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百年史上十大男明星

中國電影百年史上十大男明星

中國電影百年史上十大男明星是指金焰、石揮、趙丹、孫道臨、姜文、王心剛、 李小龍、成龍、張國榮、葛優等10位優秀男演員。

基本信息

金焰

金焰(1910—1983),號金德麟,朝鮮人,1910年4月8日生於韓國首爾。父親因參加朝鮮民族獨立運動而受通緝,於1921年舉家遷至中國,定居通化並加入中國國籍。1929年,在明星影片公司任記錄員時,被導演孫瑜看中,在影片《風流劍客》中扮演角色。 1930年,入聯華影業公司當演員,主演影片《野草閒花》,始受關注。之後,主演《戀愛與義務》《桃花泣血記》《三個摩登女性》《黃金時代》《母性之光》《野玫瑰》《大路》《浪淘沙》《壯志凌雲》等影片。其富有青春活力的氣質與樸實自然的純真表演交織一體,清新迷人,很快擁有大批觀眾,特別是成為青年學生的偶像。1934年在一家電影刊物組織的觀眾評選中,獲“電影皇帝”殊榮。抗日戰爭時期,僅參加少數影片的拍攝和舞台劇的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大地重光》《偉大的起點》《母親》《暴風雨中的雄鷹》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他以活潑淳樸的自然風度,健美勻稱的體格和蓬勃的朝氣,塑造了一個與當時充斥影壇那些“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的英俊青年形象錢少爺而受到廣泛讚譽。

石揮

石揮(1915—1957)原名石毓濤,天津市人。有“話劇皇帝”的美稱。石揮1941年開始在《亂世風光》中飾演主角,充分顯示了他在電影表演上的才華。1947—1951年,共參與《世界兒女》、《假鳳虛凰》、《夜店》、《艷陽天》、《母親》、《哀樂中年》、《腐蝕》、《姐姐妹妹站起來》、《關連長》等22部影片的創作,主演了12部影片。石揮主演了12部影片,並導演了3部影片,在藝術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所塑造的銀幕形象,如《假鳳虛凰》中的理髮師、《太太萬歲》中的守財奴、《夜店》中的店主、《艷陽天》中的律師、《哀樂中年》中的老校長和《腐蝕》中的革命青年等,無不躍然於銀幕,熠熠生輝。1950年他自導、自演的影片《我這一輩子》,表演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1954年石揮導演的影片《雞毛信》,榮獲1955年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這是最早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兒童故事片。1955年導演的戲曲藝術片《天仙配》,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並引起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的黃梅戲熱潮。
石揮多才多藝,在中國電影史上是一位難得的表演藝術家。1995年由廣電部,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世界電影100周年暨中國電影90周年紀念活動中,中國電影世紀獎評審會授予石揮“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

趙丹

趙丹(1915—1980)原名趙鳳翱,原籍山東肥城人,1915年生於江蘇南通,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在他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一共拍攝了35部故事片,塑造了一系列的光輝藝術形象。1930年代到1940年代,他主演的《十字街頭》《馬路天使》《遙遠的愛》《關不住的春光》《烏鴉與麻雀》是最能表現出他藝術才華的優秀作品。趙丹的藝術青春在五六十年代依然熠熠生輝,他在《李時珍》《林則徐》《聶耳》《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塑造的歷史人物形象,達到當時我國表演藝術的高峰。
趙丹塑造的人物,以鮮明的個性、豐富的色彩、深邃的意蘊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大都成為中國電影畫廊中不朽的藝術形象。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

孫道臨

孫道臨(1921.12.18—2007.12.28)原名孫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朗誦藝術家。孫道臨演過眾多難忘的角色:《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家》中的覺新、《不夜城》中的資本家、《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還有《李四光》《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的主要角色、《雷雨》中的周朴園……執導過不少優秀影片:《繼母》《雷雨》《非常大總統》《詹天佑》……為《哈姆雷特》《白痴》《列寧在191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配音膾炙人口,朗誦李白、杜甫、陸游的詩詞感人肺腑,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大學念的是哲學,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兒時的他個性內向,卻立志長大後要乾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上了中學,他果真被老師同學稱為神童,15歲就寫成短篇小說《母子倆》,並考入了燕京大學哲學系。本來,沉默寡言善於思索的他與哲學結緣如魚得水,一次偶然的機緣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同學黃宗江拉他演話劇,沒想到他演成了名揚全校的瀟灑小生,後來開始了從藝生涯。

