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20年:網路大事記篇

中國網際網路20年:網路大事記篇

20 年,中國網際網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放在中國歷史長河上看,堪稱是開天闢地的時代傳奇。網際網路作為人類文明的全新成果,對中國的意義,首先是一部創新史。本書從商業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三個層面梳理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並對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下一個10 年做了展望,即網際網路將成為中國軟實力在全球崛起的主戰場。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網際網路20年:網路大事記篇》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1,國家統計局合作項目——中國網際網路經濟景氣指數,項目主持人2,國家知識產權局合作項目——中國軟體盜版率調查,項目主持人3,國新辦合作項目——網際網路2.0影響研究,項目主持人4,北京市政府合作項目——北京市電子政務平台研究,項目主持人5,工業與信息化部合作項目——信息安全與GDP課題研究,項目主持人

圖書目錄

第一章起源(20世紀80年代—1993年)/1
第一節史前綜述/1
第二節核心事件/2
(一)20世紀80年代後期,教育與科研網路建設啟動/2
(二)1993年底“三金工程”啟動/3
(三)1987年9月20日,第一封電子郵件發出/3
(四)1993年3月2日,中科院高能所通過衛星接入美國子網/5
(五)1990年11月,CN域名註冊完成/6
第三節大事年表/7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7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0
第二章第一次浪潮(1994年—2000年)/11
1994年:中國網際網路元年/11
第一節年度綜述/11
第二節核心事件/12
(一)4月20日,中國正式成為網際網路大家庭的一員/12
(二)5月15日,中國第一個Web網站出現/13
(三)7月,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開始籌建/13
第三節大事年表/15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5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6
1995年:商業化探索年/17
第一節年度綜述/17
第二節核心事件/17
(一)8月,中科院“百所聯網工程”啟動/17
(二)1995年,第一次電信改革取得關鍵推進/18
(三)5月17日,電信日開放公眾上網業務/19
(五)8月8日,水木清華BBS站點成立/21
(六)4月10日,“朱令案”首次實現網際網路詢診/23
第三節大事年表/24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24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25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25
1996年:公眾服務與網際網路創業元年/27
第一節年度綜述/27
第二節核心事件/27
(一)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國務院195號令)/27
(二)4月,四通利方推出利方線上/28
(三)8月,張朝陽創辦搜狐前身——愛特信公司/29
(四)尼葛洛龐帝的《數位化生存》在中國出版/30
第三節大事年表/31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31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32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34
1997年:中國網際網路熱潮漸起/35
第一節年度綜述/35
第二節核心事件/36
(一)1月1日,人民網開通/36
(二)2月28日,國務院信息辦組織“數位化信息革命報告會”/37
(三)6月3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成立/38
(四)10月,中國公用計算機網際網路與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金橋信息網實現了互連互通/39
(五)11月2日,中國論壇第一帖“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發表/40
(六)6月,丁磊創立網易公司/41
(七)1997年,《網路文化叢書》編著完成/41
第三節大事年表/42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42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44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45
1998年:入口網站崛起之年/47
第一節年度綜述/47
第二節核心事件/48
(一)1998年,新浪網易轉型門戶,官方新聞門戶也紛紛建立/48
(二)3月,成思危提交《關於加快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49
(三)1998年,網際網路思想交匯聚合平台“數字論壇”成立/50
(四)3月6日,我國第一筆網上交易完成/51
(五)3月,信息產業部成立/52
(六)7月,美通無線率先推出商用無線信息服務/52
(七)6月,《網際網路周刊》成立/53
(八)3月22日,《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開始網路連載/53
(九)12月,印尼排華事件引發“第一次網路衛國”/54
第三節大事年表/55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55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55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58
1999年:網路媒體年/59
第一節年度綜述/59
第二節核心事件/60
(一)10月16日,中央下發關於網路新聞宣傳工作的第一個指導性檔案/60
(二)6月19日,強國論壇誕生/61
(三)4月15日,中國新聞界網路媒體公約出台/62
管理層面/67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69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73
2000年:網路股泡沫破滅/74
第一節年度綜述/74
第二節年度核心事件/75
(一)3月,納斯達克股指大跌,新經濟概念泡沫破裂/75
(二)4月13日,新浪納斯達克上市即遭遇寒冬/77
(三)12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通過/77
