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昆明高原湖泊國際研究中心

簡介

中心"設在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與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一套人員、兩塊牌子進行管理運作。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暨"中心"負責與國際、國內有關機構的聯繫及"中心"日常科研及管理工作。
"中心"是一個開放式的科研合作、交流的平台,擬設1個國際運營委員會及運營管理部、研究調查部、信息交流部、技術開發及保障部等4個職能部門。"中心"建設包括基地建設及滇池觀測站建設兩部分,擬建在滇池湖濱,總占地面積約為150畝,其中基地占地約140畝,滇池觀測站占地10畝。"中心"基地將由辦公科研及實驗樓、專家樓及輔助樓、室外模擬試驗區等部分組成,並建成數字環境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模擬實驗室、水生生物培養與馴化實驗室、"中心"研究數據平台等室內科研場所及室外模擬試驗基地,同時配置先進的模擬、實驗、監測分析、觀測儀器設備;滇池觀測站將包括辦公及輔助用房、分析室、自動監測點、停船碼頭、採樣觀測船、觀測快艇等。

成立宗旨

"中心"旨在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組織管理機構,配備相關的管理及技術人員,為國內外專家提供進行雲南高原湖泊污染防治基礎理論及套用技術研究及相互合作、交流的平台,以利於吸引湖泊研究及治理資金,雲集高水平科研專業人才,引進先進的湖泊研究及治理技術,培養本土科研骨幹力量,提高雲南乃至中國的湖泊研究水平,加快湖泊治理的進程。
經費來源
"中心"建設投資由雲南方投資及申請國外資金解決,雲南方資金通過國家及雲南省財政資助等渠道籌措,主要用於征地及基礎設施建設;國外資金將通過向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及非政府組織申請援助,用於"中心"科研實驗儀器及設備等軟體設備的購置。
主要研究目標
立足於雲南高原湖泊富營養化、受損湖泊健康生態系統修復與重建對科學技術的實際需求,瞄準國際、國內的最經濟、有效的實用技術,通過國家級項目高水準的基礎理論、套用基礎和技術創新研究及技術開發研究,實現以下研究目標:
——不同富營養化程度湖泊治理的有效技術與生態環境修複方案;
——可持續發展的湖泊流域管理方法和技術政策;
——湖泊富營養化過程的機理及健康湖泊生態系統管理的科學基礎;
——為雲南九大高原湖泊污染治理與環境量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向地方政府提供湖泊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保證。

主要研究範圍和成果

根據擬定的湖泊研究目標、成立初衷、單位性質和國內科研體制改革的實際情況,並考慮"中心"運營期的需要,業務範圍既要較廣,又必須具有鮮明的特色,應包括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研究、環境監測、數據管理、諮詢服務、工程建設監理等,主要為:
——湖泊流域污染治理與保護研究;
——滇池與國際主要污染湖泊比較的湖沼學研究;
——水、土(沉積物)、生物的監測與調查;
——評價、規劃和環境信息庫及模型;
——環境諮詢與湖泊流域管理培訓;
——富營養化湖泊生態修復與穩態轉化管理。
工作進展
"中心"成立一年來,在積極地開展"中心"建設用地考察、審批及"中心"建設項目立項報批等日常工作的同時,邀請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舉辦了題為"水質模型及其在總量控制中的套用"專題學術講座,還與日本滋賀縣琵琶湖研究所簽訂了合作協定,並共同向日本協力事業集團(JICA)申報了"基礎技術合作研究項目"。此外,"中心"還承擔了多項具體的科研及諮詢項目,
已完成的項目有:
滇池草海生態區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
滇池草海水生生態恢復工程可行性研究;
滇池草海東風壩綜合整治工程設計;
撫仙湖水質標準可行性研究;
撫仙湖保護管理範圍界定。
瀘沽湖湖濱濕地建設示範工程研究;
邛海流域環境規劃;
普者黑湖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等。
目前正在開展的項目有:
九大高原湖泊及其流域環境信息數字平台研究及建設;
九大高原湖泊現有環保工程及相關工程效果評估研究;
高原湖泊地區人工濕地技術研究;
雲南典型湖泊環境、生態特徵比較研究;
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生態安全評價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程海PH與氟化物高背景值研究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