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2014年9月27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二屆(2014年度)學術年會主題專場青年論壇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在上海音樂學院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音樂文學學會承辦。

弘揚中國風唱響中國夢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綜述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2014年9月27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二屆(2014年度)學術年會主題專場青年論壇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在上海音樂學院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音樂文學學會承辦。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林在勇,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左學金、《人民音樂》常務副主編金兆鈞、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研處處長金紅、上海市音樂文學學會會長湯昭智、上海戲劇學院影視學院院長鬍雪樺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藝術家楊學進、王勇、李濤、李嘉、楊霖希等進行了以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為主題的開幕式匯報演出。

金紅指出上海市社聯是黨和政府聯繫上海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希望與高等藝術院校的科研處,以及音樂學院相關的學科加強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湯昭智和胡雪樺均提到上海是中國電影的搖籃,也是中國歌曲創作的一個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很多上海老歌都是那個時代留下的精華。音樂給電影提供了血液,電影歌曲實際上是血液當中最重要的血素。希望音樂創作能與社會存在、社會發展與人文關懷息息相關,通過此次研討會,推動歌曲創作的熱潮,多出佳作。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會議分為三個專題研討組:(1)中國夢原創歌曲組。會議由李嘉和孔鴻聲主持。《上海歌詞》執行主編張海寧說,《上海歌詞》面向全國徵集中國夢原創歌詞,得到廣泛回響。自2014年第1期開始,《上海歌詞》開闢中國夢原創歌詞專欄,持續7期,刊出了100多首中國夢原創歌詞作品,推出了一批新生代詞作者,這充分說明,中國夢有著強大凝聚力。曲作者珊卡提出中國的創作者需要推廣的平台。軍旅詩人、詞作者李成福認為,歌詞創作要做到角度、高度、深度這三個維度。(2)上海老歌組。會議由王勇與楊學進主持。《上海老歌精選》的鋼琴編配者楊霖希表示,上海老歌既有記錄人們喜怒哀樂的民歌小調,也有喚起民眾抗戰的激昂旋律,更有嚮往美好生活的抒情吟唱,是一筆可以讓當今的人們共同分享的“文化遺產”。(3)中國詩詞歌曲組。會議由金兆鈞和李濤主持。上海大學趙曉紅教授認為,中國戲曲藝術與詩詞歌賦都是一家,千百年來作為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道德情操的載體,已成為我們人類精神的文化瑰寶。三個小組100多名專家就中國歌曲的繼續發展、協同創新、跨界傳播進行了深入交流。會議總結我國藝術歌曲創作經驗、反思中國歌曲發展道路,對於規劃中國歌曲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著重要啟示意義。

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用音樂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上海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形象,鼓舞全國人民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上海音樂學院有著優良的辦學傳統,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高、精、尖的音樂人才。近年來,上海音樂學院著力於“國際一流標準和模式”,力圖建立教學、科研、創作、表演、傳播協同創新體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協同創新、跨學科、跨區域、跨國界融合,是上海音樂學院進一步發展的新動力。上海音樂學院將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支持,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提升學院的綜合實力。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就“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這樣一個話題去闡釋藝術和社會、文化與學術的關係,具有深刻意義。我國不僅要成為世界經濟大國,還要立志成為一個文化大國,在民族復興與文化發展的過程當中,不僅提升我們人民的文化層次,更要立志成為世界文明發展的領航人。

