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平朔煤炭工業公司,於1997年6月併入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成為集團旗下核心生產企業。建礦28年來,中煤平朔累計產出7.5億噸原煤,占中煤集團產量的70%多,占山西省煤炭產量的14%。生產的洗精煤、洗混煤、平混煤3大系列11個品種,銷往國內五大電力公司及浙電、粵電等地方大型電力企業,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平朔煤炭工業公司創建於1982年,1997年6月併入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成為集團旗下核心

公司風貌公司風貌

生產企業。2006年原平朔煤炭工業公司優良資產納入中煤能源股份公司(上市公司),2008年8月註冊成立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目前擁有國家批覆的煤炭資源總量90.86億噸,職工一萬餘人,資產總額410億元。近五年來,公司原煤產量以每年千萬噸的速度遞增。2010年生產原煤1.0388億噸,實現工業產值289億元。從1982年到2010年底,已累計生產原煤7.5億噸,外運商品煤5.69億噸,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0.035;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現價)1408億元,上繳各類稅費245億元,出口創匯49.89億美元。

經過20年的發展建設,公司現擁有安太堡、安家嶺兩座特大型露天礦,井工一礦、井工二礦、井工三礦三座大型現代化井工礦,五座配套洗煤廠和兩條鐵路專用線,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露井聯採煤炭企業。四個生產礦均被命名為特級高產高效礦井。平朔礦區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出口動力煤生產基地,已被國家正式列為全國十三個煤炭大基地之一。在建的東露天煤礦項目包括露天礦、選煤廠和鐵路專用線三個單項工程,其中露天礦設計年原煤生產能力2000萬噸。在建項目建成後,公司年生產規模將超過億噸。

平朔礦區採用先進的露井聯合開採方式生產原煤,極大提高了資源回收率。露天生產採用“單斗電鏟—卡車—半固定破碎站—帶式輸送機”半連續開採工藝,機械化程度100%,露天礦資源回收率達到96.2%。井工生產採用綜采放頂煤回採工藝,工作面回收率達到85%。礦區原煤全部入洗,配套洗煤廠採用全重介洗選工藝,全閉路循環,自動化生產。生產洗精煤、洗混煤、平混煤三大系列十多個品種,質量穩定可靠、發熱量均衡、品種多樣,遠銷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和五大電力公司及浙電、粵電等地方大型電力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

公司把職工利益、環境保護和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實施了“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並取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平朔”獲山西省著名商標,“Pingshuo牌洗精煤”獲山西標誌性名牌產品。此外,公司還先後獲得了全國企業管理“金馬獎”、“金石獎”、“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百家文明社區示範點”、“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全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十佳企業”、“全國廠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依法生產先進煤礦”、“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國有企業創造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中國能源綠色企業50佳”、“國際信用企業”、“2007世界市場中國(煤炭)年度品牌”、“煤炭行業AAA級信用企業”等多項榮譽。

今後五年公司的發展目標是“11456”,即:到2014年,建成平朔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原煤產量達到1.3億噸;建設一個集煤炭、電力、化工、建材、生態為一體的、具有示範意義的高標準循環經濟工業區;開疆拓土,新增煤炭資源40億噸;最佳化產業結構,非煤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堅持煤電一體化,新增600萬千瓦的裝機能力。
為確保上述目標的順利實現,公司適時提出了“5448”工作要求,即樹立危機、責任、全局、團隊、執行“五種意識”,推進體制、機制、管理、技術“四個創新”,落實煤炭做精、非煤做強、生態做好、服務做優“四個實現”,努力達到本質安全、生產技術、專業化管理、管控能力、人力資源、產業結構、企業形象、職工生活質量“八個提升”。

公司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資源開採精細化、廢物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的生產原則,以建設本質安全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綠色生態礦山,模範履行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早日建成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為中煤集團公司、中煤能源股份公司做大做強、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鄧小平與哈默——公司歷史鄧小平與哈默——公司歷史

