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典庫十七帖

內容介紹《十七帖》講述了《十七帖》,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 三六二,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 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模板,被書家奉為一“書中龍象氣”。

內容介紹

《十七帖》講述了《十七帖》,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二,琅邪臨沂人,字逸少。後移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t生曾任秘書郎、參軍、刺史、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等職,人稱“王右軍”經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確認為古代書法藝術的典範。此後的一千多年時間內,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們將他尊為“書聖”和中國書法文化的代表。
《十七帖》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速《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二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王羲之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三四七!三六二,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
《十七帖》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行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氣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標銜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模板,被書家奉為一“書中龍象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