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系由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其前身為《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誌》,自2006起更名為《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

基本信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
英文刊名:JournalofPathogenBiology
主辦:中華預防醫學會;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
周期:月刊
出版地:山東省濟寧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673-5234
CN:11-5457/R
郵發代號:24-81
曾用刊名: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誌
創刊時間:1988年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文核心期刊(2011)
複合影響因子:0.663
綜合影響因子:0.547
期刊級別:核心期刊

讀者對象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以從事病原生物學教學、科研、流行病學、臨床醫療、實驗室診斷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及時報導病原生物學及其相關領域內的先進科研成果、臨床診療技術、預防控制經驗、疾病流行預報、前瞻研究展望等。

辦刊宗旨

本刊積極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面向科研、教學、臨床和防治,根據疾病預防控制的需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圍繞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和防治規劃,促進學科間的協調發展,為廣大讀、作者開闢一個學術爭鳴和交流的園地。

主要欄目

主要欄目有述評、論著、實驗研究、綜述、研究與思考、講座、論著摘要、簡報、防治方案、藥物介紹、病例報告、管理工作經驗、學術會議紀要、訊息等。

主要榮譽

中國基礎醫學類核心期刊
中國生物醫學類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所發表論文被國內外多家檢索性期刊收錄,國外有CABI、TDB、《衛生學與傳染病文摘》、《蠕蟲學文摘A》、《醫學和獸醫昆蟲學綜評》、美國的IBIDS資料庫和GlobalHealthDatabase;國內有《中國科技期刊網》、《中國科技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英文版)、《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國醫學文摘(基礎醫學)》、《中國醫學文摘(兒科學)》、CBM檢索系統等。

最新文章目錄

人體寄生蟲學創新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榮成市消除瘧疾的可行性探討
口腔專業免疫學PBL教學方法及效果分析
弓形蟲毒力決定因子Rop18的研究進展
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蟲的流行及檢疫現狀
弓形蟲感染引起的情智行為異常及其發生機制
2012年東台市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O157:H7監測分析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廣州管圓線蟲感染小鼠血清特異性抗體的研究
腸鏡噴灑並口服毗哇酮治療血吸蟲病慢性腹瀉的療效觀察
HBV感染後免疫耐受形成機制的研究進展
日本血吸蟲融合基因疫苗的研究進展張麗;李文桂2013-11-2117:47
香菇多糖抗小鼠急性弓形蟲感染免疫機制的初步探討
採用弓形蟲T7噬菌體文庫篩選黏附相關蛋白基因的研究
剛地弓形蟲RH株ROP11基因的克隆與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
移動通訊工具物表微生物攜帶狀況及消毒效果評價
河北省首例B群流腦死亡病例病原學分析
華支睪吸蟲半胱氨酸蛋白酶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其套用效果評價
2009~2012年麗水市流感監測網路實驗室結果分析
蛇床子素體外抗犬源藍氏賈第鞭毛蟲作用研究
套用不同表達載體表達歐洲型PRRSVORF5蛋白的研究
廣州珠三角地區家貓自然感染華支睪吸蟲的調查及豚鼠模型的構建
EB病毒融合基因Z2A重組BCG的免疫學特性研究
林業血防工程對環境生態因子影響的研究
細粒棘球蚴TGF-βⅠ型受體全長和胞內域酵母雙雜交載體的構建及自激活鑑定
曼氏迭宮絛蟲裂頭蚴感染早期診斷抗原的研究
日本血吸蟲抗體檢測試劑盒(IHA法)現場篩查效果的評估
陰道毛滴蟲與人型支原體共生對AP33基因序列的影響
套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術鑑定臨床非典型細菌的研究
融合基因CPA-LTB在大腸埃希菌中表達條件的最佳化
人體寄生蟲學實驗課教學改革初探

投稿須知

來稿要求

1.1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論點明確,重點突出,文字精煉,數據準確。
1.2 文題力求簡明,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並附以英文文題及作者姓名漢語拼音。
1.3 所列作者應是參與選題和設計者、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論文中關鍵性理論及主要內容的起草或修訂者、能對編輯部的審修意見進行核修者。至少須有一位作者負責文章中涉及的主要論點和結論。涉有外籍作者,需附外籍作者同意在本刊發表的親筆簽名函件。屬不同單位間合作的課題,單位前需用阿拉伯數字標註,並用數字右上標在相應單位的作者名上予標註。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編列於文題下。在論文首頁下方腳註第一作者簡介、通訊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E-mail地址及聯繫電話。如需致謝或註明其他協作成員,可於文末參考文獻前標出。
1.4 論著、綜述須附中、英文摘要。論著中、英文摘要為結構式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中文摘要可簡略些(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英文摘要尚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國籍。關鍵字3~8個,中英文關鍵字應一致,各詞之間用“;”隔開。請儘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 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綜述的中、英文摘要可簡單些,寫陳述式摘要即可。?
1.5 正文中段落層次的各級標題序號均採用阿拉伯數字,按1、1.1、1.1.1順序標明,序號左頂格。專業術語一般套用全名,不要隨意簡略,如用簡稱,應在文中初次出現時冠全名後括弧內加注簡稱。簡化漢字以國家公布為準,外文字母應注意大小寫,如pH不要寫PH,生物的外文屬、種以拉丁文表述的,其名稱套用斜體字;文內數字應準確,統一採用阿拉伯數字,千位以上數字按三位法用半倍空分開,不要用逗號分,如7 267 000。數字與符號之間空1/4個漢字間距,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前一個數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7%~80%、95.2%±1.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2 cm×3 cm×4 cm;計量單位按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均用符號表示,如g(克)、ml(毫升)、cm(厘米)、μCi(微居里)、mol(摩爾)、d(天)、min(分)、s(秒)等。組合單位只用1次斜線或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20 mg/kg·d或20 mg·kg-1·d-1。注意事項
2 本刊優先採用相應水平的英文稿件,來稿需英、中文稿各1份。英文稿在正文前加英、中文摘要(要求同上)。其他要求同中文稿件。
3 對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的論文,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並用“*”號標註於文題右上角,腳註於文題頁下文,投稿時請附基金證書複印件。
4 來稿須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注意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5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在接到收稿回執後3個月內,如未接到稿件處理意見,則稿件仍在審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審閱後退修的稿件,希按期修回,超過2個月者,視作自動撤稿。請自留底搞,對不採用稿件恕不退回。?
6 請勿一稿兩投。一經證實為一稿兩投,除立即退稿外,本刊還將刊登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並在2年內拒絕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並將此事通報作者所在單位和該學科內的其他科技期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