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文學史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中國文學史著作,有柳存仁等著、謝無量著等不同版本作品存世。

柳存仁等著《中國大文學史》

內容簡介

《中國大文學史》由民國時期出版的八部中國文學斷代史舊著合成,包括柳存仁《上古秦漢文學》、陳中凡《漢魏六朝文學》、陳子展《唐代文學》、楊蔭深《五代文學》、柯敦伯《宋代文學》、吳梅《遼金元文學》、宋佩韋《明代文學》以及張宗祥《清代文學》。這八部中國文學斷代史原本獨立寫作、分別出版,完成年代各不相同;合訂為一本著作,理論主張難免前後不一,各部分關聯未免不夠自然順暢。但這八部作品皆出自名家手筆,認識與解析自具特色;閱讀時不僅能汲取相關知識,而且能體會到各家所持理論與治學方法,對願意思考的讀者而言,這樣的閱讀該饒有趣味。

作者簡介

柳存仁,國際著名漢學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漢學系主任。著有《和風堂文集》等。
陳中凡,中國古典文學家,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江蘇文史館館長等。著有《中國文學批評史》、《經學通論》、《中國韻文通論》等。
陳子展,中國古典文學家、作家,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著有《唐宋文學史》、《詩經直解》、《楚辭直解》等。
楊蔭深,中國古典文學家、民俗學家,歷任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辭海》編委。著有《中國俗文學概論》、《先秦文學大綱》等。
柯敦伯,學者。所著《宋文學史》是最早的宋代文學斷代史,另有《王安石》等著述。
吳梅,詞曲學大師、劇作家,歷任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教授。著有《中國戲曲概論》、《曲學通論》、《詞學通論》等。
宋佩韋,原名宋雲彬;著名編輯、古典文獻專家。建國後歷任浙江大學教授、浙江文史館館長等。著有《中國文學史簡編》、《王守仁與明理學》等。
張宗祥,著名文史學家、書畫家。建國後歷任浙江圖書館館長、西泠印社社長。著有《書法源流論》、《臨池隨筆》等。

圖書目錄

上古秦漢文學(柳存仁)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中國文學之起源
第三章 《詩》三百篇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
第五章 楚辭
第六章 荀卿製作與賦體之完成
第七章 漢代之民歌
漢魏六朝文學(陳中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漢魏六朝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 漢以前的文學界
第二章 兩漢文學
第一節 漢代文學的背景
第二節 漢代辭賦
第三節 漢代詩歌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章 建安文學
第一節 建安文學復興的原因
第二節 建安文學的特色
第四章 魏晉文學
第一節 魏晉文學變遷的原因
第二節 魏晉詩的派別
第三節 魏晉賦及駢文
第四節 魏晉小說及雜文
第五章 南朝文學
第一節 南朝文學勃興的原因
第二節 南朝文學的嬗變
第三節 南朝文學的派別
第四節 結論
第六章 北朝文學
第一節 北朝詩賦
第二節 復古運動
第三節 寫景文
第四節 結論
唐代文學(陳子展)
第一章 說到唐代文學
第二章 初唐詩人
第三章 盛唐詩人
第四章 中唐詩人
第五章 晚唐詩人
第六章 古文運動
第七章 唐人小說
第八章 晚唐五代詞人
五代文學(楊蔭深)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後梁文學
第三章 後唐文學
第四章 後晉文學
第五章 後漢文學
第六章 後周文學
第七章 吳文學
第八章 南唐文學
第九章 前蜀文學
第十章 後蜀文學
第十一章 南漢文學
第十二章 楚文學
第十三章 吳越文學
第十四章 閩文學
第十五章 荊南文學
第十六章 北漢文學
第十七章 民間詞曲
宋代文學(柯敦伯)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宋之散體文
第一節 文體之復古
第二節 宋初古文
第三節 慶曆以後古文家
第四節 歐陽修
第五節 曾鞏、王安石
第六節 三蘇及蘇門文士
第七節 道學派與功利派
第八節 晚宋之文風
第三章 宋之四六文
第一節 宋四六文之源流
第二節 宋四六文之套用與修辭
第三節 因襲派四六作家
第四節 改革派四六作家
第五節 南宋四六作家
第四章 宋之詩
第一節 宋詩之總評
第二節 宋初詩人
第三節 西崑派
第四節 蘇、梅、歐陽:
第五節 蘇軾及其門下士
第六節 黃庭堅
第七節 江西派
第八節 南渡後四大家——陸、尤、范、楊
第九節 南渡後別派詩人——朱熹、姜夔等
第十節 永嘉四靈與嚴羽
第十一節 江湖派與遺民詩
第五章 宋之詞
第一節 詞之由來
第二節 宋詞之概觀
第三節 宋初詞人
第四節 蘇軾及其門下詞人
第五節 周邦彥與宋徽宗
第六節 女詞人李清照
第七節 辛棄疾及辛派詞人
第八節 姜夔及姜派詞人
第九節 吳文英、王沂孫、張炎
第十節 南宋詞人補遺
第六章 宋之戲曲
第一節 詞與曲之遞嬗
第二節 樂曲之種類
第三節 滑稽戲及其他
第四節 曲本
第五節 腳色
第七章 宋之小說
第一節 諢詞小說之由來
第二節 說話人之家數
第三節 傳世之話本四種
第四節 話本作者之時代
第五節 各種話本之藝術觀
第八章 宋文學作者小傳
第一節 宋散體文作者
第二節 宋四六文作者
第三節 宋詩作者
第四節 宋詞作者
遼金元文學(吳梅)
第一章 遼
第一節 文家
第二節 詩家
第二章 金
第一節 文家
第二節 詩家
第三節 詞家
第四節 曲家
第三章 元
第一節 文家
第二節 詩家
第三節 詞家
第四節 曲家
明代文學(宋佩韋)
引言
第一章 明初文學
第一節 明初的散文作家
第二節 明初的韻文作家
第二章 永樂以後的文學
第一節 台閣體
第二節 台閣體以外的詩人
第三章 弘治、正德間的文學
第一節 茶陵詩派
第二節 文學的復古
第三節 這一時期的獨立作家
第四章 嘉靖、萬曆間的文學
第一節 嘉靖間的詩人
第二節 變秦漢為歐、曾
第三節 復古派的再興
第四節 復古派的反對者
第五節 公安體與竟陵體
第六節 萬曆間的詩人
第五章 明末文學
第一節 明末的散文作家
第二節 明末詩人
第三節 明清之交的文學家
第六章 明代的八股文
第一節 八股文的起源及其演變
第二節 八股文的作用及其影響
第三節 明代的八股文作家
清代文學(張宗祥)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清初文學概述
第三章 乾隆文學概述
第四章 嘉慶文學概述
第五章 道光文學概述
第六章 鹹同文學概述
第七章 光宣文學概述
第八章 清詩概述
第九章 清詞概述(附戲曲)
第十章 結論

