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籍保護計畫

中華古籍保護計畫的內容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統一部署,從2007年開始,用3到5年時間,對全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 系統的古籍收藏和保護狀況進行全面普查,建立中華古籍聯合目錄和古籍數字資源庫;二是建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實現國家對古籍的分級管理和保 護;三是命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完成一批古籍書庫的標準化建設,改善古籍的存藏環境;四是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古籍保護專業人員,加強 古籍修復工作和基礎實驗研究工作,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護工作體系;五是進一步加強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特別是套用現代技術加強古籍數 字化和縮微工作,建設中華古籍保護網。完成"十一五"國家古籍整理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爭取開展中華再造善本二期工程,使我國古籍得到全面保護。
古籍保護的設備:古籍除酸設備、古籍非接觸式掃瞄器
古籍非接觸式掃瞄器:為更好的保護古籍、字畫、唐卡、古代絲綢等珍貴的文物在數位化過程中不受到損壞,古籍掃瞄器必須是非接觸式掃描方式;光源必須是零熱零紫外零輻射。為保證採集的圖像達到仿真輸出的效果,光學採集處理器必須是專業級高精度矩陣式CCD處理器。高精度矩陣式CCD處理器在圖像還原效果上要好於線性CCD但矩陣式CCD處理器產品價格略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