(四)11月,中國移動推出“移動夢網”計畫,助力網際網路行業復甦/79
(五)1月和12月,阿里巴巴分獲2000萬和2500萬美元投資/80
第三節大事年表/81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81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84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87
第三章第二次浪潮(2001年—2008年)/91
2001年:網際網路冬天/91
第一節年度綜述/91
第二節核心事件/93
(一)6月3日,王志東從新浪離職/93
(二)9月4日,網易股票被停牌,丁磊辭職/93
(三)1月1日,北京華義推出《石器時代》,中國網路遊戲市場爆發/94
,青鳥數度出手惡意收購搜狐,搜狐快速反應終脫併購漩渦/97
(七)6月22日,首屆中國網路媒體論壇舉行/97
(八)12月11日,電信改革方案獲批准,“5+1”的電信格局形成/98
第三節大事年表/99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99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02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106
2002年:中國網際網路蓄勢突圍/107
第一節年度綜述/107
第二節核心事件/109
(一)2月,《傳奇》遊戲線上人數突破12萬/109
(二)2002年,搜狐、新浪、網易等借SP業務創收/110
(三)下半年,三大入口網站先後實現季度盈利/111
(四)8月,方興東、王俊秀引入“部落格”概念並創辦“部落格中國”/112
(五)5月17日,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分別推出GPRS業務和“互聯星空”/112
(六)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發布/113
(七)6月16日,“藍極速”網咖火災推動網路經營場所規範管理/115
(八)10月,ICANN首次在中國舉行會議/115
第三節大事年表/116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16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18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123
2003年:中國網際網路全面復甦/124
第一節年度綜述/124
第二節核心事件/125
(一)“非典”期間,電子商務與網路遊戲迅速發展/125
(二)6月12日,eBay收購易趣/126
(三)5月與10月,阿里巴巴推出淘 寶網和支付寶/127
(四)2003年,三大門戶首次實現全年贏利/128
(五)10月14日,網易股價升至70美元,丁磊成為中國首富/128
(六)12月,攜程、慧聰上市,啟動新一波上市浪潮/129
(七)3月,“孫志剛事件”推動收容制度廢除/130
(八)10月,起點推出線上收費閱讀服務/131
第二節核心事件/132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32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34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138
2004年:網際網路第二次浪潮起步/139
第一節年度綜述/139
第二節核心事件/140
(一)2月27日,阿里巴巴融資8200萬美元/140
(二)2004年,中國網路遊戲市場規模突破20億元/141
(三)3月4日,掌上靈通開啟第二輪上市潮/142
(四)2004年7月,中國向ISO提交WAPI提案遭美國阻撓/143
(五)6月16日,騰訊赴香港成功上市/144
(六)5月21日,首屆中國網路傳播學年會在南京召開/144
(七)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獲得通過/145
(八)9月20日,首屆“北京網路媒體紅色故土行”活動開啟/146
第三節大事年表/147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47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48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150
2005年:部落格元年/152
第一節年度綜述/152
第二節核心事件/153
(一)部落格元年開啟,Web2.0到來/153
(二)2月19日,盛大突襲收購新浪19.5%股份/154
(三)3月4日,北大未名BBS限制校外用戶訪問/155
(四)4月7日,首屆中國個人網站站長大會召開/155
(五)7月20日,李開復正式出任Google中國區總裁/156
(六)8月5日,百度赴納斯達克掛牌上市/157
(七)8月11日,Yahoo!10億美元換購阿里巴巴40%股份交易落錘/158
第三節大事年表/159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59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60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162
2006年:Web2.0大眾化時期/164
第一節年度綜述/164
第二節核心事件/165
(一)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入口網站正式開通/165
(二)3月,“兩會部落格”開通/166
(三)2006年,WCDMA和TD—SCDMA網路在廣東試點/166
(四)12月28日,台灣地震致十餘條海底光纜中斷/166
(五)10月16日,“熊貓燒香”病毒爆發/167
(六)10月23日,千橡互動收購校區域網路/168
第三節大事年表/169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69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69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171
2007年:中國網際網路變局年/173
第一節年度綜述/173
第二節核心事件/174
(一)1月,奇虎、CNNIC互訴侵權,反流氓軟體問題受關注/174
(二)7月27日,完美時空在納斯達克上市/175
(三)9月3日,TOM線上退市/176
(四)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177
(五)6月5日,中國移動推出飛信服務/177
(六)10月,周正龍“華南虎事件”引發網路熱議/178
(七)12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發布/179
第三節大事年表/180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80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81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187
