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

●農業節水新技術與農業水管理 ●農業水環境與水災害 ●農業水政策與水經濟

一、 宗旨
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旱洪澇災害頻繁,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00億m3,人均水資源量2150m3,約為世界平均的25%。預計到本世紀30年,人口達到16億高峰時,在降水不減少的情況下,人均水資源下降為1760m3,將逼近國際上公認的1700m3的嚴重缺水的警戒線!由於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與國民經濟發展布局嚴重錯位,華北、西北的區域性缺水更為嚴重。
農業是我國的用水大戶。目前,我國農業用水量大約4000億m3,灌溉用水總量3600億m3左右,約占全國總用水量的65%。但是,我國農業用水效率相當低,根據最新統計,我國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僅為0.43,灌溉水的生產效率約1.0kg/m3。在主要依靠降水的8000萬公頃旱農區,農田對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0.56,旱地農田水分生產效率約為0.6~0.75 kg/m3。上述指標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的水平。農業節水潛力還相當大,發展節水農業是緩解我國水資源緊缺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漬澇和農業水環境污染治理的任務在我國還相當艱巨。
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瞄準制約我國農業、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關鍵問題,以解決農業節水、農業水資源與水環境、農業水旱災害防治等重大水問題為宗旨,立足國內、面向世界,以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為突破口,依託中國農業大學水資源與水環境、水利工程、農業工程、農業資源環境及農業生物等多學科交叉的優勢,以水—土—植物有機結合,工程措施和農業生物措施相統一為特色,在深層次上開展植物高效用水機制、水與生態的相互作用、農業和生態節水技術、農業水資源持續利用和水環境整治、農業水災害防治、水土保持與流域管理等方面的套用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巨觀政策及戰略研究,推動我國農業及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水問題的解決,為保障我國的食物安全、水安全及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二、 戰略定位
●對外開放的農業水問題基礎研究中心(基地)
●農業水工程技術的研發與諮詢評價中心(特別是農業節水技術、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技術、城鎮水利技術、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整治技術、節水機具與新材料等及相關的技術諮詢與評價)
●國家農業水政策巨觀戰略研究中心
●農業節水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新技術培訓推廣中心
●跨學科水問題高級人才培養中心
●中國農業水問題國際交流中心
三、研究方向與主要任務
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為:以認識不同尺度的農業和生態系統中水運行規律、水資源形成轉化和水環境演變過程及機制,提高農業和生態系統用水效率、減少農業水災害損失為研究方向,以重點解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水問題為目標,為發展我國的節水高效農業,保證水資源高效和可持續利用,控制農業水災害發生,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圍繞中心的總體目標和方向,確定的具體研究任務為:
●節水農業套用基礎與調控模式
●農業節水新技術與農業水管理
●節水材料與機具
●水資源及其最佳化配置
●農業水環境與水災害
●水土保持與流域管理
●城鎮雨洪利
●農業水政策與水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