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的多重視野

書名:中國現代文學的多重視野 中國現代文學之“現代性”思考 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性形成的歷史軌跡

書名:中國現代文學的多重視野
圖書編號:1385114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定價:35.0
ISBN:780148979
作者:王曉初
出版日期:2006-03-01
版次:1
開本:小16開
簡介:
本書是圍繞著三個主題展開的。第一個主題是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巨觀透視,包括第一個單元的3篇文章,其核心是現代性與現代文學之關係。如果將王瑤先生的《中國新文學史稿》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建立的標誌,那么中國現代文學才剛剛走過半個多世紀,但是在這短短的50餘年裡卻經歷了太多的歷史震盪與風雲。
本書第二個主題是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演變的歷史透視,通俗地講,就是文學史研究,包括第二個單元的8篇文章。文學史有多種寫法,實際上根源於作者不同的文學史觀與不同的史學建構。過去能行的是一個時期的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再加作家作品(又按大小分章節)的模式。姑且不論這種分期是否合理,僅僅就這種體例來看,將作家作品與思潮流派等機械地分割開來,就未能真實反映現代文學的實際進程與歷史面貌。實際上文學思潮與流派是通過具體的作家的思想與藝術追求和作品的藝術個性與風格來體現的,而作家作品也只有納入到文學思潮流派等文學史框架中才能更深刻地顯示其文學史意義與地位。
本書第三個主題是魯迅透視,也就是魯迅研究,包括第三個單元的6篇文章。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之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思想史和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狂人日記》不僅僅是魯迅小說的總綱,也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性確立的標誌,同時《狂人日記》所達到的思想與藝術的高度也是空前的。在某種意義上,對它的正確理解正是進入中國現代文學這一學科門檻的有效途徑。
最後一個單元的2篇文章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前(潛)視域”研究。雖然它沒有直接切入中國現代文學場域。實際上這種並未進入現代文學研究的“前(潛)視域”卻常常決定著人現代文學研究學術含量的寬廣度、厚重度和學術穿透力的力度與強度,因而我也想嘗試性地建構自己現代文學研究的“前(潛)視域”。這兩篇文章正是這種努力的一個部分。
目錄:
自序
中國現代文學之“現代性”思考
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性形成的歷史軌跡
承傳與變異:走向現代的中國文學
晚清文學革新的現代性
“民初文學”論
心境小說:郁達夫早期小說的敘述形式與意義
“白馬湖文學”現象的淵源、風格與流衍
1940年代的文化反思小說潮
新海派”作家群的小說創作
建國初期的農村題材小說
王朔現象:宏大敘事的消解與大眾文化(文學)的崛起
兩個世界的隔膜和對立:狂人由瘋狂到康復的記錄
從賈寶玉到狂人:對人的發現與思考
《狂人日記》再探討:奴才,還是啟蒙先驅?
魯迅《吶喊》《彷徨》的主題結構與思想蘊含
魯迅思想與藝術中的越文化淵源
《野草》的原型與意象
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的敘事藝術及其演變
中國悲劇藝術之比較與中國悲劇藝術的發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