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作品]

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作品]
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作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唱詩班》為上海嘉定區委宣傳部投資出品的系列原創公益卡通片。製作方為兆德文化傳播(上海)工作室及北京璀璨星空。 項目源自於上海嘉定區的作曲家易鳳林創作錄製並於2010年出版發行的音樂專輯, 2015年起,《中國唱詩班》被改編成系列動畫,用以講述嘉定名人雅士的歷史典故,目前已成為在2018年的“上海嘉定800年”政府重點文化項目之一。 截至2017年,《中國唱詩班》共有《元日》《相思(上)》《遊子吟》《飲湖上初晴後雨》四部短篇動畫,並將於2018年繼續推出《相思(下)》和《夜思》。

劇情介紹

《元日》以古詩為背景,用一個孩子的眼睛,去看四百年前明代嘉定春節的傳統與習俗。爆竹聲里,小孩們結伴嬉戲,父輩搭著木梯貼春聯、掛燈籠,母親們在廚房忙碌著豐盛的年飯。小孩兒來到廚房偷食,被父親抓了個正著,父親以傳統禮節循循善誘。鄉里田間,馬車送來拜年的人,作揖拘禮,一樣不少。一碗待客的“賀年羹”,樸拙溫情相融匯,傳遞出古時春節的世情況味。

《遊子吟》 《遊子吟》

《相思》講述了清代留著長辮的少年桐兒(全名王初桐),與六娘從小青梅竹馬,幼時便以紅豆定情。長大成人後,少年與六娘卻因門不當戶不對,即使偶遇也只能無奈擦肩而過。其後,六娘被迫嫁給了富家少爺,無緣再與心中的少年廝守。失去了愛情的少年卻等來了功名,乘著小船,拿著六娘手繡的帶紅豆圖案的手帕離開了故鄉 。

《遊子吟》以清史學家、經學家王鳴盛的故事為藍本,呈現出一個普世千年的母愛故事,也讓平時忙於工作的“遊子”們,藉由傳統文化中的人物故事有所感悟。

《飲湖上初晴後雨》動畫短片中,經典的古詩以歌謠的形式唱了出來,縈繞在明代中秋之夜,才子婁堅落榜失意,夜遊嘉定船的故事中,為每位失意者的心頭,送上了一輪皎潔的明月。

幕後製作

《相思》 《相思》

對於後期來說,儘可能在二維空間裡去營造三維空間的感覺,比如模擬真實攝像機的推拉搖移、焦點的變化,以及角色場景道具之間相互關係的塑造,讓畫面看起來更真實,更好地將觀眾帶入到影片之中。

動畫選擇用國畫的方式處理場景美術。為了更好地呈現中國風,製作組甚至採購了許多國畫書,來回翻看,反覆研究。每張場景都要花很長時間,比如那張流傳甚廣的街景俯視圖就花了一周之久。而且計算機作畫模仿國畫手繪效果不是那么簡單,紙上一筆就可以畫出的感覺,電腦上需要用更多的筆觸去表現。

創作團隊

《飲湖上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

《元日》這部短篇動畫製作團隊中有不少高手:監製林旭堅代表作有《2015央視春晚主題宣傳片》,編劇李夏恩曾任《看歷史》雜誌首席編輯,配樂韋卓成師從兩屆奧斯卡獎獲得者Gunnard Doboze。

該系列動畫的核心製作團隊來自兆德文化傳播(上海)工作室和北京璀璨星空,主創成員大部分由85後、90後組成。

《飲湖上初晴後雨》由監製林旭堅,導演彭擎政,編劇李夏恩,作曲易鳳林,配樂韋卓成,動畫場景馬超,後期賈如卿,歷史顧問徐征偉團隊共同攜手完成 。

獲獎記錄

《元日》 《元日》

《元日》講述四百年前小城嘉定春節故事的片子曾獲得上海市民微電影大賽綜合類金獎。

2017年,“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之《相思(上)》獲得新光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獲得TBS Digicon6亞洲數碼大賽中國區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