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偶藝術劇團

中國木偶藝術劇團

中國木偶藝術劇團成立於1955年5月5日,在原遼西文工團木偶劇隊和中央戲劇學院木人戲研究組合併的基礎上成立的第一個國家專業木偶表演團體。劇團成立之初隸屬於文化部。建團40餘年來,以木偶表演形式為主,創作演出了近300個劇目,攝製了《大林和小林》、《野天鵝》等100多集木偶電視劇,拍攝了《小鈴鐺》、《中國木偶藝術》等6部影片。

基本介紹

中國木偶藝術劇團中國木偶藝術劇團
中國木偶藝術劇團成立於1955年5月5日,是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及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在原遼西文工團木偶劇隊和中央戲劇學院木人戲研究組合併的基礎上成立的第一個國家專業木偶表演團體。劇團成立之初隸屬於文化部,1958年,文化部精簡機構後隸屬北京市文化局至今。五十年來,劇團規模不斷擴大,演出形式不斷創新,演出領域不斷拓展,藝術成果日益顯著,積累了創作於各個不同時期的300多個經典節目,培養和造就了眾多的藝術人才。
一些社會名流以及藝術界知名人士不斷對木偶劇團的工作給予了指導與關注,如:茅盾老舍華君武、張仃、張庚、王朝聞、田漢、吳祖光、陳布文、黃永玉張光宇張正宇劉熾謝添侯寶林林兆華等等,他們與團里老一代演職員,如余所亞、冷福記、李千元及曾在團里工作過的蔡萬榮、葛翠琳、周鶴亭、閻鳳舞等共同創作了許多彪炳史冊的佳作,也為劇團表演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曾訪問的國家

中國木偶藝術劇團中國木偶藝術劇團
劇團曾訪問過法國俄羅斯埃及美國巴西新加坡日本印度韓國等近30個國家,是國際木聯會員單位。

主要作品

建團40餘年來,以木偶表演形式為主,創作演出了近300個劇目,攝製了《大林和小林》 、《野天鵝》等100多集木偶電視劇,拍攝了《小鈴鐺》、 《中國木偶藝術》等6部影片。劇團的重點劇目有近百個。傳統劇目有《大鬧天宮》、《八仙過海》、《王小二打虎》、《豬八戒背媳婦》、《鶴與龜》、《小放牛》等;現代題材的劇目有,草原紅花》、《半夜雞叫》、《神嗩吶》等;世界著名童話木偶劇有《野天鵝》 、《美人魚》、《木偶奇遇記》等。劇團的演出足跡遍及祖國各地,深受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的歡迎。劇團與世界各國木偶界同行有著廣泛交往和深厚友誼,訪問過法國、俄羅斯、埃及、美國、巴西、日本、印度等近30個國家,曾獲匈牙利第七屆國際木偶節演出大獎,面斯拉夫第十一屆國際木偶節最佳藝術獎、兒童評選獎。1992年,《神嗩吶》獲文化部第二屆文華新劇目獎、個人表演獎、舞美設計獎。劇團現有主要藝術家:仇英俊(一級編劇,代表作品《神嗩吶》、《老鼠嫁女》)、周荻(一級導演,代表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鬧天宮》)、張學濂(一級舞美設計,代表作品《野天鵝》、《神嗩吶》)、劉雯(一級木偶造型設計,代表作品《大鬧天宮》、《歡樂的節日》)、索萬今(一級木偶造型設計,代表作品《小鈴鐺》、《美人魚》)、張世華(一級木偶造型設計,代表作品《鬧花堂》)、冷福記(一級木偶演員,代表作品《惡魔》、《豬八戒背媳婦》)、關劍青(一級木偶演員,代表作品《大鬧天宮》、《草原英雄小姐妹》)、侯憲政(一級木偶演員,代表作品《八仙過海》《大鬧天宮》 )、何玉琴(一級木偶演員,代表作品《神嗩吶》)等。

相關介紹

2006年 3月10日,中國木偶藝術劇團紀念建團五十周年茶話會暨專題展覽在京舉行。中國木偶藝術劇團對從事木偶藝術50年的18位老同志進行了表彰,劇團已離休多年的老導演周荻、離休老演員——電影《小鈴鐺》中木偶小鈴鐺表演者關維吉、木偶劇團發展時期演員代表牛美萍,從不同角度回顧了劇團的歷史。
曾任劇團第二任團長的洪冰回憶,建團初期,中國木偶藝術劇團派人員向福建陝西山西湖南等地的木偶表演老藝人學習,培養了一批造詣較深、享譽國內外的著名木偶表演藝術家和木偶造型藝術家,他們的表演和作品深受觀眾的喜愛並受到業內專家的肯定和讚譽。
市委宣傳部、中國戲劇家協會、市文聯、北京市戲劇家協會北京市文化局的領導同志應邀出席。中國木偶藝術劇團歷屆領導同志代表和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劇團各部門演職員工代表,以及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劇團建設的社會各界友人近200人出席了茶話會。中國木偶藝術劇團團長周春寧主持了整個會議並回顧了建團五十年來的光榮歷程。

地址及聯繫電話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宣內大街183號郵編:100031電話:(010)66016003

參考文獻

http://www.3apples.com.cn/yyhy/info.php?id=5604 
http://culture.qianlong.com/6931/2006/03/14/[email protected]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