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BSP

中國開賬與結算計畫(BILLING & SETTLEMENT PLAN,簡稱BSP)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根據航空公司及其銷售代理人的需要,依據適用的決議而建立的。由國際航協BSP委員會第67屆大會通過並經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批准後實施。供BSP航空公司批准的,並被國際航協認可的客運銷售代理人之間使用的,清算和結算賬目的銷售結算系統。

九十年代初,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為民用航空運輸的發展提供了廣大的市場,代理人應運而生,星羅棋布。代理人行業在中國是一個年輕的行業,他在發展中存在許多問題。這對於想邁入國際市場、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民用航空運輸業來說,選擇已在國際上運作了二十多年的BSP項目進入中國市場是最佳決斷。
1995年初,在三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簡稱:"國際航協")會員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要求下和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批准下,在中國建立國際航協開帳與結算計畫(BillingandSettlementPlan簡稱:BSP)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付諸實施。由十三家中外航空公司組成的中國BSP可行性研究委員會及其兩個工作小組,歷時四個多月的可行性研究,於同年6月30日向中國BSP委員會(由55家中外航空公司組成)提交了中國BSP可行性研究報告並獲得一致通過。之後,中國BSP的國際銷售在1995年7月31日開始試運行,1996年8月1日開始正式運行。1996年9月1日,中國BSP延伸至國內銷售的試運行開始,1997年1月1日,中國BSP國內銷售進入正式運行。

中國BSP的管理

世界上第一個BSP於1972年在日本由國際航協會員航空公司發起建立,2008年,全世界有84個BSP覆蓋了162個國家和地區。那么,BSP項目能成功地在世界範圍內推廣是什麼原因呢?簡單地說,BSP項目是對傳統的、繁瑣多頭的銷售結算方式的革新,航空公司在實踐中認同了BSP項目的管理優勢及其帶入航空銷售代理業的高新技術。
中國BSP的整個管理均是以決議的方式確定的,如國際航協818g、850、810C和832決議及中國國內客運銷售代理規則等,上述決議及規則在中國的實施,均已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BSP辦公室則負責BSP客戶諮詢委員會、BSP航空公司各種會議的秘書工作和BSP項目日常運營中的事務性工作,並須定期向BSP航空公司提交有關報告。

中國BSP的意義

中國BSP的建立是中國航空運輸業行銷管理的一次重大變革,也是中國航空運輸業邁向國際標準的堅實一步。在中國建立BSP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規範代理人市場,加快航空公司的資金周轉,更重要的意義則體現在中國民航在觀念上的一次更新。從這一項目的實施,我們看出中國航空公司成功借鑑國際先進管理技術的成熟表現,也深深體會到中國民航總局領導和管理部門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激流勇進的堅強決心。
縱觀BSP建立以來不斷增長的年度數據處理量和年度清算額,中國BSP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今已在全世界BSP中名列第一。我們由此不難看到中外航空公司對BSP的支持以及對其高新技術管理的信賴。那么,BSP項目給中國的航空運輸業帶來了什麼?
-航空公司體會到接納國際標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過BSP項目的實施,規範了航空銷售代理業;
-BSP項目通過票證的統一印刷、發放和集中結算,簡化了航空公司和銷售代理之間繁雜的客票銷售及清算關係;
-加快了航空公司的資金周轉;
-使中國的航空銷售代理業邁進了國際標準化的管理;
-電子客票的全面實施,節省了航空公司的成本。

中國BSP的主要特點

代理人以中性電子化的標準運輸憑證為各BSP航空公司進行銷售;
代理人按統一的標準管理表格和程式向BSP數據處理中心報告銷售情況。由數據處理中心採用先進的BSP處理系統計算並產生各類報表和賬單;
代理人的銷售款定期通過BSP清算銀行,以“直接借記”的方式同BSP航空公司進行一次性結算。

