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古典詩詞500篇

中學生古典詩詞500篇

《中學生古典詩詞500篇》是2011年1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立權。本書選篇皆為孫立權老師“五年教背古詩詞500篇”實驗用篇目。

編輯推薦

本書選篇皆為孫立權老師“五年教背古詩詞500篇”實驗用篇目

作者簡介

孫立權,東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室主任,東北師大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吉林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曾被評為東北三省語文十佳教師、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師。多次參加國內、省內的教學競賽和公開課活動,並獲好評。 1998年提出自己的語文觀一一言語/文化觀,認為語文的表層結構是言語,深層結構是文化,語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言語這個表層,必須觸及文化這個底層,因而語文課不能單單上成言語訓練課。1998年末提出“批註式閱讀”的概念並於次年?始在自己任教的班級進行“批註式閱讀”實驗。1999年總結出“五字”語文學習法:讀、背、寫、悟、行。同年提出“教學性備課”與“非教學性備課”的理論,認為“非教學性備課”是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2000年確立了自己的語文教育理念:讀書為明理,作文即做人。2005年提出“語文教育是為了培養傳統的現代人,即亦新亦舊的人”的主張。從1999年開始進行“語文教育民族化”教改實驗,包括“兩年教背古典詩詞300篇”、五年教背古詩詞500篇“實驗、“讀整本的書”實驗、書法教育實驗、“啟迪靈性的作文教學”實驗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篇
1.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
2.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
3.戰國 荊軻 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
4.漢 劉邦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
5.漢 項羽 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
6.漢 李延年 歌(北方有佳人)
7.漢樂府民歌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
8.漢末 曹操 觀滄海(東臨碣石)
9.漢末 劉楨 贈從弟(亭亭山上松)
10.魏 曹植 七步詩(煮豆持作羹)
11.晉 陶淵明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
12.南朝 梁 吳均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
13.北朝民歌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
14.北朝民歌 敕勒歌(敕勒川)
15.唐 虞世南 蟬(垂綏飲清露)
16.唐 王梵志 城外土饅頭(城外土饅頭)
17.唐 駱賓王 易水送人(此地別燕丹)
18.唐 李嶠 風(解落三秋葉)
19.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20.唐 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
21.唐 賀知章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22.唐 賀知章 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人叼)
23.唐 賀知章 回鄉偶書(離別家鄉歲月多)
24.唐 王之渙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
25.唐 王之渙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26.唐 孟浩然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
27.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
28.唐 王昌齡 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
29.唐 王昌齡 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
30.唐 王昌齡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31.唐 王昌齡 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
32.唐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
33.唐 王維 鹿柴(空山不見人)
34.唐 王維 竹里館(獨坐幽篁里)
35.唐 王維 鳥鳴澗(人閒桂花落)
36.唐 王維 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
37.唐 王維 雜詩(君自故鄉來)
38.唐 王維 相思(紅豆生南國)
39.唐 王維 少年行(新豐美酒斗十千)
40.唐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
41.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
42.唐 李白 長干行(“郎騎竹馬來”以下四句)
43.唐 李白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以下四句)
44.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
45.唐 李白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46.唐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47.唐 李白 早發白帝城(朝餌白帝彩雲間)
48.唐 李白 秋浦歌(爐火照天地)
49.唐 李白 秋浦歌(白髮三千丈)
50.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
51.唐 李白 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
52.唐 李白 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53.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
54.唐 李白 送友人(青山橫北郭)
55.唐 李白 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
56.唐 李白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
57.唐 李白 客中行(一作“客中作”)(蘭陵美酒鬱金香)
58.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
59.唐 李白 三五七言(秋風清)
60.唐 王翰 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61.唐 高適 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
62.唐 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
63.唐 劉長卿 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
64.唐 杜甫 望岳(岱宗夫如何)
65.唐 杜甫 春望(國破山河在)
66.唐 杜甫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67.唐 杜甫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
……
第二部分 提高篇
第三部分 古典詩詞名句名師精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