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撫順琥珀

西露天礦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這個被稱為“亞洲最大的人工礦坑”,據說每天都會吸引一大批來自國內和國外的遊客。西露天礦東西長 6.6公里,南北寬2.2公里,總面積有半箇中國的澳門那么大,最深處有400多米
琥珀、煤精
撫順盛產琥珀,恰恰因為這裡是“煤都”,在中國眾多的煤礦中,只有撫順煤礦發現了大量的琥珀,而且全部集中在西露天礦。
眼下這裡荒草淒淒,到處是裸露的砂石,而在幾千萬年以前,這裡卻是萬木蔥蘢的熱帶雨林,是飛禽走獸的開心樂園。早在五千萬年以前,由於喜馬拉雅山構造運動,撫順地區就產生了一個混合斷裂帶,並不斷下沉形成一個盆地,後來盆地中形成了沼澤,加上當時這裡是亞熱帶氣候,於是在這片沼澤地中生長出了大片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裡活動著各種動物和昆蟲,這原始森林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巨松,巨松會產生和分泌出大量的樹脂。
一般來說,要找到有昆蟲的琥珀很難,帶有昆蟲的琥珀往往被收藏者稱做是上品,在一塊琥珀里發現兩隻或兩隻以上的昆蟲,那就是上上品了。琥珀里的昆蟲至少有5千萬年的高齡,據考證,這些昆蟲的種類大部分已經滅絕,只有一小部分演化到今天。由於一百多年的開採,西露天礦的煤炭已近枯竭,琥珀也越來越少。
琥珀昆蟲並不多見,雖然說世界上琥珀產地很多,比如歐洲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中美洲的多米尼加和日本等地都有存在,但就質地和科研價值而言,撫順琥珀獨占鰲頭。由琥珀加工而成的各種裝飾品,現在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戴琥珀項鍊、手鍊成了年輕人的時尚追求。
煤精又稱煤玉,是一種稀有的煤種,比煤堅韌,但比煤輕,極其耐燒。這是1973年在瀋陽新樂遺址出土的“耳環”、“圓珠”等眾多煤精雕刻品,距今已有7000年歷史。經專家鑑定,這些煤精雕刻品都出自撫順的西露天礦。人類最早把煤拿來雕刻作為裝飾品,而不是用做燃料,也許正是看中了煤精的特性。今天,把煤精加工成各種藝術品,已成為撫順地區的一項傳統工藝。
從撫順西露天礦挖掘出來的琥珀昆蟲是不可多得不可重複的“活化石”,它帶給我們直面史前完美生靈的機會,這些從煤層中分離出來的琥珀昆蟲化石展示著當年自然界中的喧囂與熱鬧。開挖西露天礦,人類只用了一百年,而形成這個西露天礦,地球卻花了五千萬年。假如大自然可以輪迴,也許再過五千萬年,西露天礦地區又可以長出一片原始森林,然後還要等上五千萬年,才能經歷地質變遷形成琥珀,這對琥珀而言,是一個多么遙遠的漫漫行程。

中國地質博物館館藏琥珀
琥珀昆蟲(指含有昆蟲的琥珀)是琥珀中的精品,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博物館、科研和教學單位與收藏家均視其為寶中之寶,不惜重金加以收藏。中國地質博物館就十分重視此類標本的採集與收藏,除在解放初期收藏一些琥珀昆蟲標本外,至80年代以來,即使在經費困難的情況下,仍花重金收藏了不少有價值的、獨一無二的琥珀昆蟲標本。該館迄今已收藏200多塊含有精美昆蟲的琥珀昆蟲標本,其中還有一些蜘蛛、擬蠍和植物琥珀標本,成為我國琥珀昆蟲標本收藏最多的單位。
琥珀昆蟲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的琥珀昆蟲標本大多來自遼寧撫順煤礦,蟲體在琥珀中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蟲體構造、形態特徵十分清晰,為準確分類和研究演化關係提供了可靠的證據。經研究,館藏的琥珀昆蟲標本中有6個目(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蜉蝣目、蜚蠊目、同翅目(蚜蟲)、鞘翊目、雙翅目(蚊、虻、蚤蠅、蠅)和膜翅目(蜂和螞蟻)。已公開發表的有40餘種,除少數為現生種外,幾乎都是本區已絕滅的獨一無二的新種,形成我國獨有的、也是東亞古陸始新世特有的新類群,故建立一個新的昆蟲群,取名撫順昆蟲群,代表東亞古陸始新世昆蟲的特色。
