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劉驍純卷

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劉驍純卷

版次:1 頁數:323 劉驍純先生是科班美術史出身,是一位從形態學的角度切入美術批評的理論批評家。

圖書信息

作 者:劉驍純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人民美術出版社ISBN:9787102048390 出版時間:2010-06-01 版 次:1 頁 數:323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 藝術理論與評論

內容簡介

批評家在藝術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美術的現代進程中,活躍在當今藝壇的批評家,關注著當代中國美術的發展,發表批評意見,同時力求借鑑美術史的經驗和藝術的普遍原理,從學術層面提出問題,引起美術界同行的關注與討論,對美術創作的走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本文叢集結的10位批評家都是在美術史和理論領域某個方面有研究的專家,他們的學術出身、理論體系,研究方向、關注的側重點、採用的方法論均不相同,但是他們共同關注著中國美術的發展。本文叢集中展示批評家們對中國現當代美術的不同的觀照與思考,是對中國現當代美術史從不同角度的梳理與總結,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中國現當代美術發展的清晰脈絡以及發展過程中的爭論、探索與開拓。
劉驍純先生是科班美術史出身,是一位從形態學的角度切入美術批評的理論批評家。劉驍純從20世紀70年代涉入美術批評以來,筆耕不輟,發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文章,主持並策劃了一系列重要的展覽和學術活動,冷靜地關注著當代美術的發展。他在長期的批評實踐與嚴密思考中,創造性地形成了形態學批評理論體系。此體系在其論文集一書中完整形成並自如運用。形態演化論簡單地說:“是以‘什麼是藝術本體(自身)’為思考的軸線,抓住純粹與不純粹、本體與載體這一基本矛盾,整體性地回顧人類美術不斷確認自身又不斷解體自身的過程”。劉驍純正是以此原理對藝術史、藝術現象及藝術家個案展開分析與思考,尤其注重藝術家美術形態創新、建構的學術質量。形態演化論使劉驍純能更理性地看待問題,意識到現,當代藝術變革在形態演化層面的歷史必然性,同時確定了他在90年代以後不斷推行形態開放的批評立場。本文集中收錄的是從1993年至2006年發表的評論文章中選出的文章,既有為後現代藝術辯護的文章,又有大量討論水墨畫的文章,體現了他辯證、客觀而又多元的藝術批評視角。他的形態學思考優勢使他始終保持了對當代美術現狀高視點的整體審視在美術批評界獨樹一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