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氣田開發志(套裝上下冊)

可以說,中國人在認識和利用油氣資源方面,遠遠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面。 目前,全國已經投入開發的油氣田達到800個,累計生產原油52億噸、生產天然氣10000億立方米。 2009年原油產量達到1.89億噸,天然氣產量達到852億立方米,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容介紹

經過5年多的努力,《中國油氣田開發志》即將出版發行,我對這部巨著的問世表示祝賀。
我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早在公元一世紀的東漢時期,即有延安、酒泉、庫車等地利用石油的記載。公元1080年(北宋元豐三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沈括在考察了鄺延(今富縣、延安)一帶出露的石油礦藏後,敏銳地覺察到石油資源豐富,"生於地中無窮",大膽預料"此物後必大行於世",並首次使用"石油"一詞。在沈括考察之前的1041—1048年,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篾索圜刃人力衝擊"的頓鑽鑽井法,並在四川鑽成了"卓筒井",用於採氣製鹽。可以說,中國人在認識和利用油氣資源方面,遠遠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面。
不幸的是,近代我們落後了。沈括髮出預言800年後,在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前半葉的近百年間,北美、俄羅斯、中東、委內瑞拉等大型含油氣區被陸續發現,世界石油產量迅速達到日產1000萬桶以上,能源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極大地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和人們的工作生活。而在此期間,我國僅在台灣、陝北、新疆、甘肅和四川有少量且簡單的油氣生產活動,沒有科學的油氣田開發工作。1949年全國原油產量僅7萬噸。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發展石油工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隨著20世紀50年代玉門、克拉瑪依油田的開發,60年代大慶、勝利等油田的開發,1978年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大關,跨入世界主要產油國行列。目前,全國已經投入開發的油氣田達到800個,累計生產原油52億噸、生產天然氣10000億立方米。2009年原油產量達到1.89億噸,天然氣產量達到852億立方米,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十年來,石油工業成績斐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巨大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