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泉水之鄉

“中國礦泉水之鄉”的評審工作以水質為主要評審標準,資源加效益雙重示範作用為重要參考條件,評定原則是“寧缺勿濫”。 自2003年啟動該活動以來,已有多個城市申報,但均未獲通過。四川什邡2006年獲選,使我國首個“中國礦泉水之鄉”終於找到了歸宿。在什邡之後貴州石阡、吉林安圖等先後被評為“中國礦泉水之鄉”的榮譽稱號。中礦聯同時希望弓長嶺區,加強礦泉水行業的管理,做好水源的動態監測,實現可持續開發;加強勘察和評價,提高后備水源和資源儲備;加強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規劃和開發,整合資源,早日形成飲用礦泉水產業集團,推動飲用礦泉水產業規模化;加強醫療礦泉水開發利用,力爭建成國內熱礦泉醫療、保健、養生業的示範區;提高礦泉水文化內涵,使泉區既有古文化的厚重,又有現代文明的新意。

四川什邡

“中國礦泉水之鄉”評審活動塵埃落定。2006年8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吉林廳舉行的授牌儀式上,時任什邡市市長李成金從中礦聯常務副會長曾紹金手中接過金色的牌匾。評審會員會在會上宣布:中國最好的礦泉水源在四川什邡;品質卓越的什邡冰川時代礦泉水得到了中國最權威的認定,成為四川礦泉水保護和開發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冰川時代水源地被納入全國礦產資源保護序列。

據中礦聯副會長兼秘書長王燕國介紹,“中國礦泉水之鄉”的評審工作以水質為主要評審標準,資源加效益雙重示範作用為重要參考條件,評定原則是“寧缺勿濫”。 自2003年啟動該活動以來,已有多個城市申報,均未獲通過。什邡礦泉水獲選,使我國首個“中國礦泉水之鄉”終於找到了歸宿。

此次什邡的申報獲得通過,經過了多項嚴格的考評程式,經過了申報、實地考察、權威專家組嚴格會審、網上公開投票建議,以及中國礦產聯合會、國土資源部環境司、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最後認定等一系列程式。

2006年5月,什邡市政府正式向中礦聯提起申報:由於地質運動,什邡境內擁有大量第四系(距今200多萬年)形成的冰川、冰水沉積(Q1fgl)的礦泉水含水層。特別是位於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中央園區的冰川時代水源地,不僅富含大量自然天成的礦物精華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而且每一滴都歷經十年以上的天然滲透及礦化,堪稱世界礦泉水之精華。

為了保護這塊世界級的“鑽石水源”,什邡市政府和四川水業龍頭藍劍飲品集團不惜投入巨資辟出方圓150平方公里,成立中國首個礦泉水資源保護區,對其進行“專業護理”。

什邡打造中國“依雲”,時任什邡市市長李成金認說,什邡市是我國重要的冰川時代天然礦泉水水源地,礦泉水的開發利用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該市將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大礦泉水資源保護區的保護力度。

藍劍飲品集團總經理郭一民在接受採訪時說,什邡喜奪桂冠,對四川乃至全國礦泉水產業的發展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藍劍飲品集團正以10倍優勢領跑四川水業,並已躋身全國礦泉第二,地處什邡的藍劍飲品集團將保護性開發這一世界頂尖的冰川時代礦泉水資源,打造像法國依雲那樣的國際化品牌。

2006年全國糖酒會期間,冰川時代礦泉水在國家登山隊全國選水中獲勝,成為國家登山隊專用礦泉水,2008年問鼎珠峰時,成為第一個登上世界之巔的中國飲用水品牌。

遼陽弓長嶺

2007年01月6日上午,弓長嶺區區委書記呂有宏、區長吳雪冰從國務院參事王秉忱、中礦聯常務副會長曾紹金手中接過了“中國礦泉水之鄉”的牌匾,這也標誌著弓長嶺區正式成為中國礦泉水之鄉。據悉,弓長嶺區是繼四川什邡後全國第二家取得此項殊榮的地區。

