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史論

中國電影史論

書名:中國電影史論 我國戲曲劇目極為豐富,過去一向有“詞山曲海”之說,這個“海”形容的就是戲曲的數量。 因此,在中國出現戲曲電影這一獨特片種,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

書籍簡介

書名:中國電影史論
作者:陳少舟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6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作者簡介

陳少舟,曾用名維新。中國電影家協會研究員。電影史學家。

原文摘錄

…………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而戲曲藝術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百花園裡最艷麗的奇葩之一。它自12世紀中葉登上舞台,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其品種之繁多,在世界戲劇藝術中是罕見的。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地方戲曲劇種大約有3l7種。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方、各民族的語言、風俗、情調及發展歷史互不相同,因此,各戲曲劇種便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格、特色。
元朝是我國戲曲發展的黃金時代,作家林立,有如萬卉爭妍,各逞芬芳!當時竟湧現出二百多位戲劇作家的隊伍,產生了近六百部劇作,真是蔚然大觀!著名劇作家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都是這一時代的人。
我國戲曲劇目極為豐富,過去一向有“詞山曲海”之說,這個“海”形容的就是戲曲的數量。據初步統計,我國傳統劇目約有五萬個,而經常上演的約有二萬多個;而京劇這一個劇種的劇目舊傳有“三千八百出”,現蒐集到一千二百餘個。相當一部分作品無論思想性或藝術性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如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舉世公認的古典傑作,是我國歷代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優秀傳統劇目。這些戲曲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既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又有民間生活風俗劇;既有悲劇、喜劇,又有正劇以及諷刺劇等,真稱得上是琳琅滿目。
…… 
我國戲曲是世界上具有深厚藝術傳統和獨特民族風格的戲劇藝術之一,擁有卓越的、富於創造性的、獨特的完整表演體系,其虛擬的、優美的程式化的舞台表演形式是我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最大的特點。它不受任何空間、時間和舞台的限制,有著無限廣闊的藝術表現力。從而使中國的戲曲在世界劇壇上獨樹一幟,並對世界戲劇發生著影響。對當代世界戲劇發生重大影響的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明確地表示,他的藝術見解受到了中國戲曲的影響,他在舞台美術方面也借鑑了中國戲曲虛擬的程式化方法來取得間離效果。1935年,布萊希特在莫斯科看了梅蘭芳的演出,他說自己多年來所朦朧追求而尚未達到的,在梅蘭芳卻已經發展到了極高度的藝術境界。他在文章中說:“與亞洲表演藝術相比之下,我們的‘寫實’表演顯得多么虛偽啊!它狹隘的偏見正在扼殺我們的藝術。”他認為:中國戲曲表演方法科學地解決了演員、角色、觀眾三者的關係,而這正是他追求的目標。中國戲曲使他看到了一個新的戲劇境界。他說:“只有將我國戲曲與世界戲劇二者聯繫起來加以比較,我們才能真正認識源遠流長的中國戲曲及其美學體系的價值,以及對人類文明的意義。”
中國的戲曲藝術成就如此輝煌,但長期以來未被世界認識,因為各國人民往往不容易看到我們的戲曲,也就無從認識。但自從有了電影,通過銀幕,他們漸漸欣賞到中國的戲曲藝術。而廣大中國觀眾通過銀幕更便利地看到了全國各個地方多姿多彩的戲曲劇種和豐富的優秀劇目。同時,藉助於電影這個現代化的藝術工具,也保留了已經故去的從譚鑫培、梅蘭芳以後的諸多著名戲曲藝術家的精湛演技,這是十分可貴的文化遺產。因此,在中國出現戲曲電影這一獨特片種,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