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

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

《昨天》(2001) ——析《雨人》的敘事風格 ——評影片《美麗人生》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版次: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平裝:326頁
正文語種:漢語
開本:16
ISBN:9787106029548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續編)》對電影創作工作者、電影教育與電影研究工作者、業餘電影評論作者、攻讀電影各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廣大電影愛好者均有較為切實的參考價值。
《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續編)》是《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一書的續編。
分“影片個案(中國電影)”、“影片個案(外國電影)”和“影片縱橫”三編分析論述了中外當代數十部電影名作,如中國的《重慶森林》、《有話好好說》、《昨天》、《可可西里》、《孔雀》、《天狗》、《馬背上的法庭》、《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太陽照常升起》、《圖雅的婚事》、《色戒》、《左右》等,外國的《蝴蝶夢》、《後窗》、《阿拉伯的勞倫斯》、《畢業生》、《莫斯科不相信服淚》、《鐵皮鼓》、《楢山節考》、《雨人》、《鋼琴課》《低俗小說》、《勇敢的心》、《美麗人生》、《鐵達尼號》,《莎翁情史》、《海上鋼琴師》、《天使艾米莉》、《俄羅斯方舟》、《芝加哥》、《撒馬利亞》、《撞車》、《阻光小美女》、《密陽》、等。文章觀點新穎深刻,個性鮮明生動,文筆洗鍊流暢。

編輯推薦

《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續編)》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曹峻冰,1970年生,安徽蒙城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電影電視系副教授、系主任,影視文藝學專業與傳播學專業影視傳播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2002年3月至2005年2月在韓國又松大學任客座教授。系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員、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四川省影視評論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1991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已獨立發表影視評論、詩歌等作品兩百餘萬字,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和韓國重要學術期刊影視研究論文六十餘篇,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影視藝術》全文轉載。出版專著《電影的論說》(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與人合著《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影視藝術——影片分析》(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主編《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中囤電影出版社,2007),與人共同編撰大型語言類雙語工具書《現代中韓辭典》(韓國版,2006),編著《小學生鉛筆鋼筆多用字帖》(1-6冊,署筆名;一言,四川文藝出版社,1999),著有詩集《鄉土與人生的戀歌》(四川文藝出版社,1998)、《行吟韓國》(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

目錄

上篇 影片個案(中國電影)楢
《重慶森林》(1994)
孤獨而自我的寫意空間
——評王家衛《重慶森林》的影像世界
《有話好好說》(1997)
都市浮躁與荒誕的建設
——實驗電影《有話好好說》的解讀與批評
《昨天》(2001)
寓言的結構與解構
——張楊電影《昨天》的藝術實驗
《可可西里》(2004)
紀實美學背後的人文力量
——評電影《可可西里》
《孔雀》(2005)
夢想與現實
——淺析電影《孔雀》
《天狗》(2006)
人性與生存締造的窒息空間
——《天狗》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其他
《馬背上的法庭》(2006)
老馮:法制建設道路上的悲情英雄
——淺析《馬背上的法庭》的影像風格與文化意義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
性別敘事語境中的女性後現代生活
——淺析《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太陽照常升起》(2007)
《太陽照常升起》的敘述形式與意識形態初探
獨立故事單元的敘事解讀
——《太陽照常升起》的敘事分析
《圖雅的婚事》(2007)
漂移在生活的河流上
——影片《圖雅的婚事》評析
尋找生活和文明的綠洲
——評《圖雅的婚事》中的駱駝形象
《色戒》(2007)
性別與身體
——《色戒》的女性主義批判
《左右》(2008)
左右為難 問底人生
——評《左右》的導演風格
中篇 影片個案(外國電影)
《蝴蝶夢》(又譯《麗貝卡》,美國,1940)
反覆出現的魅影 不停糾纏的噩夢
——評希區柯克影片《蝴蝶夢》
《後窗》(美國,1954)
享受“偷窺”的快感
——評希區柯克電影《後窗》
《阿拉伯的勞倫斯》(英國,1962)
一個人的沙漠
——淺析《阿拉伯的勞倫斯》中的自然景觀
《畢業生》(美國,1967)
在離經叛道中走向希望
——解析《畢業生》的青春之路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俄羅斯,1979)
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女性電影
——重讀《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鐵皮鼓》(德國/法國,1979)
荒誕的表意與現實的人生
——從符號學角度淺析電影《鐵皮鼓》
《楢山節考》(日本,1983)
觸碰人性的底線
——解讀《楢山節考》的象徵意蘊
《雨人》(又譯《雷曼》,美國,1988)
血濃於水 親情如飴
——析《雨人》的敘事風格
《鋼琴課》(又譯《鋼琴別戀》,澳大利亞/法國,1993)
激情、鋼琴與情人
——析《鋼琴課》中艾達的形象
對立中凸顯的鋼琴:琴音絕響
——淺析《鋼琴課》中真實的鋼琴和對立結構
《低俗小說》(美國,1994)
後現代的遊戲精神
——《低俗小說》的敘事解析
《勇敢的心》(又譯《驚世未了緣》,美國,1995)
英雄傳記的影像書寫
——影片《勇敢的心》的敘事分析
真實英雄 自由之愛
——《勇敢的心》觀後
《美麗人生》(又譯《生活是美好的》,義大利,1997)
獨特的觀照視角
——評影片《美麗人生》
《鐵達尼號》(又譯《鐵達尼號》,美國,1997)
情感的高峰體驗
——《鐵達尼號》評析
《莎翁情史》(又譯《戀愛中的莎士比亞》,美國,1998)
女權主義與父權制度的對抗
——簡析《莎翁情史》中的女性形象
《海上鋼琴師》(又譯《1900年的傳奇》,義大利,1999)
琴鍵上的人生
——評《海上鋼琴師》
他從海上來
——析《海上鋼琴師》1900的兩種生存對抗
《天使艾米莉》(法國/美國,2001)
艾米莉的童話世界
——《天使艾米莉》觀後
《俄羅斯方舟》(又譯《創世紀》,俄羅斯/德國,2002)
《俄羅斯方舟》:一部具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驚世奇作
《芝加哥》(美國,2002)
拼貼術、意義混合與敘述之舞
——論電影《芝加哥》的後現代特徵
《撒馬利亞》(又譯《撒馬利亞女孩》,韓國,2004)
不僅僅與宗教相關
——試論《撒馬利亞》的三重拯救
《撞車》(又譯《衝擊效應》,阿根廷/美國,2005)
電影《撞車》解讀
《陽光小美女》(美國,2006)
值得信任的快樂家園
——評《陽光小美女》
《密陽》(韓國,2007)
抓住陽光,救贖自己
——韓國電影《密陽》觀後
下篇 影片縱橫
主流話語的生動言說
——韓國當代政治電影淺析
邊緣書寫與認同大眾
——試析韓國當代道德倫理電影
悲喜交加
——當代韓國喜劇片和恐怖片管窺
善惡對決
——近年韓國強盜片和警匪片概覽
女性主義電影批評下的女性慾望表達
——以影片《朱爾和吉姆》《情歸阿拉巴馬》為例
漫談電影的剪輯與節奏
——以影片《通天塔》為例
文字表述與聲畫傳達的異質性
——試比較小說《妻妾成群》與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處於解構當中的影像世界
——從《太陽照常升起》看姜文的電影創作傾向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