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

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8日,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 2.電子商務市場監管研究中心依託: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範管理司。 科研項目:跨境電子商務、網路化、全球化的國際貿易規則與合作。

簡介

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是以對外經貿大學為依託, 整合著名經濟學家李德偉教授研究團隊、史丹福大學歸國學者李安渝教授研究團隊等核心研究力量而創建的國內第一所以大數據研究為核心內容,集政、產、學、研為一體的智庫機構。

基本情況

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密切跟蹤國際社會經濟發展最新趨勢,發揮高校多學科、多功能的優勢,積極爭取到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同時與德國GTZ、美國BBB、日本電子商務協會等國外知名團體和機構開展合作,目的是希望突破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探索適應於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以期更好地培養人才、服務社會。
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將從以下方面展開大數據收集、過濾、整合與套用過程的研究和開發:1)市場監管與產業發展;2)跨境經貿與商務;3)電子商務市場;4)行業套用等。
為了更好地實現跨學科、跨領域、跨機構的合作,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將推出四個不同形式的科研團隊:學校聘用的核心團隊,邀請客座團隊,項目招標的合作研究團隊(項目首席科學家),以及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中心管理將實行教授委員會指導下的主任負責制,所有管理將基於網路社區,實現成員的實時溝通與交流。

大數據的興起

回顧數萬年人類史,信息技術經歷了從“語言”出現,到“文字”套用,再到“印刷術”推廣這樣一個清晰的發展歷程。
到二十世紀末,由於計算機技術廣泛套用和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發展導致“信息大爆炸”,人類進入資訊時代。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二十年之後的今天,傳統思維模式、傳統的技術手段和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應對海量信息收集、存儲、處理、利用以及價值開發。實踐層面海量信息的“量變”已經推動理論層面思維模式和方法的“質變”。“大數據時代”終於到來。
◆2011年,美國麥肯錫第一次提出“大數據”概念 。
◆2012年 3月29日,歐巴馬政府投資2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畫”。
◆2012年7月10日,聯合國發布《大數據促發展:挑戰與機遇》大數據政務白皮書。
◆2012年11月8日,《時代》周刊網站刊文指出,數據挖掘團隊為歐巴馬的連任立下了汗馬功勞,政治領域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
◆2012年12月8日,中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

研究中心機構設定

顧問委員會

名譽主席:李子彬(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王勝洪(全國政協副秘書長)、鄔書林(國家出版總署副署長)、陳俊宏(人民日報副總編)、周文彰(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楊培青(前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甘國屏(前工商總局副局長)、祝光耀(原環保總局副局長)、王治國(前中國科協副主席)、任玉嶺(國務院參事)、曲維枝(國務院參事)
主席:宋玲
秘書長:李安渝
副秘書長:王海平
委員(按姓氏筆畫):王予集、王東京、王旭明、王殊殊、寧家俊、邢小江、江 波、任旺兵、喬 輝、李仁和、李文標、李玉家、李迎豐、李明濤、李 琪、劉迎秋、季 平、陳東琪、陳 偉、陳 進、陳炳才、鄒東濤、汪向東、沈體雁、楊洪豐、楊培芳、何 霞、阿拉木斯、張 力、姚廣海、施鳳海、施玉足、柯春輝、徐 立、柴躍庭、董險峰、楚序平、黎曉寬、熊繼寧

學術委員會

李德偉、李安渝、王海平、石近霞、王健、王永貴、秦良娟、俞喬
Robert Rogowsky (美國George Town Uni)
James Shen. (Cal state Hayward)
Christian Tuner (德國)
西川(日本)

管理機構

主任:李德偉
執行主任: 李安渝
副主任:王海平
李德偉主任與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Aumann教授
辦公室主任:顧煜
李安渝與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Aumann教授

研究機構

1. 市場發展與監管研究室;
學科帶頭人:李德偉、徐 立
2. 基礎理論研究室
學科帶頭人:李安渝
3. 跨境經貿研究室
學科帶頭人:王 健
4. 大數據管理研究室
學科帶頭人:鄧中亮
5. 公共政策研究
學科帶頭人:俞 喬
6、大數據技術研究室
學科帶頭人:趙 勇

套用機構

1.網路非法行為監控中心
依託: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管理局。
2.電子商務市場監管研究中心
依託: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範管理司。
3.信星計畫管理中心
依託:深圳電子商務信用之都。
4.中歐跨境糾紛調解中心
依託:國家發改委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專項。
5.全國農業電子商務信息采編中心
依託:中國聯通“沃農”農業智慧雲項目。

國內合作機構與合作成果

國家工商總局

採用大數據監測方法,策劃中國甘蔗種植業、製糖業扭虧為盈計畫,得到朱鎔基總理批准,一舉成功。
提出市場監測指標體系,促進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
提出“網路市場監測指標體系”,在網路監管領域,針對非法交易主體、網路傳銷進行常態化的監控與打擊,並逐步形成針對網路行為、業務心態的垂直搜尋技術,逐步成為網路監管的國家級研究基地;
研究成果套用:市場監管、企業信用評價、市場滿意度評價

工業與信息化部

在中小企業工業化與電子商務化(信息化)的二化融合領域,提出建立“網商虛擬產業園”,通過誠信網商的集群、產業園式的政策優勢、集約化服務與管理、推動中小企業大規模地採用電子商務,推動產業轉型。
科研成果:大規模網商信用分類、分類支持與服務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原國家計委)

利用大數據測算,提出中國增長的“大國封閉模型”,在世界上最早準確預見21世紀中國經濟成長趨勢:“中國增長GDP將於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域,提出利用“信用信息透明度”理論解決大規模的主體信用分類問題,並形成全社會的信用激勵機制。
項目套用:信星計畫。

商務部

跨境電子商務及網路經貿規則,網路經貿跨境合作,網路經貿WTO。
科研項目:跨境電子商務、網路化、全球化的國際貿易規則與合作。

地方政府

推動支持電子商務的政策創新,提出網商集約化經營與監管的實施方案,設計網商產業園的政策體系,管理體系以及運營模式,研究網商集群對工商監管、稅收徵收及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形成有利於促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成果。
套用:項目諮詢與策劃
科研:網商集約化經營與監管、稅收徵收、產業集群等。
開發成果:信星商城。在廣東深圳、福建平潭開發區、河南鄭州建立基地。
與北京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四川川威集團博士後工作站聯合招收博士後,從事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
培養國際經貿大數據研究高級人才、數據分析師培養認證。

國外合作機構

德國GTZ:
中德電子商務比較研究及網路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
項目名稱:中德電子商務比較研究。
美國BBB:
正在開展網路信用標識研究與套用。
項目名稱:基於承諾制的中小企業信用激勵機制。
日本電子商務協會:
已經開展跨境網購研究與套用。
項目名稱:信星商城日本誠品中心。

其他研究基礎

中心擁有網路商貿研究必需的所有領域的深厚專業積澱,國際化程度較高,已經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建立了跨領域、跨學科的密切協作關係。為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工信部、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部門提供了有關網路經貿的各種政策、法律及規劃領域的支持,也為阿里巴巴、卓越、京東、噹噹、敦煌等國內一線電子商務廠商提供包括跨境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信用體系建設等領域的諮詢服務,同時還積極參與了深圳電子商務信用之都建設、南京網商虛擬產業園以及重慶網商孵化基地的規劃與建設工作。在國際合作方面,與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相關研究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