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酒令

《中國古代酒令》,作者劉初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於1993年出版。

圖書信息

中文名: 中國古代酒令

作者: 劉初棠
圖書分類: 人文社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書號: 9787208013926
發行時間: 1993年03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在中國,酒宴可以看作是社會的投影。
當大大小小的官僚還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時,每逢酒宴,人們也必定要推舉令官、酒監,請其發布酒令,用以約束在座的酒徒——其情形大致與朝廷頒布政令相近,所以酒令又稱作“觴政”。正因為如此,從不同時代的酒令中,自然而然地折射出不同的時代特徵和風俗人情。聰穎的人們也可以借行令之機發揮其聰明才智,大顯身手。大而言之,有的以酒令為槓桿的支點,一舉改變了政權的結構和布局;有的則用酒令折衝於樽俎之間,維護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一些以育才為己任的明師,也借鑑酒令令格和“起令”、“答令”之法,寓教於樂,因勢利導。小而言之,酒令可以使人們化憂愁為歡樂,變憤懣為平和,成為改善心理狀態的精神體操,也可以用酒令作為傳遞微妙信息的載體,讓青年男女藉此互吐心曲……總之,在酒宴這一交際場所里,人們可以通過酒令的製作,表現個人的才智,調節其心理狀態,體現其人生的社會價值。這一切,正體現了酒令除了自娛娛人之外,還具有為常人所忽略的特殊功能。
水在洞庭湖,被稱作洞庭湖水;一旦流入長江,它便成了長江水。酒令與其它文化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如此。
在上古,博具與酒令器具幾乎渾然一體:民眾常用陸博行酒,貴族也創製了專用來行令的瓊。到了中古,博具中的骰子,可以兼用於賭博和行令。至於明清之際,骨牌、葉子、麻將已經變成以賭博為主、兼作酒令的博具了。順著時間的線索,我們可以了解酒令器具是怎樣逐漸異化為賭具的。
在酒令之中,被稱為酒令之祖的“射覆”,本就源於《周易》,它是占卜術的分支。萌生於隋唐的瞻相令也與古卜術中的相面術相輔相成。至於拆字令更孕育了占卜術的旁支——測字之術;拆字的酒令伎藝還成了後世測字術的基本法則。只要我們對酒令的遊戲性有所了解,那么對占卜術的可信與否,也就不言而喻了。
源於禮節的周秦勸酒歌舞,歷兩漢、六朝而至隋唐,經民眾不斷改進、豐富,以糅合域內外音樂的燕樂為曲調,用拍板定節奏,演變為規範化的“以歌送酒”、“以舞屬人”的酒令歌舞,成為唐宋曲子詞的源頭之一。而具有類似酒令功能的送酒之詞,經樂工歌伎的長期嘌唱,逐漸變為散曲;增入舞蹈、表演和嘲謔,嬗變為戲劇。
回顧詞的形成和戲劇的萌生,我們發現:酒令的功用確實異乎尋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古代酒令概說
第二章 歷代酒令風貌
第三章 貫通於博史中的酒令
第四章 酒令與占卜
第五章 酒令與歌舞
第六章 酒令與雜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