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

中國吃

《中國吃》是2004年由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唐魯孫。該書寫的是中國人的吃,以及吃的深厚文化。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於北京,1946年到台灣,1985年在台灣病逝。滿族鑲紅旗後裔,珍妃的侄孫。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財政商業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

年輕時隻身外出謀職,游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被譽為民俗學學。加之出身貴胄,有機會出入宮廷,親歷皇家生活,習於品味家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鹹》《天下味》等,量多質精,允為一代雜文大家,而文中所傳達的精緻生活美學,更足以為後人典範。

俠有金庸,史有高陽,吃有魯孫——“華人談吃第一人”唐魯孫作品全集首次內地亮相,王世襄、沈昌文、雷頤、陳子善、徐城北、孫甘露、錢文忠……他們正在閱讀這套書,北京三聯韜奮圖書中心、北京萬聖書園、上海季風書園、廣州學而優書店、南京書城、杭州曉風書屋……它們鼎力推薦這套書。本書是其中的一冊,寫的是中國人的吃,以及吃的深厚文化,書中除了談吃以外並談酒文化、談喝茶、談香菸與抽菸,文中一段與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一夕談煙,精彩絕倫不容錯過。

內容簡介

唐魯孫將自己的飲食經驗真實扼要寫出來,正好填補了他所經歷的那個時代某些飲食資料的真空,成為研究這個時期飲食流變的第一手資料。

唐魯孫以文字形容烹調的味道,好像《老殘遊記》山水風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

民以食為天,吃是文化、是學問、也是藝術。自號“饞人”的唐魯孫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嘗中華美味,本書便是他“吃文化”與“吃藝術”之集萃。除了談吃,還談酒與酒文化,談喝茶,談香菸。文中一段與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一夕談煙,精妙無比不容錯過。

作者簡介

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於北京,1946年到台灣,1985年在台灣病逝。滿族鑲紅旗後裔,珍妃的侄孫。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財政商業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

年輕時隻身外出謀職,游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被譽為民俗學家。加之出身貴胄,有機會出入宮廷,親歷皇家生活,習於品味家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有美食家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鹹》《天下味》等,量多質精,允為一代雜文大家,而文中所傳達的精緻生活美學,更足以為後人典範。

目錄

饞人說饞(序一)

憶唐魯孫先生(序二)

何以遣有生之涯(自序)

吃在北平

再談吃在北平

北平的甜食

北平的獨特食品

二談北平的獨特食品

故都的早點

故都的奶品小吃

燕京梨園知味錄

燕塵偶拾

北平上飯館的訣竅

津沽小吃

吃在上海

熊掌及罕不拉怎么吃

曼谷的水果

談酒

閒話“香檳酒”

酒話連篇

為人肝醒酒湯敬復仙翁先生

談喝茶

談菸斗與抽板煙

鼻煙及鼻煙壺

漫談香菸

與林語堂一夕談煙

香菸瑣記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