中國BSP的發展

2001年是中國BSP向電子技術進軍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中國BSP客票的自動化比例達到了99.9%,從而順利實行了電子版會計聯計畫;2008年6月中國BSP全部實現了電子客票,為航空公司極大地降低了運營成本;清算銀行的成功轉換,從中國建設銀行轉至中國工商銀行,不僅使BSP航空公司的運營費用大幅度降低,而且使BSP的運行管理進入了一個高新技術的階段。伴隨著中國BSP全面自動化的腳步聲,BSP的整體運營將加快速度,從原來的每兩星期清算一次,加速到每星期清算一次,並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實現當天結算的BSP之一,這一宏偉的並具有深遠意義的目標在2002年3月實現,在2008年11月16日更是實現了史無前例的每周兩次清算,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實現每周兩次清算的BSP。
中國BSP發展的歷程是艱難的,但業績輝煌。
從1995年到2011年:
—BSP航空公司由22家發展到106家;
—國際航協認可的代理人從3家發展到3995家;
—BSP處理的單位交易(UTP)由年度612份發展到126,195,008份;
—BSP結算的銷售交易金額由年度2,780,000萬元人民幣發展到14,800,066萬元人民幣。
我們有理由記住中國BSP的發展歷程。
Ø1995年1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BSP委員會批准三家中國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南航)的要求,進行實施中國BSP的可行性研究。
Ø1995年2月27日,中國BSP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選出由13家航空公司組成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組(BACACPCZJLKEMUNHNWOSSQSRUA)。下設三個工作組:自動化工作組,代理人聯絡工作組,財務工作組。
Ø1995年6月30日,中國BSP可行性研究工作組提交的《中國BSP可行性研究報告》在中國BSP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通過。
Ø1995年6月30日,《中國BSP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國際航協BSP委員會。
Ø1995年7月13日,國際航協BSP委員會通過《中國BSP可行性研究報告》。
Ø1995年7月31日BSP國際銷售試運行。
Ø1996年7月31日BSP國際銷售正式運行。
Ø1996年9月1日BSP延伸到國內銷售。
Ø1997年1月1日BSP的國內銷售正式運行。
Ø2000年6月建立了BSP銷售數據分析系統,可以向航空公司提供60多種市場分析報表。
Ø2001年成立由18家航空公司組成的客戶諮詢委員會。
Ø2001年7月BSP中性客票實行電子版會計聯,取消紙質客票的會計聯。
Ø2001年3月建立BSP票證發放管理系統,每一代理人領取票證的全部記錄都存入系統。
Ø2001年11月BSP清算業務由建設銀行移到工商銀行,並實現清算電子化,當天收款/付款。
Ø2002年1月實現BSP中性票退票自動化處理。
Ø2002年1月國際航協代理人服務平台(www.iata-asd.com)投入使用,全國的代理人可在同一時間下載各自的賬單,也可在ASD上傳各自的銷售報表,目前還實現了線上申請票證、線上處理ACM/ADM等功能。
Ø2002年3月1日實現了每周結算。成為全世界近70個BSP中5個能夠實施周結算的BSP之一。
Ø2002年1月代理人全部實現自動客票的銷售,手寫客票不復存在。
Ø2002年4月BSP的借/貸項通知單(ADM/ACM)自動處理。
Ø2003年7月9日國內三家航空公司和相關部門成立中國BSP國內電子客票可行性研究小組。
Ø2004年9月1日填開第一份中國BSP國內電子客票。
Ø2005年1月有步驟地全面實施電子客票銷售。
Ø2005年12月國際航協北京辦事處開發BOMS票證管理系統全面投入使用,進一步提高了BSP票證管理水平;執行電子客票自動配額;直接處理代理人的票證申請。
Ø2006年10月16日全面實現國內BSP電子客票的銷售。
Ø2007年9月實現信用卡結算的面對面銷售。
Ø2008年6月1日取消紙質客票的銷售,全面實現電子客票的銷售。
Ø2008年11月15日實現每周兩次清算。
Ø2009年12月31日中國BSP消除全部紙質的檔案,實現無紙化辦公。
Ø2010年6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航空服務平台(ASD)系統全面升級。航空公司和代理人可以線上及時溝通ADM/ACM/Refund等業務。業務更加全面,增加了退票(Refund)功能,彌補了GDS對退票功能的不足;增加了票證信息的功能;用戶可以方便地查詢到電子客票的票面信息;完善了ADM/ACM、票證授權管理和票證申請功能,增加了提醒功能,通過新技術全面提升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Ø2011年6月21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准《旅客運輸銷售代理規則》(國際航協818g決議)
Ø2011年8月15日818g決議在中國實施
Ø2011年11月25日實現EMD票證發放及使用。
我們相信,在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有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航空公司的積極合作,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BSP清算系統將進一步發揮其高科技管理的優勢,為中國的民用航空運輸業做出新的成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