2008年:網路奧運年/189
第一節年度綜述/189
第二節核心事件/190
(一)2008年,網路媒體全面加入奧運報導大戰/190
(二)2月,馬雲提出“過冬論”/191
(三)1月,“艷照門”事件爆發/192
(四)5.12汶川地震,網路媒體成為主流傳播平台/193
(五)5月24日,第三次電信改革開啟,運營商6變3,3G牌照發放/193
(六)6月20日,國家主席胡錦濤通過強國論壇與網友交流/194
(七)7月4日,北京市工商局在官方網站上公布《關於貫徹落實加強電子商務監督管理的意見》/195
(八)10月20日,微軟黑屏警告盜版用戶/195
(九)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躍居世界首位/196
(十)11月,中央電視台曝光搜尋引擎“競價排名”弊端/197
第三節大事年表/197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197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198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204
第四章第三次浪潮(2009年—2014年)/207
2009年:中國社會化元年/207
第一節年度綜述/207
第二節年度核心事件/209
(一)2009年,SNS網站興起,“偷菜”、“搶車位”成時尚/209
(二)1月,七部委在全國開展整治網際網路低俗之風專項行動/210
(三)5月19日,DNSPod遭攻擊致DNS域名解析伺服器癱瘓/211
(四)5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於計算機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體的通知》/212
(五)6月,《魔獸世界》代理權易主/212
(六)7月,衛生部叫停電擊治療網癮/213
(七)7月16日,“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成熱帖/214
(八)12月4日,BT中國聯盟網被關閉/214
(九)10月20日,永久免費的360防毒軟體發布/215
(十)在“躲貓貓”等案件中,網路成民意表達重要渠道/215
第三節大事年表/215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215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217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223
2010年:中國微博元年/225
第一節年度綜述/225
第二節年度核心事件/226
(一)1月,團購網站興起,千團大戰局面形成/226
(二)3月23日,Google搜尋服務退出中國大陸/227
(三)6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網際網路狀況》白皮書/228
(四)8月1日,網路遊戲實名制實施/228
(五)8月30日,“超級網銀”上線/229
(六)9月,“宜黃強拆”被微博直播/230
(七)10月,開心網域名大戰結案/230
(八)11月,張朝陽引爆微博大戰/231
(九)8月和12月,樂視網、優酷網先後上市/232
(十)11月,“扣扣保鏢”引發“3Q”大戰/232
第三節大事年表/233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233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234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242
2011年:中國網際網路平台開放元年/243
第一節年度綜述/243
(九)10月10日,淘 寶商城新規引發中小賣家不滿/250
(十)10月8日,2011年網際網路趨勢報告發布/250
(十一)11月9日,發改委公布調查寬頻接入問題/251
(十二)12月16日,微博實名制管理檔案出台/252
(十三)12月21日,CSDN網站600萬用戶數據泄露/253
第三節大事年表/254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254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256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269
2012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啟/271
第一節年度綜述/271
第二節年度核心事件/272
(一)2012年底,手機躍升為第一位上網終端/272
(二)3月12日,優酷土豆正式合併/273
(三)6月20日,拉手網宣布暫停IPO/273
(四)7月21日,北京官民微博合力救災/274
(五)8月14日,劉強東微博挑釁家電賣場,電商價格戰全面爆發/275
(六)11月1日,搜尋企業自律公約簽署/276
第三節大事年表/276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276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280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289
元收購91無線/294
(五)8月17日,國務院發布“寬頻中國”戰略實施方案/295
(六)8月27日,支付寶停止線下POS機業務/295
(七)9月9日,兩高院公布“網路謠言”解釋/295
(八)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走進中關村/296
(九)10月24日,渾水發布做空網秦報告/297
(十)12月4日,4G牌照發放/297
(十一)網際網路企業爭奪網路電視入口/298
第三節大事年表/299
(一)基礎、制度與管理層面/299
(二)商業、產業與資本層面/303
(三)社會、文化與思想層面/320
2014年:中國網路強國戰略開局之年/322
第一節核心事件/322
(一)2月27日,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322
(二)1月27日,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宣布在京啟動“清朗”行動/322
(三)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第二批虛擬運營商牌照/323
(四)1月6日,嘀嘀打車獨家接入微信/324
(五)1月,聯想先後收購IBMX86伺服器硬體及相關維護業務和摩托羅拉移動/325
(六)1月27日,騰訊推出“微信紅包”/326
(七)1月30日,騰訊公司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港元大關/327
(八)1月30日,京 東商城遞交IPO招股書,計畫赴美上市/328
第五章港澳台大事記/329
第一節香港(1991年—2014年)/329
第二節澳門(1994年—2013年)/337
第三節台灣(1990年—2013年)/339
後記/347
重要辭彙/355

序言

總 序
繼往開來 勇擔使命 為建設網路強國努力奮鬥
魯 煒