謝無量著《中國大文學史》

內容簡介

全書共五編六十三章,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個時期,遠溯中國文學之起始,述其流變,敘其盛衰。各個時代的文學各具風範,然共同具備美化、情化、教化功能。

作者簡介

謝無量(1884-1964),四川樂至人,近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曾任四川存古學堂監督,《京報》、《民權報》、《獨立周報》、《神州日報》主筆,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編輯,東南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四川大學教授、中文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歷任重慶中國公學教授、文學院院長,川西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川西博物館館長,四川文史館研究員,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等職。著有《中國大文學史》、《中國婦女文學史》、《中國哲學史》等學術著作,並出版了《謝無量自寫詩卷》、《謝無量書法》等作品。謝無量是一位系統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先驅,學識淵博,見識遠卓,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近代變革均有深入的體認,許多著作具開創之功。同時,他也是一位在詩詞、書法、文史研究、文物鑑賞等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家。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文學之定義
第一節 中國古來文學之定義
第二節 外國學者論文學之定義
第三節 文學研究法
第四節 文學之分類
第二章 文字之起原及變遷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字音之變遷
第三節 字形之變遷
第四節 字義之變遷
第五節 字類分析與文章法
第三章 古今文學之大勢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時勢與作者
第三節 精神上之觀察
第四章 中國文學之特質
第一節 文字最古之特質
第二節 美之特質
第五章 古來關於文學史之著述及本編之區分
第二編 上古文學史
第一章 邃古文學之淵源
第一節 名與字之起原
第二節 詩之起原
第三節 散文之起原
第二章 五帝文學
第一節 黃帝正名及倉頡造字
第二節 黃帝時文學及於後來之影響
第三節 唐虞文學
第三章 夏商文學
第一節 禹之功烈與文學
第二節 夏之雜文學
第三節 商文學
第四章 周之建國及春秋前之文學
第一節 周初文學
第二節 周之製作與周公
第三節 成康以後之文學
第四節 宣王中興及西周之文學
第五章 孔子與五經
第一節 孔子正名與刪述之淵源
第二節 《詩》與文學
第三節 《書》與文學
……
第三編中古文學史
第四編近古文學史
第五編近世文學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