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融

中國華融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屬於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立於2012年,由財政部控股,總部位於北京市。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發布,中國華融排名第323。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10月12日上午在京成立,賴小民任董事長,柯卡生任總裁,隋運生任監事長。這標誌著中國華融由政策性金融機構轉變為市場化金融機構。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發展歷程

1999年,在北京註冊成立,是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2000年,開始收購中國工商銀行人民幣407,696百萬元的不良貸款,開啟了政策性業務;獲得經營股票承銷業務資格。

2001年,受人民銀行委託處置清算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成為首家受託實施問題企業行政清算的金融機構

;成為首家舉行不良資產國際招標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向包括高盛集團在內的國際投標人出售不良貸款資產包,開創了中外合作處置中國不良資產的新模式;成為首家推出不良資產網上拍賣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為首家推行資產處置公示制度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2002年,擔任河北太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主承銷商,成為中國債轉股企業上市的首家主承銷商。

2003年,成為首家推出不良資產信託分層項目(準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資產池規模為人民幣13,261百萬元。

2004年,受國務院委託託管處置德隆系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並化解其系統性金融風險,成為首家託管處置大型民營企業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擔任陝西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保薦人,成為首家在保薦制下完成企業上市保薦承銷項目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經英國標準協會(BSI)認證,成為首家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2005年。受財政部委託處置中國工商銀行人民幣246,045百萬元的不良資產。

2006年,重組中國首批金融租賃公司之一的浙江金融租賃,並於次年更名為華融金融租賃,為首家由金融機構控股的金融租賃公司;與外資投資者共同發起成立華融融德,從事基於不良資產的特殊機遇投資業務,為目前中國唯一一家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資資產管理公司;完成了財政部政策性不良資產回收考核目標任務,現金回收率處於同業領先水平並且保持了較低的處置成本。

2007年,聯合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華融證券,為首批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

2008年,重組中國最早的信託投資公司之一的新疆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並設立華融信託,為首家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控股的信託公司。

2009年,明確了「市場化、多元化、綜合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並全面啟動商業化轉型,實施「大客戶戰略」,積極與省市政府、金融機構、大型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並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完成對珠海市橫琴信東房產實業開發公司的重組,並設立華融置業。

2010年,重組湖南原株洲、湘潭、衡陽、岳陽市商業銀行和邵陽市信用社,以新設合併方式成立華融湘江銀行,為首家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控股的商業銀行;與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華融渝富,為首家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聯合成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華融金融租賃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人民幣1,000百萬元金融債券,為中國金融租賃公司通過金融債券方式進行市場化直接融資的首例;完成對海南星海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重組,並設立華融期貨;在中國企業創新論壇2010年年會中,獲得「2010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獎。

2011年,與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集團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為探索實施「走出去戰略」的第一步;於中國經濟發展論壇中獲得「2011中國經濟最具發展潛力企業獎」;股份制改革方案定稿並上報國務院,於次年獲得正式批准。

2012年,中國華融正式掛牌成立,由政策性金融機構轉變為市場化金融機構,總資產達人民幣315,034百萬元,成為總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並取得發行金融債券業務許可,有力地拓寬了公司市場化資金投融資渠道;被授予「全國企業創新示範基地」,獲得「2011年度中國品牌100 強」,「2011年度最佳社會責任實踐案例獎」,企業形象和社會影響力顯著增強;在財政部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考核中獲得「優」(A類「AAA」級)評級,為所有金融機構中的最高評級。

2013年,成立華融國際這一海外戰略平台,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取得重要進展;成功發行人民幣12,000百萬元金融債,是當時中國市場公開發行金額最大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債券;向新華保險通過信託公司籌集長期資金人民幣10,000百萬元,對外融資以及最佳化負債結構方面的一個新舉措;在財政部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考核中再次獲得「優」(A類「AAA」級)評級,為所有金融機構中的最高評級。

2014年,成功引進中國人壽集團、美國華平集團、中信證券國際、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中金、中糧集團、復星國際,以及高盛集團的戰略投資;國際三大權威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標普和穆迪都給予中國華融A類主體信用評級;成功發行人民幣20,000百萬元金融債,是目前中國市場公開發行金額最大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債券之一。

2015年,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標誌著中國華融“五年三步走”發展戰略完美收官;先後成立華融贛南產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華融廣東自貿區投融資控股有限公司、華融(天津自貿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華融華僑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平台;通過華融國際的子公司設立5,000百萬美元的中期票據計畫,並首期成功發行3,200百萬美元債券,為全球S規則最大規模高等級美元金融機構債券發行。

2016年,中期業績再創歷史新高,總資產突破萬億元;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財富》中國500強,榮膺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最佳上市公司”、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年度最佳資產管理公司”;先後成立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華融晉商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華融(福建自貿試驗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華融崑崙青海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融創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華融新興產業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融(澳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等平台公司。

企業文化

核心理念

1、“華融夢”:

努力打造“治理科學、管控有序、主業突出、綜合經營、業績優良”的一流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願景:

建設“有尊嚴、有價值、有內涵、有實力、有責任”的“五有”現代金融企業。有尊嚴的企業擁有聲譽,有價值的企業擁有市場,有內涵的企業擁有品質,有實力的企業擁有現在,有責任的企業擁有未來。

