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名城

中國書法名城

中國書法名城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於2007年在全國範圍內提出的一項名為中國書法名城的申報評選活動,其宗旨在於進一步提升古代書法遺產在當今社會的價值作用,進一步發揮歷史上的書法古城在今天社會的影響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更好的推動書法文化的不斷發展,進而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選為首批中國書法名城的城市有臨沂、徐州等。

名稱的由來

中國書法家協會為了進一步挖掘古代書法遺產在當今的社會價值,充分發揮城市的影響力和輻射作用,推動書法文化的新發展,
中國書法名城——臨沂中國書法名城——臨沂
決定於2007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申辦並命名“中國書法名城”的活動。並規定申報命名“中國書法名城”的活動應堅持“雙百”方向和“二為”方針,體現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書法藝術的開拓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服務社會,服務大眾。

申報的原則

申報命名“中國書法名城”應堅持總體控制、合理布局、定期分批公布三原則。申報命名“中國書法名城”的活動主要面向具有古代書法遺蹟景觀(如碑林、
臨沂書法廣場臨沂書法廣場
摩崖、著名書家故居、紀念館等)或建有與書法藝術相關文化商業設施(書法主題公園、文化市場、收藏展示中心等)的地市級城市。旨在擴大書法的社會影響,以文化塑造城市形象,以藝術提升城市品位,藉助社會力量,全面發展書法藝術。

推選的條件

申報“中國書法名城”的城市政府應對本地的書法資源具有高度的重視,並且給予有計畫的開發和利益;對於新建文化或商業設施,必須與書法藝術有直接緊密的聯繫,並有正規而具體的規劃管理措施;申報城市應具有能夠反映以往書法藝術成就或與代表性書法家有直接關係的文化商業設施項目。以上資源應對當代書法藝術的普及和提高具有價值,同時在經濟和文化事業建設中發揮明顯作用;申報“中國書法名城”的城市應具有穩定健全的書法組織,並且能夠利用當地的書法資源開展活動。

申報的辦法

各地具備條件的城市,應將本地的書法資源及其優勢特點整理成申報材料,上報給本省的書法家協會,由省書協向中國書協正式申報;中國書協將組織有關專家對申報單位所在地的書法遺蹟或書法文化商業設施進行考察和專家評定;由中國書協正式命名並頒發標誌。
中國書法名城——徐州(授牌儀式)中國書法名城——徐州(授牌儀式)

優待的項目

“中國書法名城”一經命名之後,中國書協將與其保持密切的聯繫,在共同開發、利用當地書法資源推進書法發展上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在建立創作、研究、教育等基地時予以優先考慮。對於大力落實和推進“中國書法名城”建設,積極推薦申報並且成績顯著的團體會員,中國書協將給予表彰和獎勵,並在以後申請承辦中國書協的各項展覽、研討或聯合舉辦各項活動時給予一定的優惠和扶持。

首批中國書法名城

臨沂市
臨沂是山東省首箇中國書法名城,也是全國第一批被命名的城市之一。作為書聖王羲之、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臨沂市書法歷史悠久,自古就有研習書法的風尚。千百年來,臨沂書法之風不衰,至2008年仍有許多人喜愛習書練字,藝術氛圍濃厚,孕育出眾多優秀書法人才。臨沂市有中國書協會員50多人、省書協會員160餘人、市書協會員600餘人。另外,從臨沂考出的書法博士、碩士近40位,這個數字不僅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國也屈指可數。臨沂市還非常重視書法傳承教育,為培養書法後繼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9月6日上午“中國書法名城——臨沂”授牌儀式舉行,中國書法名城是臨沂市建設文化名市的重要一筆,該稱號是一塊含金量很高的金子品牌。這塊金光閃閃的牌匾成了臨沂又一城市品牌,也拉開了臨沂市第六屆書聖文化節的序幕。
[臨沂市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人才輩出、獨具特色。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書法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全市書法家的創作一直保持著向高層次、高水平發展的態勢,逐步成為山東書法的重鎮。基於此,中國書法家協會正式命名書聖王羲之故里臨沂為中國書法名城。臨沂市是山東省首箇中國書法名城,也是全國第一批被命名的城市之一。臨沂市被授予“中國書法名城”,為全市的文化名市建設增添了新的華彩樂章。同時臨沂市以此為契機和動力,充分利用和發揮好書法這個傳統優勢,進一步打響“書聖故里、魅力臨沂”的文化品牌,讓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書法是臨沂市第六屆書聖文化節的主題,書聖節上的洗硯池雅集筆會,邀請了全國及臨沂本地30餘名知名書法家齊聚王羲之故居的洗硯池畔,現場揮毫潑墨,共同交流切磋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同時,十餘名臨沂青少年在現場臨摹王羲之的字帖,體現書聖故里書法藝術代代相傳的傳統。書聖文化節以書法為中心,充分突出“書法名城”特色,藝術氛圍濃厚,讓眾多市民暢享書法大餐。
徐州市
2008年4月21日上午,“中國書法名城——徐州”授牌儀式在新落成的李可染藝術館舉行。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趙長青,中國書協顧問、江蘇書協主席尉天池,中國書協副主席、江蘇省書協副主席言恭達以及徐州市領導、市文聯、市書協以及相關媒體記者出席授牌儀式。
[6]中國書法家協會為推動書法文化的新發展,於2007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申報並命名“中國書法名城”的活動。徐州作為江蘇省的書法重鎮,無論在書法創作、書法教育、書法活動的開展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並在全國有著重大影響。據不完全統計,1989年至2007年,徐州在中國書法舉辦的各類書法篆刻展覽中有480餘件作品入展,53人次獲獎。曾獲得江蘇省書協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先進集體”獎牌,榮獲了由中國書協授予的“書法進萬家優秀基層單位”的稱號。至2008年徐州市有中國書協會員90人,江蘇省書協會員263人。這在全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徐州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極為豐厚的書法篆刻積澱,並產生了一大批在國內有著重大影響書法篆刻家。徐州市書協從1980年起,即重視書法教育,由書協主要領導擔當教師,掛牌上課,隨著形勢的發展,徐州的書法教育以各種形式開展起來,已形成了少兒書法教育、中青年書法教育及老年書法教育的完備教育體系,這為徐州書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徐州書法事業在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熱情服務社會。每年春節前,徐州市書協都組織書法家深入農村、廠礦和部隊義務為人民民眾書寫春聯。同時,還經常舉辦書法慈善義賣活動,受到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歡迎和讚揚。中國書法家協會在赴徐州市進行考察驗收後認為,徐州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人文積澱和特殊魅力的書法名城,擁有豐碩的創作、學術和教育成果,實力強勁的書法家隊伍,健全的書法組織體系,獨具特色的文化設施和富有影響的高品位書法活動,當代徐州書法已形成鮮明的地方特色,走出了全國書法發展的前列。2008年2月,中國書法家協會正式批准徐州為“中國書法名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