姜文

姜文(1963—)1963年1月姜文出生在河北唐山。198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姜文,也許是中國電影界乃至整個文化界最大的異數。他的名字總出現在新聞的頭條位置,也時常成為爭議事件的中心,這大概與其極端的性格有關。但無可否認,姜文的能力與才華,是無需注釋的一道標準,他是中國最好的演員之一。
姜文1985年被導演陳家林選入《末代皇后》出演溥儀,1986年和劉曉慶主演《芙蓉鎮》獲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88年憑藉張藝謀導的《紅高粱》奪得柏林金熊獎。1989年憑藉電影《春桃》再次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93年的電影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令姜文紅遍大江南北;1994年以來自編自導《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部部有自己的特色,不同凡響,獲得眾多國際獎項;還有《本命年》《尋槍》《綠茶》《天地英雄》《茉莉花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從各種領域和角色都彰顯了姜文作為中國最傑出的男演員的深厚功力。

王心剛

王心剛(1932—)遼寧大連人。1932年出生。1957年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寂靜的山林》中飾男主角,後又主演影片《牧人之子》。1958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王心剛,大概是“文革”前17年電影時期最有代表意義的男明星,他標準的瓜子臉、明亮的大眼睛、正氣凜然的表情成為那個時代幾乎所有女影迷的記憶。這位出身話劇的演員很早就於《人之了》一片中在電影表演方面表現出一定水平,並因此於1958年調入八一廠演員劇團,開始其電影演員生涯,並相繼在《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娘子軍》、《野火春風斗古城》、《海鷹》、《偵察兵》、《傷逝》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在影片《知音》中他飾演愛國將領蔡鍔,影片播出後,深得觀眾和專家的讚揚,並一舉奪得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桂冠。
王心剛的表演樸實自然,富有激情,善於從不同人物出發,著力在性格上刻畫,細膩而不是雕琢,質樸中顯其藝術功力。

李小龍

李小龍(1940—1973)原名:李振藩,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祖籍廣東順德。他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初,一股中國功夫影片的狂潮席捲世界,李小龍這個響亮的名字震撼全球。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拍成一部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引起更大的轟動。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令人讚不絕口。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遊戲》。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拍完《死亡遊戲》的時候,由於藥物過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划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里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

成龍

本名陳港生、房仕龍,藝名陳元龍。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山東煙臺。成龍是香港影壇的一個全才。首先,他是國際級的超級武打兼喜劇明星,同時又是導演、編劇、製片人、武打設計和歌星。從1962年8歲開始拍電影至今,成龍共創作、製作了接近90部影片,其中主演45部。從替身到主演,從復仇大俠到功夫小子,他為廣大觀眾創造了一個非常富於吸引力和震撼力的、豐富多彩的電影世界。
成龍打鬥動作的驚險性、想像力和創造性恐怕都是當今世界影壇獨一無二的。另外成龍還是一個具有喜劇表演的天才,舉手投足都充滿了喜劇感覺,就連激烈的打鬥場面也帶有強烈的雜技喜劇感。

張國榮

張國榮(1956-2003)原名張發宗,1956年9月12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張國榮的光芒在他有生之年一點也不暗淡,但是失去的往往最讓人惋惜,錯過的最讓人惦記。1978年到2002年,他總共參與了五十六部電影的製作,以自己的天才和勤奮,塑造了時代不同、地域相異、命運曲折跌宕、個性千變萬化的數十個角色,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並重,在華人電影發展史上留下了寶貴而鮮明的足印,也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肯定。他主演的電影名作有《英雄本色》《胭脂扣》《倩女幽魂》《阿飛正傳》《霸王別姬》《金枝玉葉》《東邪西毒》《春光乍泄》《槍王》等,代表著香港影業的最高成就,曾經獲得法國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威尼斯國際影展最高藝術成就金牌獎和中國兩岸三地多個電影節的最佳電影獎。他個人以精湛的表演,先後獲得包括坎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十八個影帝提名,當選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日本影評人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曾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審,公認為最傑出的華人影星之一,為繁榮香港影業、弘揚中國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張國榮在《霸王別姬》里飾演戲子程蝶衣,葛優演的袁四爺見了“她”以後心魂俱醉,感嘆說“她”是“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在《胭脂扣》里,他一出場,酒樓里的風塵女子立即黯然失色,使得梅艷芳扮演的名妓如花一開頭只好以男裝登場來抗衡他的魅力。當然,他也可以顯得生猛精進,在《英雄本色》、《縱橫四海》中都可看到他的男性氣概,但他的動作總帶著點脆弱而憂傷的質地,宛如佳人斷弦,好比美人裂帛。

葛優

葛優(1957—)籍貫河北饒陽縣,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葛優的那種大幽默無人能及。《頑主》中的小人物、《代號“美洲豹”》中的劫機犯,《過年》中的大姐夫,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中的李東寶、《活著》中的福貴、《霸王別姬》中的惡霸袁四爺、電視連續劇《圍城》中的文痞李梅亭,葛優把這些角色刻畫得栩栩如生,令人過目難忘。從1997年起連續三年,葛優與導演馮小剛合作,首開大陸影片的賀歲風。《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在票房上的勝利使葛優與馮小剛一時成為大陸影界的黃金組合,其人氣一時無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