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叢書警世通言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叢書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為話本小說集。明末馮夢龍纂輯。與馮氏的另二種話本小說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說》)、《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叢書警世通言

馮夢龍因受市民意識的影響,重視小說、戲曲和通俗文學的創作與刊行,普及了文學作品,深得當時廣大市民的喜愛。他的代表作,有白話文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為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名作,占有特殊地位。“三言”一掃我國以前的文言文體裁,堪稱我國白話文創作的先驅者和奠基者,流傳之廣、影響之大堪稱我國許多文學作品、電影和電視、戲曲的源泉。

作者簡介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戲曲家、通俗文學家。字猶龍,別署龍子猶,又號墨憨齋主人。江蘇長洲(今江蘇吳縣)人。他少有才氣,和兄馮夢桂、弟馮夢熊並稱為“吳下三馮”。馮夢龍一生在科舉上不得意,57歲才補了一名貢生,61歲被選任福建壽寧知縣。因此,他發憤著書,將主要精力貢獻給蒐集、整理通俗文學的事業上。在小說方面,他完成了《喻世明言》(舊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編選工作,還增補了長篇小說《平妖傳》,改作了《新列國志》,編輯過《古今譚概》、《情史》等筆記故事,鑑定了《有商志傳》、《有夏志傳》、《盤古至唐虞傳》等;民歌方面,他蒐集、整理過《掛枝兒》、《山歌》兩種民歌集;戲曲方面,他改定《精忠旗》、《酒家傭》等曲本,編纂散曲集《太霞新奏》,並且創作了《雙雄記》和《萬事足》兩部劇本。他是中國文學史上在通俗文學的各個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作家。馮夢龍還是一位愛國者,在崇禎年間任壽寧知縣時,

目錄

前言

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第二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第四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

書摘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毛寶放龜懸大印,宋郊渡蟻占高魁。世人盡說天高遠,誰識陰功暗裡來。

話說浙江嘉興府長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鍾,家財萬貫,世代都稱員外。性至慳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恨天者,恨他不常常六月,又多了秋風冬雪,使人怕冷,不免費錢買衣服來穿。恨地者,恨他樹木生得不湊趣;若是湊趣,生得齊整如意,樹木就好做屋柱,枝條大者就好做梁,細者就好做椽,卻不省了匠人工作。恨自家者,恨肚皮不會作家,一日不吃飯,就餓將起來。恨爹娘者,恨他遺下許多親眷朋友,來時未免費茶費水。恨皇帝者,我的祖宗分授的田地,卻要他來收錢糧。

不止五恨,還有四願,願得四般物事。那四般物事?一願得鄧家銅山,二願得郭隸金穴三願得石崇的聚寶盆,四願得呂純陽祖師點石為金這個手指頭。

因有這四願、五恨,心常不足。積財聚谷,日不暇給。真箇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因此,鄉里起他一個異名,叫做金冷水·又叫金剝皮。

尤不喜者是僧人。世間只有僧人討便宜,他單會布施俗家的東西·再沒有反布施與俗家之理。所以.金冷水見了僧人,就是眼中之釘,舌中之刺。他住居相近處,有個福善庵。金員外

生年五十,從不曉得在庵中破費一文的香錢。所喜渾家單氏,與員外同年同月同日.只不同時。他偏吃齋好善。金員外喜他的是吃齋,惱他的是好善。因四十歲上,尚無子息,單氏瞞過了

丈夫,將啕已敘梳二十餘金·布施與福善庵老僧,教他妝佛誦經,祈求子一。“佛門有應,果然連生二子.且是俊秀。因是福善庸析求來的.大的小名福兒.小的小名善兒.單氏自得了二

予之後·時常瞞了丈夫,偷柴偷米,送與福善庵,供養那老僧。金員外儡然察聽了些風聲,一便去咒天罵地,夫奏反目,直聒得一個不耐煩方休。如此也非止一次,只為渾家也是個硬性,鬧過了,依舊不理。其年夫妻齊壽,皆當五旬。福兒年九歲,善兒年八歲,踏肩生下來的.都已上學讀書.十全之美。到生辰之日,金員外恐有親朋來賀壽,預先躲出。單氏又湊些私房銀兩,送與庵中打一壇齋醮。一來為老夫婦齊壽,二來為兒子長大,了還願心。日前也曾與丈夫說過來.丈夫不肯,所以只得私房做事。其夜.和尚們要鋪設長生佛燈。叫香火道人至金家,問金阿媽要幾斗糙米。單氏偷開了倉門,將米三斗,付與道人去了。隨後金員外回來,單氏還在倉門口封鎖,被丈夫窺見了,又見地下狼藉些米粒,知是私房做事。欲要爭嚷,心下想道:

“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