3、公司定位:

專業的資產經營管理者,優秀的綜合金融服務商。

4、核心文化:

穩健、創新、和諧、發展。

5、品牌理念:

華英成秀,融通致遠。

6、戰略定位:

以不良資產經營為基礎,以綜合金融服務為依託,以資產管理和投資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三大業務板塊均衡、協同發展,建立“跨周期經營、全周期盈利”的獨特商業模式。

7、公司價值觀:

為國家、社會、股東、客戶、企業、員工創造可持續增長價值。

8、品牌建設:

做出來,說出來,傳出來,讓中國華融的旗幟高高飄揚、事事做響、口口相傳、久久為功。

9、中國華融“精氣神”: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星火燎原,照亮華融。

10、堅持中國華融“四個自信”:

業績自信、理念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11、感恩文化:

辛苦理應得到回報,貢獻理應得到表彰,成績理應得到肯定。

12、擼起袖子加油乾,捲起褲腿再出發。

13、弘揚中國華融勇於擔當、奮發有為、“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創新意識與拼搏精神。

14、一個沒有文化的民族注定是要滅亡的;

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注定是要失敗的。

發展戰略

發展方向

中國華融始終堅持“聽黨的話,跟政府走,按市場規律辦事”,穩步推進“五年三步走”發展戰略,即:一是大力推進實施“大客戶”戰略,徹底走市場化路子;二是適時引入優秀的戰略投資者,走市場化、多元化、綜合化的現代金融企業發展路子;三是擇機上市,實現公司跨越式發展。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2009年以來,中國華融利潤已連續三年翻番,三年半累計實現利潤112.7億元,2011年利潤首次突破50億元大關,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改制後的中國華融將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原則,建立市場化的法人治理結構,努力構建“到位的黨委會、規範的股東大會、健康的董事會、有效的監事會、負責任的經營班子”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各盡其責、定位準確、管理科學、運作有序、相互制衡、形成合力的現代金融企業運作機制。中國華融將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利潤為目標,發揮網路優勢、專業優勢、品牌優勢、牌照優勢、資源優勢“五大優勢”,打好“一體兩翼”業務“組合拳”,不斷為股東、客戶、企業、員工、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努力創建“有尊嚴、有價值、有內涵、有實力、有責任”的“五有”現代金融企業。

改制措施

公司註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管理體制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形成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構建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按照國務院和財政部要求,中國華融將在繼續做好不良資產經營處置工作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銀行業相關業務,努力構建市場化、專業化、多元化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主營業務

不良資產經營業務

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是中國華融所有產品業務體系的基礎。我們針對不良資產細分市場,通過差異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實現資產的增值收益及重組收益。我們的不良資產經營業務包括不良債權資產經營、債轉股資產經營、不良資產受託代理、基於不良資產的特殊機遇投資以及基於不良資產的房地產開發等業務。憑藉我們突出的專業技術優勢、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和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我們的專業團隊能夠最大化實現不良資產的價值增值。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我們逐步探索形成了符合自身業務特點的不良資產定價方法和風險管控體系。同時,我們依託完善的業務流程管理系統及風險管理體系,通過細緻紮實的盡職調查、靈活的交易結構設計以及嚴格的項目風險控制,有效控制了我們的風險。我們在不良資產收購前會對資產進行嚴格的盡職調查和審慎的資產評估,項目投放後會定期對項目及抵押等進行持續監測和動態管理,對需要處置的資產,我們會對債權資產進行評估,採取公開方式進行處置。通過這一整套完善的項目流程體系,我們完成價值分類、重估和提升,實現不良資產經營收益最大化。

金融服務

中國華融依託金融牌照優勢,通過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和華融期貨組成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平台為客戶提供靈活、個性化和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及金融產品,形成覆蓋客戶不同生命周期、覆蓋產業鏈上下游長鏈條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我們有效地結合行業經驗和專業化能力,根據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設計、提供豐富的、量身定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處於不同生命周期和發展階段的企業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資產管理和投資業務

基於中國華融在開展不良資產經營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中積累的資產、客戶和技術優勢,我們的資產管理和投資業務通過資產管理、財務性投資、國際業務及其他業務,實現佣金及手續費收益與投資收益,提高不良資產經營業務的整體盈利能力,最佳化本集團業務和收益結構。資產管理和投資業務是我們不良資產經營管理業務的延伸和補充,同時也是我們為客戶提供多元化資產管理服務和投融資服務的重要功能性平台。我們立足於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所帶來的資產管理能力、經驗和項目資源以及各金融服務子公司所賦予的多元化融資渠道、客戶資源和行銷渠道,可以有效地開展第三方資產管理業務,並在降低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同時,持續探索輕資產、輕資本占用的盈利模式。

購機協定

2018年2月26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簽署30架C919大型客機和20架ARJ21新支線飛機購機協定。

公司事件

2018年4月18日,中國華融(02799)H股在香港停牌。

榮譽記錄

2016年7月13日,2016年《財富》中國500強發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77。

2016年8月27日,2016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在長沙發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84。

2017年1月3日,2016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出爐,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8。

2017年7月31日,財富中文網發布2017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73位。

2017年9月9日,2017亞洲品牌500強榜單發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27。

2017年9月10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正式發布2017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64位。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發布,中國華融排名第32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