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泛言

中國文化泛言

匯集了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歷年來為自己的著作、他人的作品、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以及其他文翰。 總計七十二篇,分為儒家、易經、道家、經義、禪宗、密宗、健身、歷史、其他等九大類,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精深的闡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泛言中國文化泛言
總計七十二篇,分為儒家、易經、道家、經義、禪宗、密宗、健身、歷史、其他等九大類,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精深的闡述。內容敘及:古代文獻;諸家學術;社會變遷;文史掌故;經世治學;為人之道;孔孟精髓;道藏珍蘊;易學源流;佛經大義;禪宗語錄;密教修行;兵法謀略;陰陽術數;瑜伽氣功;保健養生;詩詞歌賦;古文今譯;以及作者的行履交往,等等。文辭典雅,見識獨特。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年——),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20世紀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並於1998年建成通車。現居江蘇。

目錄

儒家之部

《孔學新語》自序

《孔學新語》發凡

《論語別裁》前言

《論語別裁》再版記言

孟子旁通》前言

印行《二顧全書》前記

易經之部

《周易今注今譯》敘言

周易今注今譯》再校後記

《易經數理科學新解》序言

《周易尚氏學》前言

《讀易札記》序

閻著《易經的圖與卦》序

《太乙數統宗大全》序

朱文光著《易經象數的理論與套用》代序

附:邵康節的歷史哲學

《未來預知術》出書記

道家之部

推介中國傳統文化主流之一《道藏》緣啟

《略論中國醫藥學術與道家之關係》序

《歷史的經驗》(一)前言

《歷史的經驗》(二)前記

《正統謀略學彙編初輯》前言

毛宗崗批《三國演義》前介

經義之部

《楞嚴大義今釋》敘言

附一:楞嚴法要串珠

附二:五陰解脫次第法要

《楞嚴大義今釋》後記

《楞伽大義今釋》自敘

《<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白話

為《金剛》《楞伽》《楞嚴》三經重印首語

《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序

《佛學原理通釋》序

為向子平印《敦煌大藏經》言

禪宗之部

《禪海蠡測》初版自序

《禪海蠡測》再版自序

附:《禪海蠡測》剩語

《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問題》引言

景印《雍正御選語錄》暨《心燈錄》序

重印足本《憨山大師年譜疏證》前言

《禪與道概論》前言

附:宋明理學與禪宗

《禪話》序

《龐居士語錄》與龐公的禪(代序)

荷蘭文《初譯禪宗馬祖語錄》記言譯作的經過

序焦金堂先生《一日一禪詩》

《大乘學舍常課》初序

為周勛男敘《印普庵禪師咒及記傳》

密宗之部

《密宗六成就法》前敘

《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前敘

密宗《恆河大手印》《椎擊三要訣》合刊序

影印《大乘要道密集》跋

西藏密宗藝術新論

健身之部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前言

《易筋經》敘

葛武■先生著《氣功之理論方法與效力》序

謝譯《印度瑜伽健身術》序

《印度軍茶利瑜伽術》前言

《少林寺與少林拳棒闡宗》前介辭

歷史之部

《武聖關壯繆遺蹟圖志》序

陳光棣教授與《泛論中美外交關係》一書

陳著《孫子兵法白話解》序

黃著《中國近代思想變遷史》前言

其他

《人文世界》雜誌創刊詞

東西精華協會宗旨簡介

與哈門教授談全球性前提計畫

《南氏族姓考存》前敘

附:樂清縣南宅殿後石照屏乩筆題獅子踏球圖

《復翁吟草選集》前記

重印《復翁詩集》贅言

《日本感事篇》序

致答日本朋友的一封公開信

跋蕭著《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

景印《地理天機會元》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