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民族古文字文獻探幽

中國歷代民族古文字文獻探幽,作者,史金波,由中華書局於2008-05-01出版。

基本信息

作 者: 史金波 著 黃潤華 譯
出 版 社: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061024
出版時間: 2008-05-01
版 次: 1
頁 數: 392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語言文字>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國際輔助語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自古以來,各民族分別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同時也豐富、發展了共同的中華民族文化。不少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創製並使用了本民族文字,這不僅對各民族文化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光彩奪目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增添了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各種少數民族文字,是各少數民族智慧的結晶。現在行用(包括試行)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有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傣文、錫伯文、壯文、苗文、彝文、布依文、侗文、哈尼文、傈僳文、佤文拉祜文、納西文、景頗文等。此外還有在歷史上創製和使用的少數民族文字,後來不再使用或基本上不再使用,如怯盧字母、焉耆一龜茲文、於闃文、突厥文、回鶻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滿文、回鶻式蒙古文、八思巴字、東巴文、哥巴文、方塊壯字、白文、爾蘇沙巴文、滿文等。這些少數民族文字在各歷史時代,對該民族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各少數民族文字在加強和完善社會交際、傳播知識和文化交流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顯示出其重要的社會功能,同時也形成並保存下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字文獻。在中國境內,歷史上先後創製或使用過三十多種少數民族古文字,形成了種類多樣、數量驚人、內容豐富多彩的民族古籍文獻。這些少數民族文字及其文獻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歷代民族古文字文獻探幽》是關於研究“中國歷代民族古文字文獻”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隋唐以前民族文字文獻的濫觴、隋唐以前民族文字文獻的特點、隋唐時期民族文字文獻的序幕、敦煌及吐魯番地區發現的的粟特文文獻、藏文大藏經的翻譯、古代的金石銘刻和簡牘等內容。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隋唐以前民族文字文獻的濫觴
第一節 少數民族創製文字前的記事方法
第二節 彝族文字的創製和早期文獻
一 彝族和彝文的創製
二 早期彝文文獻
第三節 怯盧字文獻
一 鄯善國和怯盧字
二 怯盧字文獻
第四節 焉耆-龜茲文文獻
一 龜茲、焉耆國和龜茲-焉耆文
二 焉耆-龜茲文文獻
第五節 隋唐以前民族文字文獻的特點
第二章 隋唐時期民族文字文獻的序幕
第一節 于闐文文獻
一 于闐王國和于闐文的使用
二 現存的于闐文文獻
第二節 粟特文文獻
一 粟特人和粟特文字的使用
