頭像,表現了孫中山先生豁達襟懷;目光深邃,神態和藹,內在氣質躍然紙上。樣票下端為面值及中文隸書“元年”字樣,上端為“中華民國郵政”。兩邊的花飾分別刻有“光復”、“紀念”字樣。主圖下方橫列法文“REPULIQUECHINOISE″意即中華民國。經交通部官員送孫中山審閱,孫中山面諭:“速將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印就發行,以新耳目而崇體制。”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袁世凱

 3月10日,袁世凱篡權,局勢的變化,使孫中山主持設計的郵票未能印發。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1912年,袁世凱與內閣成員

 不久,中華郵政又設計以中華地圖為主圖的《共和紀念》郵票,並由北京財政部印刷局試印,後因袁世凱不滿意也未能發行。

 中華郵政又趕忙設計了印有袁氏肖像的《中華民國共和紀念》郵票。但此舉遭到國民黨人的激烈反對。郵政當局不得不採取折中辦法,同時發行印有孫中山肖像的光復紀念郵票和印有袁世凱肖像的共和紀念郵票。

 幾經周折《光復紀念》郵票和《共和紀念》郵票於1912年12月15日同時發行。郵票由美國籍技師赫琪、格蘭設計雕刻,北京財政部印刷局印製,圖幅為29.5毫米×22毫米。這兩套紀念郵票均為12枚,每枚的面值與刷色也一樣,不同點在於前者為孫中山像,後者為袁世凱像。雖然這兩套郵票同時發行,但中列郵票目錄均將“光復紀念”郵票列為“民紀1”,以示對孫中山的尊敬。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郵票代碼】:民紀1

【枚數】:12枚--1套

【發行量】:不詳

【發行日期】:1912.12.15

【設計者】:赫琪、格蘭

【版別】:雕刻版

【面值】:12種面值

【現值】:1套12枚約2000塊--RMB

【印刷廠】:北京財政部印刷局

【說明】:齒孔度數:14

【圖幅】:29.5×22

【全張枚數】:100(10×10)

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