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友誼農場

中捷友誼農場

中捷友誼農場,位於河北省東部,渤海灣西岸。距北京240公里、天津100公里、滄州60公里、黃驊港口20公里,全區面積268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4.2萬人。

中捷友誼農場概況

“中捷友誼農場”,是一個國際合作性的大型農墾企業。1956年初朱德副主席率團出訪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政府贈送給中國一套可耕種10萬畝土地的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隨後,國家和省政府用這套機械設備在河北省滄州市籌建了一個國營農場。為永久紀念中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國人民的友誼,經國務院批准,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了“中捷友誼農場”。五十年的建設發展,農場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位居全國農墾前列,已成為全國現代化農業示範農場,並在2003年7月改制為省級開發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保留“中捷友誼農場”的名稱。
中捷友誼農場位於河北省東部,渤海灣西岸。距北京240公里、天津100公里、滄州60公里、黃驊港口20公里,全區面積268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4.2萬人。2005年,實現社會總產值30億元,企業收入25億元,財政收入1.5億元,項目投資完成6億元,出口創匯1200萬美元。
中捷具有極其便捷的陸海交通條件。處於沿海密集的交通網路中心地帶,1個港口、3條國家級公路、2條高速公路、3條鐵路交匯於此,縱橫交錯,把中國東北三省、北京市、天津市與山東省及華東、華中地區相連,已成為冀、晉、豫、陝、蒙等省區新的出海通道。
中捷具有豐富的工業資源。處在中國大港油田區域內,南有山東勝利油田、西有華北油田,東有中海油渤海油田;地下1200米—1500米蘊藏著溫度60-80℃的地熱水資源,單井出水量大,溫度穩定,可用於工業開發、保健療養;區內有長蘆、長華、中捷三大鹽場,年產原鹽200萬噸,為鹽化工產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全區有40萬畝土地,10萬畝未利用土地,非常適宜大工業連片開發;10萬畝良田可用於農業生態綜合開發。
中捷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開發區依託港口的集疏通道,重點規劃發展臨海工業、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物流業、建材業,形成了具有比較優勢的海洋產業體系。區內現有140萬噸石油常減壓催裂化裝置、3萬噸/年MTBE、3萬噸/年甲乙酮、10萬噸/年聚丙烯、2萬噸/年順酐、50萬噸/年高級道路瀝青、2萬噸/年顏料化工、5萬噸/年TDI、70萬噸/年PVC、12萬噸/年己內醯胺、30萬噸/年醋酸酯、3萬噸/年液鹼、1萬噸/年油墨、2萬台套/年視聽器材、10萬噸/年超薄玻璃、日處理鮮奶400噸乳製品加工廠等共有近百家企業,產業門類齊全,可對接性強。
中捷形成了特色顯明、功能齊全的城市規劃和雛形。清華大學建築設計學院的規劃,使中捷城建一開始就處在高點起步上,並按照彰顯空間環境和水系建設兩大特色,構築了“一心三湖四區”的新城格局。
通過幾年的努力,臨港開發區成為主動接軌京津經濟、集聚臨港產業,以化工科技、新型建材、專業製造、現代物流為支撐,以特色生態農業為背景和襯托的充滿活力和魅力的新城區。

自然地理環境

中捷友誼農場位於中國河北省東南部渤海西岸,環渤海經濟圈的前沿地帶,地處北緯38°19′—29′,東經117°23′—39′。西至滄州60公里,南與黃驊港相接,與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距天津市100公里、距北京23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300公里。毗鄰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推動發展的天津濱海新區。有黃驊港連線海上交通,東距韓國仁川港260海里,日本九州港900海里,是港口腹地對接國際市場的重要通道,是環渤海經濟圈中極具活力的地區和經濟交往的前沿。立足這裡可以承東啟西,縱貫南北,仰視京津,面向世界。
這裡屬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量600mm,無霜期206天,年均氣候12.1℃,一月氣溫最冷,平均-4.6℃,七月氣溫最高,平均26.8℃。平均凍土層深0.478米,最大凍土層深0.64米。全年平均風速4.2米/秒,建築風壓值35公斤/平方米,土壤多為潮土類型(粘質、輕質鹽化),含鹽量0.06%—0.18%,有機質含量0.8%—2.0%,地下淡水層320—600米,礦化度1.5克/升,地層允許承載力70—140千帕。
這一區域自古就以“魚鹽之利雄天下”著稱,擁有極富特色的濱海濕地風貌、人文文化和歷史遺蹟,有魚、蝦、蟹、貝、藻、五大類上百種海產品,有冬棗、小棗、蘋果、桃、葡萄、西瓜等優質果品,享有“冬棗之鄉”、“苜蓿之鄉”的美譽。在這裡可以觀賞和領略到——蘆葦蕩漾、蓮花飄香的濱海濕地風貌、春秋季節遮雲避日的候鳥、濃郁淳樸的農家漁家風情、華北平原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曾抗擊過英法侵略依舊古韻雄風的炮台、徐福東渡求仙的出海地遺址、收穫採摘時令果品、別具風趣的海釣等。總投資21.7億元,占地2000畝54洞的滄州名人高爾夫球場,一期建設完成了18洞球場及附屬服務設施,現已成為成功人士商務休閒的理想場所。

便捷的陸海交通條件

中捷處於密集的交通網路中心地帶,高速公路、國道、鐵路、港口一應俱全,概括為1個港口,3條國道,2條高速,3條鐵路交匯於此。即:東面沿海國防公路穿區而過,西面205國道、石黃高速(石家莊—黃驊港)、307國道、津汕高速(天津—廣東汕尾)縱橫交錯,把東三省、北京市、天津市與山東及華東華中相連;鐵路有神黃鐵路(陝西神木、山西朔州—黃驊港)、滄州地方鐵路和在建的天津萬家碼頭至山東大家窪的鐵路(山海關—煙臺環渤海鐵路大通道的組成部分)都在區內穿過。這裡距北京首都機場260公里、天津濱海機場80公里、天津港80公里。黃驊港現有2個3.5萬噸級泊位的雜貨碼頭,可停靠3-4萬噸級貨船,4個5萬噸級、2個3.5萬噸級、1個1萬噸級和1個10萬噸級泊位的煤碼頭,原煤輸出達億噸。貨櫃多功能碼頭正在建設,有4萬立方米儲罐區,年吞吐量500萬噸的液體化學品碼頭(原油碼頭),有管道將港口與開發區相連。黃驊港已經成為冀、晉、豫、魯、陝、蒙等地新的便捷出海通道。黃驊港的建設目標是成為以煤炭、化工產品運輸為特色,具有貨櫃、散雜貨、客運、物流服務性功能的現代化綜合性深水大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