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寒熱互結

中焦寒熱互結為中醫病名。

治療方法:
【方名】半夏瀉心
【出處】《傷寒論》
【分類】和解劑-調和腸胃
【組成】半夏(9克)黃芩(6克)乾薑(6克)人參(6克)炙甘草(6克)黃連(3克)大棗(4枚)
方訣
【功用】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雞下利,舌苔膩而微黃。(本方常用於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互結者。)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證病人中氣受傷,脾胃、大小腸功能失調,因為寒熱互結其中,清濁升降失常。其症狀為心下痞滿、乾嘔、腸鳴下利。本方是由小柴胡湯化裁得到,即去柴胡、生薑,而加川連、乾薑。本方中法夏、乾薑辛溫除寒,和胃止嘔;川連、黃芩苦寒泄降除熱,清腸燥濕;人參、大棗、炙甘草補中益氣,養胃。
【禁忌】本方主治虛實互見之證,若因氣滯或食積所致的心下痞滿,不宜使用。
【制方原理】
1.病機:少陽證誤下而中氣虛,寒熱互結於中焦,氣機結滯,脾胃升降失常。
2.症狀分析:
(1)痞——同“否”→否塞不通
(2)滿——脹滿
(3)痛——疼痛
(4)否卦——天地不交流

—天乾→胃不降濁→嘔吐

--
--地坤→脾不升清→下利
--
(5)泰卦——天地交流
--
--地坤→脾氣主升清→地氣上升
--

—天乾→胃氣主降濁→天氣下降

3.治法:
散結除痞+辛開(恢復脾的升清)+苦降(恢復胃的降濁)
君藥——半夏:
苦辛燥,散結除痞,降逆和胃。
臣藥——
(1)乾薑:辛熱,溫中散寒除痞?辛開
(2)黃連、黃芩:苦寒清降泄熱開痞?苦降
寒熱平調,辛開苦降。
佐藥——人參、大棗:
甘溫補脾氣以和中,生津液
A.既可防黃芩、黃連之苦寒傷陽。
B.又可制約半夏、乾薑之辛熱傷陰。
使藥——炙甘草:
補脾和中,調和諸藥。
【化裁】本方即小柴胡湯去柴胡、生薑,加黃連、乾薑而成。因無半表證,故去解表之柴胡、生薑,痞因寒熱錯雜而成,故加寒熱平調之黃連、乾薑,變和解少陽之劑,而為調和腸胃之方。後世師其法,隨證加減,廣泛套用於中焦寒熱錯雜、升降失調諸症。濕熱蘊積中焦,嘔甚而痞,中氣不虛,或舌苔厚膩者,可去人參、甘草、大棗、乾薑,加枳實、生薑以下氣消痞止嘔。
【臨證加減】
(1)氣機結滯——枳實、升麻,開結散滯。
(2)食積——神曲、焦檳榔,消食化積。
【現代運用】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早期肝硬化、口腔潰瘍等證屬寒熱錯雜、腸胃不和者。
【注意事項】
(1)食積之痞滿者禁用——應該用保和丸。
(2)痰濁內結之痞滿者禁用——應該用鏇覆代赭湯
【附方】生薑瀉心湯(《傷寒論》)、甘草瀉心湯(《傷寒論》)、黃連湯(《傷寒論》)
【附註】本方為治療中氣虛弱,寒熱錯雜,升降失常而致腸胃不和的常用方;又是體現調和寒熱,辛開苦降治法的代表方。臨床套用以心下痞滿,嘔吐瀉利,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方劑比較:
生薑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減乾薑二兩,加生薑四兩而成。方中重用生薑,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氣而消痞滿,配合辛開苦降、補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熱互結於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證。甘草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調中補虛,配合辛開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氣虛弱,寒熱錯雜所致的痞證。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黃連二兩,並以黃芩易桂枝而成,本方證為上熱下寒,上熱則欲嘔,下寒則腹痛,故用黃連清上熱,乾薑、桂枝溫下寒,配合半夏和胃降逆,參、草、棗補虛緩急。全方溫清並用,補瀉兼施,使寒散熱清,上下調和,升降復常,則腹痛嘔吐自愈。
綜上諸方,或一二味之差,或藥量有異,雖辛開苦降,寒熱並調之旨不變,而其主治卻各有側重。正如王旭高所說:“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至於黃連湯寒熱並調,和胃降逆,則治上熱下寒的腹痛欲嘔之證。由此可見,方隨法變,藥因證異,遣藥組方必先謹守病機,方能應手取效。
【文獻】方論吳昆《醫方考》卷1:“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此方主之。傷寒自表入里,……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氣湯下之,則傷中氣,而陰經之邪乘之矣。以既傷之中氣而邪乘之,則不能升清降濁,痞塞於中,如天地不變而成否,故曰痞。瀉心者,瀉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氣;芩、連之苦,所以瀉痞熱;已下之後,脾氣必虛,人參、甘草、大棗所以補脾之虛。”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