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藏拍賣年鑑(2011)

中國收藏拍賣年鑑(2011)

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第七部分

基本信息

作者:張忠義 (編者)
出版社: 新華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精裝: 6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1195824
條形碼: 9787501195824
產品尺寸及重量: 29.2 x 21.8 x 4.4 cm ; 2.3 Kg

內容簡介

中國收藏拍賣年鑑(2011)》主要內容簡介:由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文化部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主辦,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國收藏拍賣年鑑》(首卷2011年版)終於與大家見面了。這是第一部深度關注中國文物藝術品、深入探索收藏拍賣行業的年鑑體權威著述。對於它的問世,我作為一個老文物工作者,感到由衷地高興。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在當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被列入了國家戰略部署,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文物藝術品正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集中的體現。文物藝術品的收藏,是一種高雅的文化生活,是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自商周漢唐以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現在國家各級博物館和相關文物藝術品收藏機構中保存的大量歷史文化遺產珍品,莫不是歷代公私收藏積累傳承下來的成果,可謂功莫大焉。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專文
七十載矢志不移
由實而虛的藝術升華
中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步人“標準時代”
清代內府收藏書畫用印——兼考數例贗作
“致力於社會和諧”的博物館管理——在國際博協第22屆大會主旨報告會上的演講
筆墨論稿
追憶夏鼐先生和蘇秉琦先生
傳承歷史,開拓創新,積極推動中國民間收藏事業實現新的跨越
漫談文物藝術品收藏與鑑賞
第二部分 特稿
走向輝煌——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恢復與發展
2010年拍賣市場:泡沫嗎
“敦煌”百年
科技與傳統結合是中國書畫鑑定的必由之路
中國書畫鑑定的新思路
良渚玉琮之我見
國勢強盛文化復興的晴雨表從藝術品拍賣看中國
古代書畫收藏的價值取向
漢畫藝術——中國式藝術思維的集中體現
對文物鑑定的一點思考
中國書畫市場探微:隱性特質外熱內冷
通脹,2010年拍賣上空的陽光與陰影
民間收藏,或將步人博物館時代
2010年香港拍賣市場概覽及趨勢預測
中國藏家主導全球瓷器收藏潮流——上等品相清瓷價格扶搖直上
海外文物回流現狀
民間收藏演繹盛世中國
亞洲當代藝術拍賣市場整合邁人新里程
筆貫中西曆久彌新——20世紀華人藝術行情持續攀升
第三部分 專訪
耿寶昌:陶瓷鑑定要多接觸、多學習
楊伯達:玉器鑑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杜廼松:學習青銅器鑑定需要觸類旁通
戴志強:收藏錢幣需要明確目標
第四部分 業界動態
“麥積山石窟壁畫臨摹展”在陝西成功舉辦
浙江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赴長興縣為被盜古墓做司法鑑定
江蘇省常州博物館近年來考古發掘成果展揭幕
浙江省溫州歷史文化遺產叢書之一《雙塔遺珍》出版籌備正式啟動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閉展,70萬人次參觀
重慶市全面啟動“三線建設”博物館重大文化設施項目
河北省郭守敬紀念館修繕完工重新開放
“國家文物局60年展”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幕
試行管理辦法國家為考古遺址公園穿“護身衣”
河北省《赤城縣歷代碑刻集錄》編纂工作正在進行
河北省涿州博物館新館奠基
日本偶人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
中央美院素描60年研討會舉行
河北省博物館舉辦“張飆歌頌祖國詩歌書法展
湖北省屈原祠建設工程圓滿竣工
“甘肅重大文物考古發現展”沉睡千年文物再次“復活”
“江蘇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揭曉儀式
暨《江蘇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首發式在南京舉辦
圓明園美國尋寶完成目標,一批流失圖片首度亮相
山東省文物考古所舉辦“山東地區漢代墓葬研討會
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中央博物館建設奠基
123件追繳文物入住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
水下考古寧波基地(慶安會館)防雷工程通過驗收
蘇州市將建中國蠶桑絲綢博物館
清華大學成立張仃藝術研究中心
烏克蘭繪畫攝影展在石家莊市博物館舉辦
蘇州市明琴緣地質博物館開館
浙江“絲綢之路——中國絲綢藝術展”在哈薩克斯坦獨立宮隆重開幕
……
第五部分 考古發現
第六部分 政策法規
第七部分 藝術品拍賣信息
第八部分 年度重要作品
第九部分 文化機構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