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制度研究

《中國財政制度研究》,作者崔聯會,由經濟科學出版社於2004年1月1日出版,本書提出了財政制度績效評價的基本構想。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平裝: 3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5845764, 9787505845763
條形碼: 9787505845763
尺寸: 20.6 x 14.6 x 1.4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崔聯會,山西盂縣人,1965年1月出生,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現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山西省財政廳辦公室主任、科研所所長,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財政學會理事,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省青年聯合會常委,山西省經濟學會理事,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理事,山西財經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等。

內容簡介

本書從財政制度及其構成的分析入手,從歷史的角度研究了財政制度的演進和變遷,描述了財政制度的演進軌跡和作用因素,進而分析了財政制度的基本內容,提出了財政制度績效評價的基本構想。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財政制度及其構成研究
第一節 財政制度及其要素
一、制度及其要素
(一)制度的特徵
(二)制度的要素
二、財政制度及其要素
(一)財政制度的涵義
(二)財政制度的要素
第二節 財政制度的構成
一、財政組織制度
(一)財政組織制度的概念
(二)財政組織制度的要素
二、財政預算管理制度
(一)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的概念
(二)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的要素
三、財政收支制度
(一)財政收支制度的概念
(二)財政收支制度的要素
四、公債制度
(一)公債制度的概念
(二)公債制度的要素
五、財政調控制度
(一)財政調控制度的概念
(二)財政調控制度的要素
第三節 財政制度安排的原則
一、社會性原則
(一)社會性原則的內涵
(二)社會性原則是政治領域的一般行為準則
(三)財政制度安排必須遵循社會性原則
二、公平性原則
(一)公平的涵義
(二)財政與公平
(三)財政制度安排應該遵循公平性原則
三、績效性原則
(一)制度績效的涵義
(二)績效性原則的內容
(三)財政制度安排的績效性原則
四、績效性原則、公平性原則和社會性原則的關係
(一)社會性原則是實現公平性原則和績效性原則的前提
(二)公平性原則是財政制度安排的基礎
(三)績效性原則是財政制度安排的目標
第四節 財政制度的職能
一、財政制度的穩定協調職能
(一)化解衝突
(二)保證社會公平
(三)財政制度穩定協調職能的其他內涵
二、財政制度的規範職能
(一)政治領域中財政制度的規範職能
(二)經濟領域中財政制度的規範職能
(三)財政制度規範職能的其他方面
三、財政制度的效應功能區
(一)效應功能區的概念
(二)財政制度的效應功能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財政制度演進與變遷研究
第一節 財政制度變遷的一般分析
一、財政制度變遷的歷史邏輯
二、財政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
第二節 財政制度變遷的原因分析
一、財政制度變遷的動力
(一)財政制度變遷的根本動力
(二)財政制度變遷的直接動力
二、財政制度變遷的條件
三、財政制度變遷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一)財政制度變遷需求、供給的特殊性
(二)主導行為集團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三)財政制度變遷的社會成本一收益分析
第三節 中國財政制度的繼承與創新
一、中國財政制度的繼承
(一)對經濟制度的路徑依賴
(二)對政治制度的路徑依賴
(三)對其他因素的路徑依賴
二、中國財政制度的創新
(一)中國財政制度的借鑑
(二)中國財政制度的創新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財政組織制度研究
第一節 中國財政組織制度的演進
一、計畫經濟時期的財政組織制度
(一)計畫經濟時期的財政組織制度及特點
(二)計畫經濟時期財政組織制度的績效評價
二、經濟轉型時期的財政組織制度
(一)經濟轉型時期的財政組織制度及特點
(二)經濟轉型時期財政組織制度的績效評價
第二節 典型國家的財政組織制度比較
一、英國、美國的財政組織制度及特點
(一)英國的財政機構設定及特點
(二)美國的財政機構設定及特點
二、日本的財政組織制度及特點
三、俄羅斯的財政組織制度及特點
四、外國財政組織制度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財政組織制度建設
一、財政組織制度建設的原則
(一)精簡效能的原則
(二)完整統一的原則
(三)權責相稱的原則
第四章 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研究
第五章 財政收支制度研究
第六章 公債制度研究
第七章 財政調控制度研究
第八章 財政制度安排的協調機制研究
第九章 財政制度績效評價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