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

中國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的概述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監測實例與分析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的防治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

定價: ¥100.00元
出版/發行時間: 2010-01-01
出版社: 煤炭工業出版社
作者: 王建國
ISBN: 9787502035990
版次: 1
開本: 16
頁數: 406

內容簡介

本書在介紹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類型、特徵的基礎上,提出了礦業城市採礦活動誘發災害的理論與方法,並建立了地采和露采所誘發的地面環境災害、水環境災害的數學、力學模型。地采易誘發採煤沉陷、廢棄物排放、衝擊地壓(礦震)、礦區水資源破壞、地下水質污染等;露采易誘發邊坡長期穩定性、動力穩定性、突髮式滑坡、高速滑坡、降雨誘發滑坡災害、邊幫地基變形、水系調整等。本書結合撫順、阜新等礦區災害實例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理論分析、試驗研究、預測預報,並提出了災害的防治措施、生態修復技術。闡述礦業城市地質災害與原始地質構造、礦區規劃等因素之間的依存關係。在建立礦業城市資源枯竭期地質災害防治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礦業城市資源枯竭期地質災害的預測、防治技術。
本書可供國土資源、城市規劃、礦山生產、岩土工程等專業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目錄

1 緒論
1.1 我國礦業城市的基本情況
1.2 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
1.3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的概述
1.4 我國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的研究現狀
2 礦業城市資源開發與城市建設規劃的依存關係
2.1 概述
2.2 城下採礦型礦業城市資源開發與城市建設規劃的依存關係
2.3 城邊採礦型礦業城市資源開發與城市建設規劃的依存關係
2.4 遠離採礦影響型礦業城市資源開發與城市建設規劃的依存關係
2.5 礦業城市資源開發與城市建設規劃的原則
3 礦業城市的地質結構特徵
3.1 區域地質構造特徵
3.2 岩石建造類型及其特徵
3.3 礦業城市工程地質環境分區
4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類型
4.1 概述
4.2 採礦沉陷與塌陷
4.3 露天礦邊坡滑移與地表變形
4.4 排土場、尾礦壩占用破壞土地與污染環境
4.5 水資源環境改變與破壞
4.6 衝擊地壓與礦震
4.7 地裂縫
4.8 資源枯竭期礦業城市地質災害
5 岩石物理力學性質試驗與岩體強度評價理論與方法
5.1 岩石物理力學性質試驗
5.2 模擬試驗
5.3 岩體強度評價理論與方法
5.4 重大工程邊坡岩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實例
6 採礦沉陷理論研究方法
6.1 概述
6.2 採煤沉陷機理
6.3 寬條帶跳采地表沉陷預測的機率密度函式法
6.4 緩傾斜煤層地表沉陷的有限元法分析
6.5 急傾斜煤層開採地表沉陷的有限元法分析
6.6 采動地層動力穩定性分析
6.7 機率積分法預測不同傾角煤層開採時的地表變化規律
6.8 有限元法模擬不同傾角煤層開採時的地表變化規律
7 滑坡理論分析方法
7.1 傳統分析方法
7.2 邊坡的彈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7.3 邊坡結構的離散元分析
7.4 邊坡長期穩定性分析
7.5 突髮式滑坡的分析方法
7.6 高速滑坡的分析方法
7.7 動力誘發滑坡
7.8 水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
7.9 礦震對邊坡穩定性影響分析
7.10 露天與井工聯采條件下邊坡穩定性分析
8 採礦導致礦區地下水系調整與污染研究
8.1 礦區地下水滲流模型
8.2 地下採礦導致地下水資源流失
8.3 地下採礦引起的地表積水機理
8.4 露天開採導致的水系調整
8.5 地下採礦導致礦區水質污染
8.6 露天採礦導致礦區水質污染
9 採礦誘發衝擊地壓與礦震
9.1 衝擊地壓與礦震
9.2 衝擊地壓理論
9.3 衝擊地壓發生類型
9.4 衝擊地壓的監測
9.5 衝擊地壓防治
9.6 撫順礦區老虎台礦開採引發礦震
10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監測與預測研究
10.1 概述
10.2 地表變形監測
10.3 岩體地下位移監測
10.4 地下水監測
10.5 環境監測
10.6 地質災害預測方法
10.7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監測實例與分析
11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11.1 概述
11.2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原則與技術路線
11.3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勘察與分析評價
11.4 礦業城市地質環境分區與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11.5 礦業城市地質災害的防治
11.6 實例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