撫順昆蟲群的建立,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科學價值:
1、在地層垂直剖面上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第三紀昆蟲化石主要分布於漸新世和中新世,而始新世的琥珀昆蟲較少。在我國撫J頃的琥珀昆蟲則大量發現於始新世--第三紀較老的地質年代,實屬罕見。同時,這些昆蟲表現出更多的原始性狀,絕滅種也隨之增多,與第三紀較老的地質時代相吻合。
2、在演化關係上
本昆蟲群的時代是間於中生代末與新第三紀,乃至與近代之間的轉折時代,是古老時代昆蟲向新時代昆蟲演化的重要時代。因而,撫順昆蟲群的某些份子表現了更多的原始類型,但又呈現出近代昆蟲進化的基本面貌,使昆蟲群在演化關係上出現了鑲鉗進化類型(或稱過渡類型),這種類型可以幫助我們探索昆蟲在進化連續線索上的演化來源和發展的關係;同時還可以了解到這個昆蟲群中的許多種類發生明顯變化形成絕滅的相對間斷的基本理論,為昆蟲準確分類和闡述演化關係提供可靠的論據。
3、在區系劃分上
撫順昆蟲群中絕大多數種類系地方性獨有的絕滅種,它們與歐洲波羅的海和中美洲多米尼加等的琥珀昆蟲完全不同,形成獨特的昆蟲區系,在世界昆蟲區系的劃分與對比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4、在地層劃分與時代鑑定上
撫順昆蟲群是始新世獨有的類群,可以利用這些特有的種類,作為地層劃分,對比和鑑定地質時代的根據,從而為尋找相同時代的礦產,為經濟建設服務。
5、恢復古氣候
撫順昆蟲群中,絕大多數種類,如鞘翅目的鱗片蘭綠象蟲,雙翅目中的蚊、蚤蠅、虻等等,當今棲息於亞熱帶--熱帶地區,還有少數種生活在熱溫帶,反映撫順昆蟲群總體面貌屬於亞熱帶氣候下的產物與昆蟲共生的植物化石、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表明主要為闊葉林、常綠林和少量落葉林,即植物群的基本面貌也屬亞熱帶的產物。由此可以看出,昆蟲、植物及其孢粉化石共同說明撫順地區當年處於亞熱帶氣候。由於昆蟲對氣候分帶和生境變換有特殊的敏感反映,因而利用昆蟲恢復古氣候和恢復古環境,從而為普查找礦服務提供理論根據。
綜上所述,琥珀昆蟲標本在昆蟲演化史和地質生產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中國地質博物館所收藏的上述琥珀昆蟲標本,部分標本已研究完畢,公開發表在《中國地質學報》(1974),《中國科學》(1979,1981)上,專著《琥珀中的昆蟲化石》亦由地質出版社於1981年相繼出版。公開發表之後,這些新屬新種的模式標本已成為國家的無價之寶,典藏在中國地質博物館,傳於後世。值得提出的是,其中有兩塊標本:(1)琥珀蜉蝣標本,命名為"中國喜沼小"(philolimnassinicaHong,1979)(《中國科學》,1979)。在世界各琥珀產地中,迄今尚未發現琥珀蜉蝣。中國地質博物館所收藏的琥珀蜉蝣標本是世界首次發現的標本,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塊標本,(2)鱗片蘭綠象蟲標本(Hypomesces Sguamosus Fabricus,1873)。這塊標本是迄今在我國所發現的琥珀標本中最大的一塊,長64.28毫米,寬31.9毫米。其中所保存的蟲體及其鱗片、顏色、絨毛等清晰可見,柵栩如生。這個種是現代生存的種,也就是說,這個種從始新世一直生存至今,延續時間很長,但對氣候的變換卻十分敏感,是在亞熱帶氣候下生存的特有種類(不生存於溫帶和寒帶),而今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福建、廣東、台灣,向南達雲南,至印度支那半島、印尼群島,是一個典型的亞熱帶種,是說明當時撫順地區處於亞熱帶氣候的可靠依據。以後,由子北溫帶的氣候向南入侵,這個種隨著亞熱帶氣候的向南退縮而南遷,因而當今這個種僅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在撫順地區乃至長江以北的溫帶地區完全絕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