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副主任委員: 李光榮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專業委員會是經國家民委(民辦(人事)發[2009]143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人直函[2009]82號)批准,在民政部(社證字4618—7號)登記註冊的全國性的,由民族建築技術及建築工藝專家、從業者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
專業委員會在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的基礎上,通過研究中國及世界各民族歷史建築文化遺產以及建築技術及工藝中的民族建築文化,繼承和發揚民族建築精髓,推廣民族建築在現代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中的套用,為現代建築技術與工藝開發打造百年建築精品、提升建築工程價值,研究建立符合市場需求的理論體系和服務機制,實現產品創新、理論創新、行銷創新,搭建平台、創造機會、貢獻力量。
專業委員會接受建設部、國家民委等主管部門業務指導,依法自主地開展各項工作,辦事機構設在貴陽市。
業務範圍和工作任務
(一)收集、挖掘和整理中國各民族各個歷史時期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建築文化資料,總結和研究歷代建築藝術、建築技術、建築工藝(設計方法、建築結構、建築色彩、建築符號、施工工藝、建築工具、建築材料等)形成與發展的歷史、成就和經驗,形成理論性成果。
(二)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向行業管理部門提供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開發、利用的諮詢意見或規劃建議。
(三)募集資金,為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的保護與研究提供項目資助。
(四)廣泛開展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保護與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國內外相關學術組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促進世界建築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五)通過編印出版各種有關民族建築文化、建築技術、建築工藝的研究資料信息和論著,攝製有關專題片或資料片,開展有關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保護的公益活動,提高全民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的保護意識。
(六)舉辦各種展覽、展示,理論與學術研討會,各種講座等。
(七)舉辦專業人才培訓班,培養專門人才。
(八)表彰、獎勵在民族建築傳統文化、古建研究、民族建築技術及工藝方面作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和集體。
(九)國家法律法規允許或與本會章程相符的其他活動。
委員會宗旨
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團結廣大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特別是民族建築技術研究與民族工藝方面的專家學者及管理工作者,在國家民委、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等行業管理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從事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理論、方法與科學技術的研究、利用與推廣,弘揚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方法,開展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工作的諮詢服務與交流合作,促進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的發展與研究。
委員會主要人員
本會名譽主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理事長、
副理事長,
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
名譽主任:
主任委員:
常務副主任委員: 李木清
副主任委員: 張仕榮 蔡強富 魏遵龍 縱健 李南星 楊舒程
秘書長: 楊 敢
常務副秘書長:
副秘書長: 曲雲華 吳石紅 尹端勝
辦公室主任: 王招菊
秘書處辦公室主任: 蘭發武
中國民族建築技術與工藝專業委員會顧問名單
馬克儉 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大教授、主任
龍志毅 原貴州省政協主席、著名作家
喻忠桂 原貴州省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將軍
李金順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組織部副部長、建設廳廳長
江厥中 原建設廳廳長、環資委主任、五省督察組組長
李光榮 貴州省建設廳廳長
伍祥華 貴州省建設廳副廳長
羅德啟 原貴州建築設計院院長、建築協會副理事長
金辛初 貴州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
畢躍洪 貴州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趙正濟 原貴州大學著名地質教授
李多夫 原貴陽市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
潘光福 貴州光福古建築總工程公司董事長、古建築名師
伍新鳳 貴州旅遊建築設計院院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