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的後古典時代/首都師範大學文藝學學術文庫

內容介紹

《中國美學的後古典時代》由鄒華等所著,各篇研究重點不同,但貫穿
一個基本思路,這就是了解中國當代美學的歷史性質。我將自己的美學研究
稱為“土坷垃美學”,這個美學有兩個實驗室,一個是自身真實的內心感受
.另一個則是儘可能廣闊的社會生活。從這兩個實驗室看中國當代美學,我
們很難得出新潮時尚的“後現代”報告。從研究結果看,中國當代美學還處
在從古代向現代艱難轉換的過程之中,我們距離王國維所確立的中國美學的
現代起點並不遙遠。隨時都會因為失誤或阻力而重返古代美學。這種在現代
條件向古代倒退的美學,我稱之為“後古典主義”;儘管它大多以西方美學
的最新理論表現出來,但它的歷史性質並不屬於現代。它不再具有古典主義
在古代歷史條件下曾充分展示那種合理性,反而更多地具有誤導現代人的審
美感受和阻遏現代美學發展的負面作用。如何走出中國美學的後古典時代,
這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

作者介紹

鄒華,男,1952年12月生,遼寧岫巖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9幣。1968年11月參加工作,先後當過農場職工、工程兵戰士、機修工人。1977年12月考入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1982年初畢業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山東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美學方向讀研究生,1987年畢業任教青島大學。1991年被山東省教委確定為本科高校首批中青年學術骨幹,1992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兼任中文系副主任、文學院副院長、山東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青島市美學學會副會長。1998年底調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任教,先後兼任出版社社長、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著作:《20世紀中國美學研究》、《流變之美:美學理論的探索與重構》、《中國美學原點解析》。合著《中國美學主潮》,參撰《大學美育》、《文科研究生治學導論》等。發表美學論文近百篇。獲山東省社聯、青島市社聯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優秀圖書獎、中華美學學會青年美學會優秀論文獎、著作獎等20多項。

作品目錄

中國美學的後古典時代審美主義思潮的三種形態“文革”美學與後古典主義中國現代美學思想邏輯發展概要現代中西藝術教育的發展模式治學的精神品格自然美的歷史形態比較中的重構殷齊文化與黃帝傳說——中國美學上古文化背景考察《千忠錄》與李玉劇作的差異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歷史經驗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