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實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實

《鐵流二萬五——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實》一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再現了長征那段波瀾壯闊的場景。內容選材嚴謹,史料翔實,寫作風格既規範又靈活多樣,具有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長征,其行程之長、路途之險、困難之巨,古今中外,聞所未聞。一種理想、一種信念,像火炬一樣,照耀著紅軍將士,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同心同德,團結互助,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歷盡千山萬水,衝破無數艱難險阻,勝利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在世界軍事史上樹立了一座英勇無畏、所向披靡的不朽豐碑。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在上有敵機轟炸、下有圍追堵截和缺衣少糧的絕境中義無反顧、前仆後繼?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感觸頗多。

沒有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就沒有延安寶塔的萬丈光芒,就沒有天安門上空五星紅旗的高高飄揚,就沒有國家的繁榮和富強。長征精神代代相傳,既照亮了民族和國家的前途,也照亮我們的理想和前程。

長征塑造的是英雄之魂、民族之魂。精神上重走長征路的實質不是在於形式上的簡單紀念,而是讓我們的民族完成一種偉大的精神圖騰。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長征。我們現在做到了,也正在做著這樣的努力,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紀念。精神上的重走長征路,是用思想走,更重要的是用“ 心”去走,用“心”去掂量這部史詩在今天的價值,用“心”去領悟堅定的信仰對一個當代共產黨員的重要性,用“心”去承擔一個當代軍人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用“心”去悟一個當代年輕人應當樹立的堅定理想與信念以及如何磨礪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意志。這是精神上重走紅軍長征路的真正意義和內涵。長征精神是激勵我們永遠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應該以紅軍將士為榜樣,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保持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拚命精神,在新長征中創造新的奇蹟,書寫新的史詩。這是我們創作的初衷和精神動力。

目錄

引子

一 長征情結:毛澤東一生未了情

二 敗戰長征:蔣介石竭力“剿共”未竟全功

三 秋收起義:喚起工農千百萬

四 革命搖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 誘敵深入:中央紅軍粉碎蔣軍四次“圍剿”

六 拒敵國門: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七 有力策應:紅六軍團配合中央紅軍反“圍剿”和西征

八 抗日先遣:紅七軍團向敵後挺進

九 絕密檔案:中央紅軍長征計畫提前

十 生死未卜: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

十一 浴血湘江:長征途中最慘烈的戰役

十二 處境艱難:紅軍要向哪兒去

十三 避實就虛: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十四 跨越天險:中央紅軍擺脫陰影

十五智取遵義:毛澤東以奇取勝的範例

十六 遵義光芒:生死攸關的歷史轉折

十七 初見轉機:圍殲敵吳奇偉部,再渡烏江搶先機

十八 巧渡金沙:周恩來親自調兵遣將

十九 彝海結盟:中央紅軍通過彝族區

二十 不辱使命:十七勇士壯舉建奇功

二十一 大渡橋橫:十三根鐵鏈劈開了勝利路

二十二 翻越雪山: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意外相逢

二十三 北上風云:紅四方面軍的艱難征程

二十四 初次會師:毛澤東冒雨迎接張國燾

二十五 風波驟起:被迫放棄松潘戰役

二十六 別無選擇:茫茫草地生死行

二十七 草地驚變:“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

二十八 俄界之爭:堅持北上迎北斗

二十九 橫空出世:雄關漫道真如鐵

三十 歷史機緣:一張報紙改變了紅軍走向

三十一 力爭統一:張國燾南下分裂活動終失敗

三十二 應命北上:任弼時、賀龍率部長征

三十三 巾幗壯歌:長征路上的女紅軍

三十四 轉戰千里:紅二十五軍的英勇長征

三十五 出擊陝甘:紅二十五軍與陝北紅軍會師

三十六 旗開得勝:紅軍取得直羅鎮大捷

三十七 東征戰役:紅軍突破黃河防線

三十八 西征戰役:打出紅軍的威風

三十九 會寧會師:紅星照耀中國

後記 長征精神:民族之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