上海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而詩詞歌賦無疑是獨具中國特色的一朵奇葩,它承載著中華兒女的酸甜苦辣,愛恨情愁,反映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我們的音樂工作者以歌曲作為突破口,傳承和光大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中國不斷走向偉大復興的今天,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歷史與現實價值;眾多音樂專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挖掘傳承中國優秀傳統詩詞歌曲和上海老歌文化,創作更多優秀的歌曲,這既是黨和政府的期待,也是廣大音樂人和老百姓的期待,希望大家暢所欲言,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見,為國家、為上海的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人民音樂》常務副主編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音樂研究者應流傳下來的經典歌曲進行重新檢討,對其創作、表演、傳播以及文學和音樂的完美結合等各個方面提出自己真知灼見,並確認其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當代值得借鑑的內涵。而當前歌詞創作的文字水平、藝術水準卻令人堪憂。此時,提倡歌曲創作多吸收古典詩詞的營養,是十分重要的。音樂傳播界,應該積極推廣原創歌曲。對廣大人民產生文化衝擊最強烈的音樂選秀節目,應該注重實效歌曲的社會效益,特別認真關注歌曲的文化價值。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為了讓塵封的上海老歌體現歷史價值,在中國唱片公司的倉庫里,從上萬首歌曲中仔細挑選,再對選出的作品進行詞曲作者的考證,蒐集作者和演唱者的資料,採訪當事人的家屬,撰寫歌曲的分析,把上海老歌的演唱建立在近現代音樂史料的基礎上。經過20年多年的整理和研究,可以說上海老歌市上海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選出具有優秀文化內涵上海老歌,通過上海老歌音樂會進行傳播,充分展示其歷史價值。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2005年,我在上海大學開演唱會,錢偉長校長親自給我頒特聘教授證書時說,學術研究要打破三堵牆:學科之間的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牆,學校和社會之間的牆。之後,我們致力於將研究者、演奏者和演唱者之間的籬笆打通,不斷推出成果。通過對上海老歌的研究,我們體會到,上海老歌和上海老建築一樣,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產物。它就像流動的老上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里長出來了枝與葉。很多優秀的上海老歌,是東方大都會的聲音形象,值得我們去傳唱。

上海輕音樂團團長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在上世紀40、50、60、70年代,來自中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美國、加拿大的華人歌手都唱過上海老歌,而上海反而沒有歌唱家來唱。這兩年,楊學進教授編撰了《上海老歌精選》專業聲樂教材,錄製了愛儂上海——上海老歌CD,還舉辦了10多場上海老歌音樂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現在上海老歌音樂會走向廣州、中國台灣等地,即將走向國外,為上海老歌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上海輕音樂團指揮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上海老歌中有很多藝術性很強的歌曲,有很多傳遞正能量的、表現民族氣節的歌曲。比如聶耳創作的《梅娘曲》和《鐵蹄下的歌女》。如今,傳唱上海老歌,是要把歌曲中的人性唱出來,把其中的真善美唱出來。一邊唱上海老歌,一邊寫上海新夢。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社會經濟取得巨大的發展,我們可以創作更多的歌曲來歌頌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人性,美好的生活和美麗的中國夢。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來,上海以中國夢為核心設立了多項資助項目。中國夢原創歌曲系列是由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重大創作項目,也是上海音樂學院創作委員會特別委約項目。楊賽和我擔任該項目的主創。我們團隊從中國道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自信、中國城市、中國鄉村、中國文明、出彩人生、錦繡中華、上海實踐等角度,用歌聲生動揭示了中國夢的內涵,創作了歌曲《江海之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題材)、《榮光》(焦裕祿題材)、《世紀歸航》(歐美同學會百年題材)、《走進這扇門》(中共黨史題材)、《飛揚青春》(南京青奧會題材)、《你可知道中國紅》(中國風俗題材)、《一勤於下無難事》(中國工人題材)、《我家住在中國村》(中國農民題材)等。這些歌曲在多個場合演出後,均獲得很好的反響。

兒童歌曲曲作者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兒童歌曲傳唱是中國少年兒童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少年兒童,都是在優秀兒童歌曲培育中成長的。然而,現在的小朋友卻很少唱兒童歌曲,好的兒童歌曲難以傳播下去。這對少年兒童培育缺乏正確的引導。現在少年兒童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新時代的兒童歌曲的怎么樣寫,這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也是我們這些兒童歌曲音樂創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努力創作更多更好的兒童歌曲,讓中國少年兒童也來唱響中國夢。

詞作者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足音,數十年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挨打受罵的弱國變成了引領世界前進的新興大國,經濟的發展如此迅速,精神文明、人文藝術必須要做出回應。中華五千年有悠久的詩歌,革命戰爭年代有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在這個欣欣向榮的現代化社會,我們也要站在時代的前沿,站在新世紀的舞台上引吭高歌。唱出國家的富強夢、興國夢,唱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望,也唱出老百姓的心聲。