二 敦煌及吐魯番地區發現的的粟特文文獻
三 摩尼體粟特文
第三節 突厥文文獻
一 突厥汗國和突厥文
二 突厥文文獻
第四節 回鶻文文獻
一 回鶻王國和回鶻文
二 早期回鶻文文獻
第五節 藏文文獻
一 吐蕃王朝和藏文的創製
二 藏文大藏經的翻譯
三 醫學文獻的編纂
四 敦煌發現的藏文文獻
五 藏文書籍的特殊裝幀形式
六 古代的金石銘刻和簡牘
第六節 隋唐時期民族文字文獻的特點
第三章 宋遼夏金時期民族文字文獻的發展
第一節 契丹文文獻
一 契丹文的創製及漢籍的翻譯
二 契丹字碑刻文獻
第二節 西夏文文獻
一 西夏文字的創製和使用
二 翻譯中原地區的典籍
三 西夏撰著的書籍
四 西夏的刻本文獻
五 西夏的活字本文獻
六 西夏的寫本文獻
七 西夏文碑刻等金石文獻
八 西夏文獻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節 女真文文獻
一 女真文的創製
二 翻譯漢文書籍
三 現存的女真文文獻
第四節 回鶻文文獻.
一 回鶻文文獻的編譯
二 回鶻文的雕版印刷
三 回鶻文的活字印刷
四 喀喇汗王朝的回鶻文文獻
第五節 藏文文獻
一 佛教經典的繼續翻譯
二 世俗文獻的撰著
三 西夏地區的藏文刻本文獻
第六節 傣文文獻
一 傣族文化和傣文的創製及使用
二 傣文文獻的特殊載體
三 傣文大藏經
四 傣文世俗文獻
第七節 納西東巴文的創製
一 納西族和東巴文化
二 納西東巴文的創製
第八節 宋遼夏金時期民族文字文獻特點
第四章 元代民族文字文獻的繁榮
第一節 回鶻式蒙古文文獻
一 蒙古族和回鶻式蒙古文的創製
二 回鶻式蒙古文文獻
第二節 八思巴字文獻
一 八思巴字的創製與使用
二 八思巴字蒙古語文獻
三 八思巴字碑銘
第三節 回鶻文文獻
一 回鶻文文獻印刷的發展
二 回鶻文宗教和世俗文獻
第四節 察合台文文獻
第五節 藏文文獻
一 藏文文獻及目錄的編著
二 世俗文獻的撰著
三 藏文文獻的刊本
第六節 西夏文文獻
一 蒙古時期刊印西夏文佛經
二 元代刊印西夏文大藏經及單部佛經
三 西夏文活字版佛經
第七節 元代民族文字文獻的特點
第五章 明代民族文字文獻的延續
第一節 四夷館和《華夷譯語》
一 四夷館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二 四夷館的日常事務
三 四夷館編纂的《譯語》
第二節 蒙古文文獻
一 明代蒙古族的歷史與文化
二 明代官方編纂的蒙古文文獻
三 明代蒙古地區蒙古文文獻
第三節 察合台文文獻
第四節 藏文文獻
一 藏文大藏經的繼續編輯和刊印
二 個人著作大量編撰
第五節 彝文文獻
一 彝族的發展和彝文的使用
二 彝文書籍的編撰
三 木刻本文獻
四 文獻的質料和裝幀
五 文獻傳播的特殊地點和方式
六 金石資料
第六節 其他民族文字文獻
一 女真文文獻
二 西夏文文獻
三 回鶻文文獻
四 傣文文獻
五 方塊白文文獻的編寫和流傳
第七節 明代民族文字文獻的特點
第六章 清代民族文字文獻的創新和發展
第一節 四譯館及其編輯的《譯語》
第二節 滿文文獻
一 滿族的興起和滿文的創製、使用
二 滿文文獻的濫觴
三 滿文官刻圖書的發展
四 滿文官刻圖書的繁榮
五 滿文官刻圖書的鼎盛
六 滿文官刻圖書的式微
七 滿文坊刻本
八 滿文抄本
九 滿文檔案
十 滿文碑銘
第三節 蒙古文文獻
一 蒙古文文獻的編纂
二 蒙古文文獻的版本和印刷
三 蒙古文檔案和銘刻
四 托忒蒙古文文獻
第四節 察合台文文獻
一 文學作品
二 史學和其他作品
三 翻譯作品
第五節 藏文文獻
一 藏文大藏經的雕刊高潮
二 豐富多彩的世俗著作
三 德格印經院
第六節 納西東巴文和哥巴文文獻
一 納西族的發展和東巴文文獻的類別
二 東巴文文獻
三 東巴經的版式、收藏與傳播
四 哥巴文和瑪麗瑪薩文、阮可文文獻
第七節 彝文文獻
一 綜合類典籍《西南彝志》的形成
二 史書的繼續編寫
三 文學類典籍整理
四 醫書和字彙書的編寫
五 繼續雕版印刷
六 碑刻
第八節 方塊壯字文獻
一 壯族的歷史和文化
二 方塊壯字
三 現存的方塊壯字文獻
第九節 其他少數民族文字文獻
一 傣文文獻的編寫和流傳
二 水書文獻的編寫和流傳
三 爾蘇沙巴文文獻
第十節 清代民族文字文獻的特點
中國歷代良族古文字文獻大事記
參考著作論文目錄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