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集粹叢書英烈篇

內容介紹

序 說
在人類五千年文明的發展長河中,有的民族在外力衝擊下悄然而逝、湮滅無聞,有的民族為異族征服後潛移默化、面目全非,而中華民族卻擺脫了夭折和同化的厄運,至今仍以碩大的身軀屹立在世界東方,以瑰麗的文化彪炳人類史冊。多少年來,人們從不同的方面,來探索她歷經磨難而不垮的奧秘所在,來尋求她瀕臨絕境而倖存的力量源泉。在這裡,顯然無力準確地回答這個博大艱深的問題,但是否可以這樣說:中華民族之所以屢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至少與她獨具的文化傳統有關,與她擁有的精神財富有關,尤其與她的兒女們歷來講究操守、崇尚氣節、敢於為真理和正義而獻身的英雄氣概有著直接的關係。英雄氣概在不同社會具有不同的含義。在封建專制時代,它就是《孟子·滕文公》(下)所概括的那段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不為高官厚祿所誘惑,不為貧窮困苦所動搖,不為威嚴暴力所懾服,這樣的人就稱得上了不起的英雄。這本小冊子所收30篇短文涉及的44位英烈人物,既有為大家所熟知的著名英雄,也有不甚知名或尚有爭論的人物,但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均屬“捨生取義”的“暴力死”者,只有祖逖、宗澤二人例外,不過他倆都是因權奸掣肘、皇帝又不爭氣而憂憤成疾,最後齎志病逝於抗敵前線,所以也一併收入了。
英雄氣概的精神力量可以從文天祥身上集中地反映出來。他自幼耳濡目染氣節的重要,小小八歲時就立下了效法先烈的志向,並且以一生身體力行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他在著名的《正氣歌》中,把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稱為“浩然”正氣”,以素所敬仰的12位人物作為這種正氣的化身: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文天祥成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典範,對後世影響至為深遠。我們瀏覽于謙的《宋文丞相畫像贊》、周順昌題《文信國公真像》,以及譚嗣同的《文信國日月星辰硯歌》,就不難看出孟子所說大丈夫精神在歷史上世代相承的軌跡,證明這種精神力量對於民族發展的巨大影響。
二十年代時,魯迅先生曾發出再塑“民魂”的呼籲,深刻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國的情況雖有根本性轉變,但是曾經毒害過中國人頭腦的封建意識、洋奴哲學還遠未掃除乾淨,再塑民魂的任務也沒有徹底完成。今天,我們仍然要特彆強調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中的精華,包括講究操守、崇尚氣節、敢於為真理和正義而獻身的優良傳統。有了這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人們才能在花花綠綠的商品世界中保持清醒頭腦,不害軟骨病;我們的民族才能在日後的競爭中巍然屹立,永葆青春;我們的社會才能逐步達到風清弊絕,國泰民殷。
這本小冊子所收英烈人物時跨二千四百年,筆者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許多著作的研究成果,限於全書體例未能一一註明;汪聖鐸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得到仇正偉、金鋒、武夢佐同志的熱情幫助,謹在此一併表示謝意。
吳 天 穎
一九九一年春於北京

作者介紹

吳天穎 浙江吳興人,一九三六年生,一九五九年南開大學歷史系畢業,現任北京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員,系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名譽館長。自一九六一年以來的代表作有<<有關農民戰爭史問題討論的兩點質疑>>、<<漢代買地券考>>、<<中國井鹽開發史二三事>>等。研究中注重”采銅于山”掌握第一手資料,仰慕鄭天挺師的精深嚴謹、傅築夫師的崇論宏議,借范文瀾先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座右銘以自警;惜才疏而為文淹遲,每每達不到年發表十二萬字的考核指標。

作品目錄

序說 ……………………………………………………………3
矢志興吳捨身力諫——伍 員…………………………………7
高節不屈海島傳聲——田 橫…………………………………15
危言深論激濁揚清——范 滂…………………………………23
聞雞起舞擊楫中流——祖逖 …………………………………30
果真流芳棣華增映——顏杲卿·顏真卿………………………38
堅守睢陽捍衛江淮——張巡·許遠·南霽雲…………………46
無敵忠勇名垂千秋——楊 業…………………………………54
臻惡如飢伏闕忠諫——陳東…………………………………62
三呼渡河壯心未已——宗 澤……………………………69
盡忠報國心昭日月——岳 飛…………………………………77
千里歸國勇建奇勳——完顏陳和尚……………………………86
智透重圍保衛襄樊——張順·張貴……………………………92
知難而進舉家許國——李 芾…………………………………98
獨立淮南屢焚降詔——李庭芝…………………………………104
法天不息正氣浩然——文天祥………………………………112
讀書種子滅族不屈——方孝孺………………………………121
憂國忘身清白永存——于謙…………………………………128
履危冒險兩劾權奸——楊繼盛…………………………………137
清流領袖朝野表率——楊漣·左光斗·顧大中……………143
橫戈戍邊威鎮寧錦——袁崇煥…………………………………150
鞠躬致命盡節孤城——史可法…………………………………159
一生剛正不諧流俗 ——黃道周…………………………………168
馳騁沙場不讓鬚眉——王聰兒…………………………………175
抗禦外侮喋血海隅——關天培·葛雲飛·陳化成·海齡……182
天國棟樑遺恨絕路——石達開…………………………………190
奮烈海疆志節凜然——鄧世昌·丁汝昌·劉步蟾…………198
變法圖強甘灑熱血——譚嗣同·林旭·楊深秀……………206
為國民死壯志長存——禹之謨…………………………………214
巾幗英雄鑑湖女俠——秋瑾…………………………………221
氣吞山河血染黃花——喻培倫·林覺民……………………229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