據弓長嶺區區長吳雪冰介紹,弓長嶺的礦泉區位於湯河鎮柳河村,醫療礦泉水年儲存量287萬立方米,水溫72℃,為淡溫泉矽氟氡礦泉水;飲用天然礦泉水年儲存量68萬立方米,為優質含鍶偏矽酸型飲用天然礦泉水。醫療礦泉水已開發1300多年,歷史悠久。其中,冷熱雙泉相距不過300米,並涌而出,堪稱天下奇觀。礦泉區內共有醫療礦泉水企業12家,到湯河醫療、康樂的省內外人員日益增多,年平均接納100萬人次,由溫泉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每年可達2.5億元。礦泉區現有飲用天然礦泉水生產企業5家,從業人員200餘人,年產值3000餘萬元,約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1%,銷售市場輻射周邊多個城市。2006年11月初,礦泉水儲量豐富的弓長嶺區正式向中礦聯提交了“中國礦泉水之鄉”申請書。中礦聯正式下檔案命名弓長嶺區為“中國礦泉水之鄉”。

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曾紹金表示,經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推薦,組織專家實地考察論證表明,弓長嶺區礦泉水氡含量為全國最高,資源極其豐富,分布特徵全國少見,中國湯河礦泉城為我國首次提出並實施建設的綜合性礦泉水產業基地,在全國具有示範作用。

中礦聯同時希望弓長嶺區,加強礦泉水行業的管理,做好水源的動態監測,實現可持續開發;加強勘察和評價,提高后備水源和資源儲備;加強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規劃和開發,整合資源,早日形成飲用礦泉水產業集團,推動飲用礦泉水產業規模化;加強醫療礦泉水開發利用,力爭建成國內熱礦泉醫療、保健、養生業的示範區;提高礦泉水文化內涵,使泉區既有古文化的厚重,又有現代文明的新意。

貴州石阡

2009年11月6日,中國礦業聯合會在北京組織專家,就石阡縣申報“中國礦泉水之鄉”進行了評議,一致通過並授予石阡縣“中國礦泉水之鄉”稱號,使石阡成全國第5個、貴州第一個“中國礦泉水之鄉”。 石阡天然礦泉水資源豐富,歷史悠久。熱礦泉水資源自明代起就被開發利用,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石阡熱礦泉水自然出露之多在全國罕見,全縣18個鄉鎮中有9個鄉鎮有天然礦泉水出露點,共20處36點,總流量223311噸/天。石阡天然礦泉水水溫適中(27-55℃),水質優良,所含的鋰、鍶、鋅、硒、氡、偏矽酸等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有益組分,具有很好的醫療和保健作用。

2009年2月,石阡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石阡縣向中國礦業聯合會提出“中國礦泉水之鄉”的命名申請。9月20日至22日,考察組專家赴石阡,對當地的資源情況、開發利用現狀、經濟效益、發展規劃以及保護管理等問題進行了考察。

石阡縣將充分利用“中國溫泉之鄉”、“中國礦泉水之鄉”的品牌優勢,做大做強礦泉水產業,推進溫泉旅遊、休閒、度假、療養等。

吉林安圖

當延邊州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龍俊敲響銅鑼,安圖縣委書記孫景遠從中國礦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李光偉手中接過金光閃閃的“中國礦泉水之鄉”牌匾時,歷時三個月的評審活動終於塵埃落定。 據了解,安圖縣於2007年5月份正式向中國礦業聯合會礦泉水專業委員會提出申報“中國礦泉水之鄉”。考察組通過對長白山冰水泉、二道鎮奶頭泉、長白山泉、頭道白河藥水泉等礦泉的實地考察評估。一致認為,安圖縣礦泉水資源集中在長白山中心的核心部位,呈帶狀分布。地域上的優勢,形成條件以及生態環境和潛在的價值優勢,是得天獨厚的,考察的幾處泉眼的水質、流量、偏矽酸以及其他礦物質含量等各項指標非常理想。

據初步調查發現,安圖縣境內共有優質礦泉53處,日流量達到15.3萬噸,是我國少有的飲用天然礦泉水集中分布區之一,具有儲量豐富、類型多樣、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優越等特點。安圖縣在推進礦泉水資源轉化過程中,始終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著力打造長白山礦泉水品牌。安圖縣委書記孫景遠說:“我們將以獲得“中國礦泉水之鄉”這一榮譽稱號為新起點,採取更加紮實有效的措施,積極做好長白山礦泉水資源的宣傳、勘查、保護、管理和開發等各項工作,傾力打好長白山礦泉水品牌,爭取吸引更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來我縣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