發展歷程

2011年 ●1月1日,平朔公司六項單日產量創歷史新高:平朔公司生產原煤388732噸,安家嶺露天礦生產原煤106400噸,井工一礦生產原煤88502噸,煤炭洗選中心入洗原煤307804噸,一號井選煤廠入洗原煤68693噸,煤炭洗選中心商品煤產量達277202噸。1月4日,安家嶺露天礦原煤產量在1月1日的基礎上又攀新高,產量達127400噸;煤炭洗選中心原煤入洗量在1月1日的基礎上又創造了314036噸的新紀錄。●1月4日,中煤集團副總經理都基安主持召開平朔公司2010年度考核會議,對平朔公司領導班子、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公司黨建工作進行考評。會議同時民主推薦了平朔公司領導後備人才。集團公司考核組成員,平朔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職工代表參加了考核會議。●2010年12月31日,東露天礦界內八座地方煤礦中的北嶺礦、磚井礦、溝底新井礦、小西窯新井、石峰礦和馬蹄溝礦六座煤礦正式與平朔公司簽署了100%股權轉讓協定,標誌著東露天礦界內地方煤礦整合前期談判工作已經結束,接收接管工作正式拉開序幕。根據協定約定,近期平朔公司將對六座煤礦相繼開展接收接管工作,接收期限為30天。為此,平朔公司...
2010年 ●1月8日至9日,安太堡井工礦毛煤系統及井工二礦二採區通過單項工程質量認證。●1月20日,安太堡井工礦90101綜放工作面開始試采,當班採煤3800噸。●1月21日零時十分,平朔公司財務17家上線單位初始數據全部導入系統完成,22日三時四十分,所有上線系統數據核准完成,標誌著公司財務上線工作正式完成。●1月22日,平朔公司與山西東輝煤焦化集團公司在太原簽訂了《山西小回溝煤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定》,標誌著雙方合作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1月27日,公司2010年工作會暨八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公司總經理伊茂森及其他公司領導,公司職工代表、工作會代表和受表彰人員總計1000餘人參加會議。●2月16日中央電視新聞聯播頭條新聞播出了公司春節期間堅持生產保煤電供應的訊息。●2月27日人民日報要聞第7版刊登了平朔公司《黑色產業——綠色開採》的報導文章。●3月5日,公司與平魯區人民政府在平朔賓館分別簽訂了東露天礦項目征地補償協定、安太堡露天礦徵用樓子溝村土地補償協定和平朔循環經濟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協定。●4月9日,公司召開2010年度基本建設...
2009年 1、2009年1月5日,東露天煤礦項目開工建設。
2、2009年1月,井工三礦(安太堡井工礦)各大系統和工作面按設計安裝、調試完畢。
3、2009年2月10日,井工三礦(安太堡井工礦)開始帶負荷聯合試運轉。
4、2009年12月19日,井工三礦(安太堡井工礦)達產。
2008年1、2008年4月,東露天煤礦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核准煤炭生產能力2000萬噸/年,並配套建設相應規模的選煤廠和鐵路專用線。
2、2008年8月,註銷平朔分公司,在朔州市註冊成立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將上市公司資產全部納入其中管理。
3、2008年11月,井工三礦(安太堡井工礦)完成基建工程施工。
4、2008年12月,井工三礦(安太堡井工礦)開始進行系統安裝和調試。
2007年 1、2007年1月9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以煤安監函【2007】1號函批准安太堡井工礦安全設施設計。
2、2007年1月30日,井工三礦(安太堡井工礦)開工建設。
3、2007年,中煤集團平朔礦區在安太堡觀禮台舉辦了建礦20周年紀念。
2006年1、2006年2月15日,安家嶺煤礦項目中,露天礦、井工礦、洗煤廠和鐵路專線四個單項工程通過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委託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和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組織的竣工驗收。
2、2006年3月18日,中煤集團公司在平朔公司隆重召開了安家嶺煤礦項目投產大會。
3、2006年8月21日,中煤基建字[2006]403號文批准安太堡井工礦井初步設計。

公司活動公司活動

4、2006年10月18日,井工三礦(安太堡井工礦)項目經國家發改委核准建設。
5、2006年,中煤集團公司重組煤炭生產和貿易,煤焦化,煤礦裝備和煤礦設計主營業務優質資產並獲得上市批准,成立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平朔分公司,負責平朔礦區納入中煤能源股份公司上市範疇資產的管理。
2005年 1、2005年6月,安家嶺井工礦2號井進入聯合試運轉。
2、2005年9月30日,安家嶺井工礦通過了中煤集團公司組織的預驗收。
2004年 1、2004年9月16日,安家嶺露天煤礦通過了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組織的預驗收。
2、2004年12月,安家嶺井工礦1號井進入聯合試運轉。
3、2004年,按照《公司法》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公司成立了董事會,明確了公司章程,完善了公司機構,形成董事會、經理層、

黨委會相互制衡,協調運作的機制。
2003年 1、2003年4月,安家嶺井工礦1號井開工建設。
2、2003年6月,安家嶺井工礦2號井開工建設。
3、2003年7月1日,安家嶺露天煤礦全面進入試生產。
2002年 2002年,根據煤炭市場變化和礦區資源賦存條件,經專家論證,原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批准安家嶺煤礦項目由單一露天開採調整為露井聯合開採。

發展戰略

按照中煤集團“1458”工作思路和“22255”發展戰略,堅持“高起點、高目標、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五高標準,全面推進平朔億噸級礦區建設;牢固樹立“危機、責任、全局、團隊、執行”五種意識,全力推進“體制、機制、管理、技術”四個創新,用只爭朝夕,勇於拼搏的精神,爭機遇、謀發展,拓展企業發展空間;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著眼於大思路、大視野、大舉措,用全新的理念、思維、思想去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延伸產業鏈條,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推動循環經濟建設。立足於中煤集團五大煤炭及煤轉化生產基地定位,建設東露天、開發朔南區,拓展電力、煤化工、氧化鋁、建材等產業,力爭到2014年,把平朔打造成主業突出、產業關聯、資產、產值、利潤高速增長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特大型企業,成為我國第二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和高標準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區域。
2010~2014年發展目標
職工安全職工安全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中煤集團“1458”工作思路和“22255”發展戰略,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公司發展全局,以發展先進生產力、保護生命、保護資源和環境為核心理念,走資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和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以建設平朔億噸級礦區為契機,堅持“高起點、高目標、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五高標準,全面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煤炭企業。把循環經濟作為公司的發展點、支撐點、新的增長點,納入戰略規劃和經營管理,大力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全力構建電力、煤化工、氧化鋁、建材、生態產業鏈條,以儘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儘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努力將平朔礦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循環經濟示範區域。
二、發展目標
今後五年公司的發展目標是“11456”,即:到2014年,建成平朔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原煤產量達到1.3億噸;建設一個集煤炭、電力、化工、建材、生態為一體的、具有示範意義的高標準循環經濟工業區;開疆拓土,新增煤炭資源40億噸;最佳化產業結構,非煤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堅持煤電一體化,新增600萬千瓦的裝機能力。
三、工作要求
為確保上述目標的順利實現,公司提出了“5448”工作要求,即樹立危機、責任、全局、團隊、執行“五種意識”,推進體制、機制、管理、技術“四個創新”,落實煤炭做精、非煤做強、生態做好、服務做優“四個實現”,努力達到本質安全、生產技術、專業化管理、管控能力、人力資源、產業結構、企業形象、職工生活質量“八個提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