2014年是我國接入國際網際網路第20年, 20年前的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接入國際網際網路的64K專線正式開通。如今,20年過去了,歷經篳路藍縷的初創階段,風起雲湧的爆發調整階段,與國際比肩而行的持續快速發展階段,網際網路已經走入千家萬戶。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46.9%,網民達到6.32億,網站達400萬家,網際網路企業總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有3家網路企業進入世界前10強,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路大國。
“雄關漫道真如鐵”。20年裡,中國網際網路人奮發有為、開拓創新,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網際網路浪潮。回顧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追夢、變革、創新與貢獻交織的歷史。
——中國網際網路20年發展史是一部追夢史。懷揣著追趕國際前沿技術的科研夢,中國科學家克服各種困難將網際網路帶入中國;懷揣著報效祖國的青春夢,一批批富有激情的年輕人投身網際網路發展洪流,成為推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先鋒人物;懷揣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和政府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網際網路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際網路20年的發展史,就是對凝聚正能量、共築中國夢極為生動的詮釋。
——中國網際網路20年發展史是一部變革史。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經濟發展格局正在深刻變革,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促進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正在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社會交往格局正在深刻變革,網際網路日益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不斷重塑著傳統的社交方式;生活方式正在深刻變革,上網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態和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
——中國網際網路20年發展史是一部創新史。創新是網際網路的基因。20年來,中國網際網路人始終堅持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傳播創新和管理創新,在模仿中創新,在學習中創新,在集成中創新,積極推進原始創新,不斷提高自
主創新能力,探索出一條獨特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之路,逐步從網際網路世界的跟隨
者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弄潮兒。
——中國網際網路20 年發展史是一部貢獻史。作為國民經濟重要驅動力量,
網際網路對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形態,上
網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務;作為文化消費的重要途徑,網際網路提供了豐富的
文化產品;作為聯繫民眾、服務民眾的視窗,網際網路是黨和政府走好民眾路線的
重要平台;作為6 億多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網際網路成為激發正能量、傳遞正能
量、匯集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人間正道是滄桑”。2014 年,注定是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的一年,既承載了過去20 年的發展積澱,也開啟了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新篇。在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習近平
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同志擔任副組長。“沒有網路安全,就沒
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發出了建設網
絡強國的號召,標誌著黨和國家對網際網路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的新飛躍,吹響
了建設網路強國的號角,宣告了網際網路春天的到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面對肩負的歷史使命,我們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
勢而為,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向著網路強國的目標邁進。
——向著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的目標邁進。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
硬道理,做好網上輿論工作,創新改進網上正面宣傳,整治網際網路亂象,守住“七
條底線”,建設為民、文明、誠信、法治、安全、創新的網路空間,努力使網路
空間真正清朗起來。
——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的目標邁進。建設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提
高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和運行效率,逐步縮小信息鴻溝、填補發展短板,實
現區域、城鄉協同發展,不斷拉近與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
——向著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的目標邁進。把握網際網路發展規律,瞄準關
鍵技術、核心技術,加強基礎研究,開展協同攻關,推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
自主技術和產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全面提高網際網路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向著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的目標邁進。以信息化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形成強大的產業鏈條,做大做強民族品牌企業,
