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剩女

中國式剩女

中國式剩女是指年過27歲的大齡未婚女性,同時有高學歷或者高收入的職業女性。

概述

中國式剩女中國式剩女

所謂‘剩女’,是指年齡在27以上,同時有高學歷或者高收入的職業女性。有觀點認為,這些成功有事業心的年輕女性的增多被認為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結果之一。甚至外界批評她們,說她們之所以被剩下是因為擇偶的條件太高。

不過,香港大學的杜先致調查了50位單身職業女性所面臨的境況,發現剩女被剩的更多原因,更多的是來自於她們的伴侶或者追求者的大男子主義和傳統觀念中的男性主導思想,使她們沒法達成婚姻的目標。杜先致把這些定義為擇偶中的性別限制,並將其分為歧視性和控制性兩類。

類型

中國式剩女中國式剩女

杜先致的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女性,採取了不同策略來應對這些性別限制:

進取型

她們通常會由於其所取得的成就而面臨著被中國男性拒絕,她們可能會選擇她們認為更加開明的西方男性,但這同時也會引起她們父母的反對。進取型女性可能還會選擇經濟條件比她們更好的男性。還有一種可能是她們在約會的時候,就隱瞞她們的成就,以避免一開始就被男性拒絕。

妥協型

妥協型女性具有的傳統經濟價值觀不太強烈,希望尋找更加具有平等主義態度的男性。

這類女性在當面對男性主導的時候,會通過選擇經濟地位較低的男性來扭轉局面。這些男性由於可以不承擔養家餬口的重任,就不能期望女性遵從傳統的性別角色安排,從而也就不會對女性的生活模式產生干涉,甚至還會分擔更多的家務勞動。

突破型

中國式剩女中國式剩女

突破型女性會選擇通過婚姻以外的關係,比如同居而不結婚,或者通過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就是單著來應對這些性別限制。不過雖然這種方法能使她們逃避傳統的家庭角色,但也可能以招致父母反對作為代價。

突破型女性可能代表了中國女性支持新式情侶關係的趨勢,但是大部分女性仍然將傳統婚姻視為她們的婚姻目標,並下定決心要擺脫她們的剩女狀態。

傳統型

傳統型女性以結婚為目標,想要找到一位有很好的經濟實力並成為家庭經濟支柱的男性。但是因為這些女性在遵從傳統要求的同時,在選擇伴侶的時候缺乏積極主動的策略,這使得她們最有可能成為“鬥戰剩佛”——最高級別的剩女。

總結

這項研究在解釋中國女性如何準備應對性別限制和社會期望的同時,還表明大部分女性並不排斥將婚姻作為傳統形式的伴侶關係。“這項研究表明,阻礙女性進入婚姻更多的是傳統期望而不是個人選擇。”杜博士總結總結。這項研究為中國的剩女現象提供了多樣而全面的了解,還為中國之外的男權主導社會中的優秀單身女性解決單身問題提供了策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