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原名《起搏與心臟》),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曾用名中國心臟起搏工程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的會刊。1982年創刊於南京,1986年遷移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原名為湖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她是中國最早的一本起搏與心電生理的專科雜誌,反映了該學科的發展,為中國起搏與心電生理事業作出了貢獻、深受廣大心血管科醫生的歡迎,在國內外擁有大量讀者。歷屆主編孫瑞龍,編輯部主任蔣錫嘉。現任主編蔣文平,常務副主編黃從新,編輯部主任向晉濤。

期刊簡介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共同承辦的國家級心血管專業性學術期刊。

報導內容

以心臟起搏、心電及心律失常學為報導內容,介紹國內外新的診斷、治療方法及預防經驗等重要進展,進行國內及國際間的學術交流,發揮學術導向作用。遵循以提高為主兼顧普及的辦刊方針,促進心律失常學科的發展。

主要欄目

辟有臨床及基礎研究、述評、專家論壇、專題筆談、會議紀要、國際學術交流、綜述、講座、心律失常學史、研製與開發、電生理及心電圖個案分析、疑難病例分析、診療新技術、診治經驗教訓、病例報告、學術動態、學術爭鳴及訊息等欄目。

投稿須知

1 來稿要求
1.1 論著文稿應按醫學論著格式敘述,務求主題明確、設計合理、數據可靠、分析具邏輯性、結論令人信服。凡屬國家或省市資助的研究項目請予註明。全文(包括圖、表、參考文獻)一般在4 000字左右,並附英文文題和作者單位的譯名以及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200~400字的中文結構性摘要和相應的英文摘要以及3~8個關鍵字。中、英文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病例報告以500~1 000字為宜。綜述力求主題鮮明、層次清楚、語言精煉,以4 000字左右為宜。病例、綜述、短文均附50~200字的摘要。
1.2 文稿要求電腦列印,一式兩份,並附單位介紹信。數據單位請用法定計量單位。中外醫學名詞使用全稱,簡稱應在文中首次出現處加括弧註明,全文專有名詞前後應統一。表格按統計表格要求制出,未測數據以“空白”表示、測不出以“…”表示、“0”代表實測數據為零。附圖請用白紙單面墨繪。照片請用光面相紙印出,要求清晰、層次分明。圖和照片不得摺疊和出現劃痕,背面請用鉛筆寫明圖號、上下向、作者和文題,圖注附於文末。
1.3 文稿中摘引他人作品,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在參考文獻中注錄。參考文獻以作者親自閱讀與文章主要內容有關的近期文獻為限,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不作文獻引用。請擇優引用中文文獻和本刊文獻。格式採用順序編碼制,文內引用處依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排序,並用方括弧標註,文末依次將引用文獻列出,日文漢字勿與中文相混 淆。書寫格式列舉如下:
[期刊]作者(不超過3人者全部列出,超過者只列前3位,後加“等”或“et al”).文題[J].期刊名稱(外文期刊可用標準縮寫,不加縮寫點),年,卷(期):起頁
郭成軍,呂樹錚,陳韻岱,等. 套用磁導航技術遙控標測和消融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2007,21(4):319
Tan AY,Zhou S,Ogawa M, et al. Neural mechanism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in ambulatory canines[J].Circulation, 2008,118(9):916
[書籍]編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頁-止頁或作者.文題.見:編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頁-止頁
王祖祿.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的介入治療.見:侯應龍,盧才義主編.心血管疾病現代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08-127
William C,Eduardo M,O′Rourke B,et al. Calcium channels:structure,function,and regulation. In:Zipes DP, Jalife J,eds. Cardiac Electrophy:From cell to bedside[M]. Philadelphia:W.B.Saunder,2000,8-21
1.4 來稿請註明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職務、學歷及專業特長。
1.5 來稿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勿一稿兩投。收到本刊回執後3個月內,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文稿仍在審理中。如作者欲投他刊,請來信與本刊聯繫。退給作者修改的稿件,請按修改意見修改並請按期將修改稿、原稿與修改通知一併寄還,並同時將修改後文稿的電子文檔E-mail至本刊。
1.6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對來稿可作文字修改、刪節,對涉及文稿內容的修改將徵得作者許可。
1.7 來稿一經刊登,本刊保留專有使用權1年,並按篇酌收版面費,同時酌致稿酬及贈送當期雜誌。
1.8 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作者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以及“萬方數據資料系統(China Info)數位化期刊群”。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資料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1.9 來稿請寄:武漢市武昌紫陽路5號《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編輯部,郵政編碼 430060。均請註明作者(如系以單位或集體名義撰文,請註明執筆人或聯繫人姓名)的詳細通訊地址(包括省份或城市、區和街道地址),郵政編碼和聯繫電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