曲作者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夢將是一個長期的題材。以中國夢為核心歌曲如果僅僅以長江、黃河為中心,難免會類同。其實,中國夢涵蓋的範圍很大,不僅有國家的夢、黨的夢,還有老百姓的夢。從每一個老百姓心中的夢,延伸到團體夢、民族夢,從小題材擴展到大題材,匯集起來,中國夢的原創歌曲將源源不斷。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吟誦、演唱和書寫,是中國詩詞三種最重要、最傳統的傳播方式。詩詞歌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奇葩。“詩言志,歌詠言”,通過演唱中國詩詞歌曲,不僅能提高個人的文學修養,也能領略中國傳統與中國精神,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意義。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時隔85年之後,黃自先生的作品於是2014年回到了他的母校耶魯大學,我們在耶魯大學舉辦《黃自先生誕辰110周年珍貴手稿文獻巡展》,引起了廣泛關注。黃自創作歌曲喜歡用古典詩詞,《花非花》(白居易詞)、《峨眉山月歌》(李白詞)、《點絳唇·賦登樓》(王灼詞)、《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詞)等。黃自善用精練簡潔的音樂語言表現詩詞意境,寓意幽遠,透出一種神秘而虛無縹緲的美感。譜面看似簡單,仔細分析卻有豐富的內涵。同時,他非常注重研究旋律的走向與詩詞聲調和聲韻的關係,使用中國古代詩詞的意境與音樂旋律相輔相成,值得現代作曲家借鑑。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日本民間盛行詩吟活動,吟誦的內容絕大多數是中國古典詩詞。很多日本人並沒有把中國古典詩詞當作外國文學,而是當作日本文學的一個母體。日本的吟誦愛好者以數百萬計的。有些日本退休之後把吟誦當作健身的方式,大清早到公園裡做發聲訓練。日本中學語文教材上也收有大量詩作,其中很多是把中國古典詩詞轉成了相應的日文文言文詩詞進行吟誦。

上海音樂學院副研究員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意蘊豐富,是凝聚全國力量的重要理論。我們這些青年藝術工作者應該靜下心來、紮下根去,攜起手來,奉獻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我們創作中國夢題材歌曲,儘量將時代精神與傳統文化結合以來,將中國風格與世界潮流結合起來,弘揚中國傳統,展現中國風采,光大中國精神,用歌聲向世界表達中國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經濟自信、信念自信。

中國歌曲應該長在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國文化里,長在中國的鄉土裡,長在作詞者、作曲者、演唱者的生命里。中國歌曲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音,都應該微妙地傳達聲、情、意、韻。

我們推出風雅中國計畫,從眾多古譜譯本中整理了近200首中國古代詩詞歌曲,包括《詩經》、《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孔廟祭祀歌曲。我們發動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鋼琴系、音樂工程系、聲樂歌劇系等專業的師生協同合作,重新編配、演唱、錄製這些歌曲,有的還被製作成微電影。這些珍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在德國埃爾朗根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東方講壇、上海音樂廳音樂茶座、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展示後,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引起了《人民日報海外版》、《神州學人》、《海歸學人》、《歐華商報》等海內外媒體的關注。

我們與上海莘莊幼稚園、明強國小、文來中學、田園高級中學、市北中學、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合作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基地,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師資,攝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範課程,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興趣小組、藝術團體。我們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合作,分階段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材。我們堅持文史哲藝一條龍,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品質,引導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

中國夢原創歌曲集編撰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歌曲,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原創主旋律歌曲的引導,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繁榮發展,2014年12月19日,上海音樂學院楊賽、李嘉邀請上海音樂文學學會湯昭智、張海寧等10位專家假座上海市社聯星期五學術茶座,舉行了中國夢原創歌曲集編撰工作會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中國歌曲與中國文化研討會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實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楊賽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關於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基地建設的建議》,得到上海市領導的批示,被上海市教委採納,將逐步付諸實施。為此,楊賽獲得2014年度上海市優秀人民建議獎。2015年1月25日召開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將系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要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