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造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
——向著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邁進。堅持依法管網,打擊網路違法犯罪
行為,推出網路安全審查制度,完善網路安全防禦體系,切實維護國家網路安全
和人民民眾合法權益。
2014 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
推動網際網路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
意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網路強國,我們深感正逢其時;面對重大責任
和光榮使命,我們深知任重道遠;展望未來發展道路,我們倍感信心滿懷。我們
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通過網際網路人的拼搏努力
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們一定能夠實現網路強國夢,為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
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節選於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主任魯煒在網路安全和信
息化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第77個真正擁有全功能網際網路的國家。
20年,中國網際網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放在中國歷史長河上看,堪稱是開天闢地的時代傳奇。
網際網路作為人類文明的全新成果,對中國的意義,首先是一部創新史。創新是所有網際網路故事的靈魂所在,包括網際網路本身的創新,以及網際網路帶來和激發的社會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創新。所以,20年來,網際網路熱鬧非凡,甚至喧囂無比。回顧和梳理中國網際網路20年的發展歷程,需要著眼於三個層次的創新。
商業創新:包括技術、創業、商業、套用、投資等層面的創新,這是網際網路最熱鬧、最奪目的層面。20年媒體層面的熱鬧大多來自於此。所以,中國網際網路20年的歷史,是一部中國技術與商業的創新史。
制度創新:包括政府管理、制度、政策、安全和法律等層面的創新,這是最容易被誤解和片面扭曲的層面。事實上,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如果沒有制度上的不斷創新,今天的網際網路發展是不可想像的。所以,中國網際網路史,更是一部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史。
文化創新:包括思想、社會、文化、傳播等層面的創新。在商業主導的網際網路浪潮下,這個層面的創新也容易被忽視和低估。而任何技術的進步、社會的進步,都是文化的進步。網際網路對於中國社會文化創新的貢獻,值得關注。所以,中國網際網路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社會文化的創新史。
同時,考察中國網際網路20年的發展道路,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階段的演變。經歷了1994 年之前的前階段之後,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就基本與全球保
持同步,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網際網路1.0 階段、網際網路2.0 階段和即時網路的
網際網路3.0 階段。各階段的產業規模和發展空間不同,用戶規模和基數逐段驟增,
產業領軍企業格局也發生巨變。
網際網路3.0 階段(起始於2009 年左右),移動網際網路和傳統網際網路出現迅速
融合的趨勢,產生了微博、微信等和移動網際網路結合的一大批創新套用,帶動了
大批新興企業的創業浪潮,因此可稱之為大網際網路時代。這一階段核心特徵的關
鍵詞是即時化,也可以稱之為即時網路階段。網際網路實驗室預測,2014 年全球
網民數將超越30 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逼近50%。
從1994 年開始,中國網際網路經過20 個年頭的發展,已經進入大網際網路時代。
大網際網路時代以社會化和即時化為特徵,由迅速崛起的移動網際網路的帶動而進入
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尤其是以即時化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第三次浪潮將最大程度
激發網際網路的革命性潛力,根本性重組傳統IT 業、通信業、PC 業、傳媒行業以
及娛樂業等。即時化改變傳播模式,即改變了網際網路套用模式,也改變了行銷模
式,也將徹底改變傳統行業商業模式。簡單的上網已經不能滿足傳統領域轉型的
要求。基於第三次浪潮的趨勢規律,社會化、即時化的大規模協作將全面變革各
行業,極大改變生活方式,變革整個人類社會!網際網路在中國的發展正在漸入佳
境。
過去10 多年,網際網路是中國經濟在全球崛起的最好催化劑。網際網路發展如
火如荼,但是發展的主旋律還是比較初步:無數的投資者和創業者將網際網路變成
了一個熱鬧的“技術驅動”的商業環境,主要是將個體網民變成消費者、讀者和用戶。但是,到即時網路階段,隨著部落格、微博、微信等套用的發展和普及,互
聯網發展主旋律也將發生質變:網際網路將越來越成為一個“以人為本”的虛擬社會,
在新的環境中,個體網民成為創造者、建設者和分享者,成為網際網路的主體力量,
而不僅僅是一個局外人。在部落格和微博不斷大眾化的普及浪潮下,新興的網路文
化成為新的亮點,它們將共同塑造以個人為中心的全新網際網路面貌。而從自上而
下、封閉集中式、以技術為導向的網際網路1.0 向自下而上、開放分散式、以人為
本的網際網路2.0 的全新革命,在其中不斷湧現出了新的商機、新的人物、新的傳奇。
未來10 多年,網際網路將是中國軟實力在全球崛起的主戰場。面對機遇,中
國網際網路也將面臨新的挑戰,一個來自於內部,即網際網路如何順利融入整個社會,
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全新基礎設施;一個來自於外部,即中國網際網路如此走出去,
影響國際,在全球範圍建立競爭力和話語權。相應地,中國網際網路將面臨痛苦的
裂變:一是網際網路將面臨更加複雜的環境,在複雜環境下,如何實現企業、政府
和公民的良性互動和良性發展;二是作為新文明新文化的中國網際網路文化如何與
全球網際網路文化的主旋律(開放、共享、創新、自由、平等)順利接軌。
在這個過程中,網際網路產業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的形式,重新分配社會資源,
包括注意力、財富、權力、話語權、影響力等等。網際網路浪潮,將繼續推動社會
完成大規模的、深刻的新陳代謝,激發國家新的活力和動力,並重新調整和修改
社會發展的遊戲規則。
這種未來的巨大變化蘊含著巨大的創業機會,是創造新財富的契機。更重要
的是,未來中國網際網路面臨的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