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戰爭史(1-18)

內容介紹

《中國歷代戰爭史》是一部以戰爭為中心的中國通史,由蔣介石親自下令編寫並題寫書名、蔣緯國主持修訂,台灣“國防部”協同“三軍大學”(前身為廣東黃埔軍校)舉全台灣一流軍事、史學專家之力,錢穆、王雲五、陶希聖、蔣復璁、黃季陸、方豪、屈萬里、宋晞等一眾名家傾力襄助,16年編纂論證,5年修訂,凡21載,編成此書。全書18巨冊,500萬言,789幅戰爭地圖,上起黃帝敗蚩尤的涿鹿之戰,下終太平天國天京陷落,恢弘再現了中國歷史4600年中500餘場會戰全景。
本書敘述史實與戰事評說相結合,態度嚴謹,文字典雅,是一部優秀的中國古代戰爭史的總結之作、中國軍事史的鴻篇巨製。至今在漢語文化圈中,還沒有出現能出其右的戰爭史著作。本書問世後,大陸軍方得悉即令軍事譯文出版社翻印,只分發軍中師級以上將領及軍方研究機構,此即大陸1983年影印版。本次引進出版,除將原版繁體豎排改為簡體橫排外,恢復前後附文及蔣介石題簽;同時,修潤了近800幅精確詳密的戰爭地圖,隨書附送,真正做到“左圖右史”,將歷史、地理和軍事緊密結合,讓歷史真正落到地上。

作者介紹

台灣三軍大學前身為廣東黃埔軍校,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遷往南京市黃埔路北端為陸軍軍官學校,後遷往台灣,1952年改名“國防大學”,1959年改名“三軍聯合參謀大學”,1969年合併台灣“各軍種”的“指揮參謀大學”改名“三軍大學”。
1955年10月1日,敗退台灣的蔣介石以“機密甲字第八十三號”手令,指示三軍大學編纂中國歷代戰爭史。1956年1月,台灣三軍大學正式成立“中國歷代戰爭史編撰委員會”並開始工作,1972年5月全書編印完畢,歷時16年。更於1975年成立“中國歷代戰爭史修訂委員會”,歷時5年修訂,力求內容臻於嚴謹周密。
錢穆(1895-1990),號賓四,江蘇無錫人,知名史學大家、國學大師。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新亞書院。1966年移居台北,最高票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蔣介石特贈“素書樓”用以讀書著作。所著歸於《錢賓四先生全集》,全54冊,1700萬言。
王雲五(1888-1979),字日祥,名鴻楨,亦稱岫廬,廣東中山人。國學大師、出版界巨擘。23歲出任孫中山大總統府秘書,因上書教育總長蔡元培建議教育革新,深得蔡元培激賞。次年去職後,胡適介紹任商務編譯所所長,因與商務結下不解之緣,其後除一度從政外,先後主持商務凡40年。去台後,出任故宮中山博物館聯合理事會理事長、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副院長、“總統府”資政,主持“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所著百餘種,有“博士之父”之稱。
陶希聖(1899-1988),名匯曾,湖北黃岡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性質大討論”中主將,知名政論家,兩岸公認的中國社會經濟史領域的權威。1927年參預北伐工作,從此以字“希聖”行世。1939年任職汪偽政府宣傳部長,次年揭露汪日密約後,脫離汪偽政府,任蔣介石侍從秘書,為蔣起草《中國之命運》,成為國民黨權威理論家。去台後,屢任國民黨內和政府中要職。一生色彩斑斕,與各派政治力量結緣,但學術造詣甚深,著作甚豐,所著《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學養深厚,是中國社會經濟史領域權威之作。
蔣復璁(1898-1992),字美如,號慰堂,浙江海寧人。知名歷史學家,圖書館學、博物館學權威。北京大學哲學系、德國柏林大學圖書館學院畢業,韓國城均館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聖若望大學榮譽人文學博士。歷任清華大學講師、北京大學講師、北平圖書館編纂、國立編譯館編審、普魯士邦立圖書館客座館員。去台後,任中央大學、台灣大學、師範大學教授,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行政院顧問”,及“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圖書館館長、台北故宮博物院院,主持影印出版《四庫全書》。著有《圖書與圖書館》、《中國圖書分類論》、《圖書館管理法》、《論語集目》、《孟子集目》、《四書集目》、《易經集目》等,編著《珍帚齋文集》130餘萬字,主編有《徐志摩全集》《蔣百里先生全集》。
陳致平(1908-2002),湖南衡陽人,瓊瑤之父,著名史家。早年任中學教師,後任教於成都光華大學、國立廣西大學、同濟大學。1949年赴台後,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一度赴新加坡,任教於南洋大學。著有《秦漢史話》《三國史話》《中華通史》。以《中華通史》一書最為知名,曾榮獲1981年台灣圖書著作最高獎金鼎獎。
方豪(1910-1980),字傑人,浙江杭縣人,知名史家、神學家、中西文化交流史權威。歷任浙江、復旦、輔仁、津沽等大學教授,並任系主任、院長等職。去台後,任台大教授、政治大學文理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西交通史》《宋史》《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李之藻研究》《方豪文錄》《方豪六十自定稿》。
宋晞(1920-2007),字旭軒,浙江麗水人,當代著名史家,研究宋代史之著名學者。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及史地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文學碩士,國防研究院四期畢業,韓國建國大學校名譽文學博士。歷任海疆學校、台灣省立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學院教授,國防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兼文化組首席講座,中國文化學院副院長、院長。美國聖若望大學訪問學者,香港珠海書院講座教授。著有《宋史研究論叢》《旅美論叢》《中國史學論集》《華學研究論集》《中國文化與世界》《清末華工對南非屈蘭斯瓦爾金礦開採的貢獻》等書。編有《正史論贊》《司馬光史論》《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等書。
屈萬里(1907-1979),字翼鵬,山東魚台人,史學家、《詩經》《尚書》和古文字領域著名學者。幼考生員,肆業北平私立郁文學院國文系,“九一八”而輟學。任職山東省立圖書館。1940年轉任職中央圖書館。旋“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任助理員,十餘年間,窮治文史。在台灣時期,歷任台灣大學副教授、教授,“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及院士兼所長等職。1965年後,連續任美國普林斯頓高深研究所研究員及客座教授,及新加坡南洋大學客座教授,並在台灣各大學教授等職。為《詩經》《尚書》和古文字領域著名學者。1979年病逝。

作品目錄

第一輯上古至秦漢
第1 冊第一卷 上古至西周時代
第二卷 春秋時代(上)
第2 冊第二卷 春秋時代(下)
第三卷 戰國時代
第四卷 秦代
第3 冊第五卷 楚漢戰爭史
第六卷 西漢時代
第七卷 東漢時代
第二輯三國兩晉南北朝
第4 冊第八卷 三國時代
第5 冊第九卷 兩晉時代
第6 冊第十卷 南北朝時代
第三輯隋唐
第7 冊第十一卷 隋代
第8 冊第十二卷 唐代(上)
第9 冊第十二卷 唐代(下)
第四輯 五代宋遼
第10 冊第十三卷 五代
第11 冊第十四卷 宋、遼、金、夏(上)
第12 冊第十四卷 宋、遼、金、夏(下)
第五輯 元明
第13 冊第十五卷 元代
第14 冊第十六卷 明代
第六輯 清代
第15 冊第十七卷 清代(上)
第16 冊第十七卷 清代(中)
第17 冊第十七卷 清代(下)
第18 冊第十八卷 太平天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